Loading AI tools
社會運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反當奴·特朗普抗議運動(英語:Protests against Donald Trump)是針對美國商人當奴·特朗普自2015年6月16日競選美國總統、贏得共和黨的總統提名、贏得總統選舉、就職再到其任期的一連串抗議運動。
反當奴·特朗普抗議運動 | |||
---|---|---|---|
日期 | 2015年6月16日 —— 2021年1月20日 | ||
地點 | |||
起因 | 唐納德·特朗普的競選活動及總統任期 | ||
目標 | 當奴·特朗普下台 | ||
方法 | 示威、互聯網行動、政治運動 | ||
狀況 |
| ||
人數 | |||
傷亡 | |||
死亡 | 1[10] | ||
受傷 | 81+[7][8][9][10] | ||
逮捕 | 1040+[7][11] |
很多反特朗普人士主要是民主黨支持者、無黨籍及少部分共和黨支持者,他們反對特朗普一系列言論和立場,包括被指針對非法移民,涉及性別歧視、種族歧視、仇外及反伊斯蘭等言論。在特朗普當選後,他們不認為他是合法的總統,其中民主黨大本營的加州居民甚至因此掀起名為Yes California的獨立運動[12],當地民調支持獨立上升至30%左右。
2015年6月在當奴·特朗普宣佈參選總統時,他指責墨西哥非法移民是「強暴犯」,指控墨西哥非法移民帶來毒品和犯罪問題,稱墨西哥非法移民多為犯罪者,因而遭到墨西哥及拉丁美洲移民的譴責。[13]
女性大遊行是自2017年1月21以來在世界各地進行的一系列女權遊行示威活動,旨在捍衛女權,同時為移民改革、科學精神、健保改革、環境保護、LGBT權益、種族公義、世俗化運動、女性墮胎權益發聲。這些遊行示威活動直指新任美國總統當奴·特朗普的一系列言論和立場,包括被指涉及性別歧視、種族歧視、仇外及反伊斯蘭等言論。[a][14]
其間首次抗議發生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並被稱作華盛頓女性大遊行(Women's March on Washington)。[15][16]
此次遊行示威作為草根運動在當奴·特朗普於同年1月20日就任的第二天開始,旨在「向執政當局上台的第一天發出直接信息、告訴世界女權即人權」、對特朗普的侵犯女性的言論與行為進行抗議。[17]參與華盛頓遊行的人數至少為現場參與前一天就職典禮的人數三倍。[18]YouTube[19]、Facebook及Twitter等社交網站上均有直播位於華盛頓的遊行。[20]
2018年女性大遊行,為全美東部與西部各地聯合第2次發動之女權遊行示威活動,正逢特朗普就職滿一周年,有數萬名男女抗議群眾們再次上街遊行,不少名人也現身示威,包含美國女星娜塔莉·波曼、史嘉蕾·喬韓森、伊娃·隆格里亞、台裔女星吳恬敏、美國職棒名人克里斯·伍德沃德等人參與,強烈再度譴責特朗普對移民、墮胎、同性伴侶與跨性別者LGBT族群、女權等議題所持不利立場。參與反特朗普、爭女權遊行全美各城市包含紐約、洛杉磯、西雅圖、費城、麻州劍橋市、德州休士頓、懷俄明州、南達科塔州、猶他州等。[21][22]
為科學遊行(英語:March for Science)是一項在美國華盛頓特區以及全球600多個城市舉行的巡遊和集會。主辦單位透露,本次活動是為了慶祝科學及其在日常生活扮演的重要角色,並希望籍著活動喚醒大眾關注基於實證的政策規劃在維護公眾利益的角色。 [23]
為科學遊行的組織者和支持者認為,對科學的支持應該是無分黨派的。[24][25][26]部分組織者是被特朗普政權的反科學政策而激起遊行的念頭。 為科學遊行的官方網站上指出,「忽略科學而崇尚意識形態議程的美國政府,對全世界將會是個威脅。」
自特朗普當選以來,政治因素開始滲透至教育等不同層面。美國的杜克大學性別及女權研究項目贊助有關反特朗普的活動。[27]
2017年12月6日特朗普在白宮發表演講,正式宣佈決定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且宣佈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的計劃。[28]12月8日,巴勒斯坦、土耳其、馬來西亞、阿富汗、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埃及及印尼、 黎巴嫩等各國地區大批穆斯林抗議群眾陸續先後抗議。[29]12月10日,黎巴嫩抗議群眾揮舞巴勒斯坦國旗,踐踏特朗普海報,焚燒特朗普海報、美國和以色列2國國旗海報,並高喊反特朗普口號,表達對美國政府憤怒。[30]
為我們的生命遊行(英語:March for Our Lives)由美國佛羅里達州校園槍擊案倖存學生與老師及罹難與受害倖存者及家屬們號召下,全美各地與全球各城市超過二百萬人響應,該活動強烈主張美國應加強槍械管制。知名明星保羅麥卡尼等人與名人及其他國家地區民眾們皆有參與。 [31] [32][33]
2018年6月30日,大批成千上萬示威群眾們於華盛頓特區白宮前方的拉法耶廣場舉辦家人應該在一起(英語:Families Belong Together)示威抗議遊行,抗議特朗普的零容忍移民政策,要求立刻讓美墨邊境破碎家庭團圓。包含波士頓、芝加哥、洛杉磯、紐約及波特蘭等大城都有類似抗議活動,與會者不乏艾莉西亞·凱斯、林-曼努爾·米蘭達和約翰·傳奇等明星。皮斯卡特維印地安部族代表馬林-塔雅克以英文和西班牙文表示:「我們不相信邊境和圍牆。」,大批民眾頂着攝氏33度高溫,高喊「丟臉!」[34]
2019年2月18日,因特朗普自行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直接動用美國國防預算築牆,導致美國16個州檢察長、全美50州其中48州反築牆團體,向法院對特朗普政府提出訴訟,控告特朗普違法濫權及選在周一「總統日」上街抗議。美國綠黨活躍人士山姆·克魯克(Sam Crook)在華府抗議活動中的人群中表示:「特朗普企圖顛覆我們的民主政治。」受影響邊界居民和環保團體,也聯合起來向特朗普提告。[35][36] [37]
2019年6月4日,特朗普與英國首相梅伊會晤,數以千計群眾湧入倫敦特拉法加廣場示威,反對特朗普訪問英國,包括女權、環保、反戰及工運團體[38],一同反對特朗普,齊聲高呼:「講清楚,說明白,我們不要特朗普來」。示威人士將集合廣場稱為「無特朗普地帶」,升起特朗普巨嬰氣球,還有一尊坐在馬桶上的特朗普機械人,強調要抵抗特朗普主義,讓特朗普知道自己在英國不歡迎[39]。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前夕,受特朗普的不滿立場,多家科學雜誌,包括《自然》、《科學人》等打破過去的中立態度,分分表態支持拜登,反對特朗普連任。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