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影响个人、群体、社区或整个社会的不稳定局势或危险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危機(英語:Crisis),指危險、困難的關頭、麻煩難解決的情況。
在一些西方勵志演講或成功學言論中,演講者通常會使用「在中文裏,『危機』一詞由『危險』和『機會』組成」,試圖用來說明在一個危機中既有危險也有機遇(crisis = danger + opportunity)。
這種用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在華傳教士的英文刊物中[1][2],但真正使它廣泛傳播是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1959年和1960年的競選演講中的橋段[2]:「在漢語中,『危機』一詞由兩個字組成,一個代表危險,另一個代表機會。」[3]從此,不少西方政客、商界人士、勵志演講者和教育者都會用這個橋段來激勵人們抓住危機中的機遇,其中包括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在2007年一次中東和平協商中[4],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在他的書《一個難以忽視的真相》的引言中和諾貝爾和平獎獲獎致辭中[5][6]。近十年來,甚至有的中國人在和其他國家人士交流時,也會使用「漢語中『危機』由『機會』組成」的說法。
然而在語言學上,「危機=危險+機會」的理解是不盡正確的。漢學家梅維恆指出:這種用法是一種在英語使用者之中廣泛傳播的誤解,「機」是一個高度多義的字,單獨看該字時不應該簡單地認為它就是「機會」的意思[7]。另根據《新華字典》,「機」放在「危機」中時,字義是「事物發生、變化的樞紐」,「機會」則是前述字義的引申義之一,其還有另一個引申義,是「對事情成敗有保密性質的事件」,例如「機密」[8][注 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