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皮查-狄拉克效應(英語:Kapitsa–Dirac effect,簡稱KDE)是一種量子現象,即擁有良好空間相干性的粒子束(一般情況下為電子束)通過光場駐波時發生繞射,它是受激康普頓散射的一種特殊情況。[1] [2]該效應由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與Pyotr Kapitsa於1933年首次提出。[3]

KDE可以通過德布羅意1924年的波粒二象性理論得到解釋。因為粒子具有波的性質,粒子束會被以駐波形式存在的電磁場的空間周期性結構所散射,散射波又會與自身發生干涉(粒子束強度隨空間位置而變,就像一般的光學繞射一樣,產生極大與極小峰)。

實驗上觀測KDE要求高度相干光束,這在激光發明前是不可能實現的。2001年進行的實驗證明了所猜想的繞射峰。[4]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