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內戰(英語:Yugoslav Wars),指的是因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解體而引發的一系列戰爭[2][3]。這些相互關聯的戰爭至少包括1991年的斯洛文尼亞十日戰爭(又稱斯洛文尼亞戰爭)、1991年至1995年的克羅地亞戰爭、1992至1995年的波斯尼亞戰爭、1996年至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1999年至2001年的普雷舍沃山谷武裝衝突以及2001年馬其頓武裝衝突有時也被認為屬於南斯拉夫內戰的一部分。
南斯拉夫內戰 | ||||||||
---|---|---|---|---|---|---|---|---|
後冷戰時代的一部分 | ||||||||
左上:十日戰爭中斯洛文尼亞警察護送南斯拉夫人民軍戰俘返回南斯拉夫軍的營地;右上:武科瓦爾戰役中一輛被摧毀的坦克;左下:薩拉熱窩圍城戰役中一輛行駛中的聯合國載具;右中:杜布羅夫尼克圍城戰中塞爾維亞人的反坦克陣地;右下:2010年對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中受害者的遷葬。 | ||||||||
| ||||||||
參戰方 | ||||||||
1991–1992:
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 (僅1991年) |
1991–1992:
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 南斯拉夫人民軍 (僅1991年) | |||||||
1992–1994:
克羅地亞 (至1994年) |
1992–1994: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a |
1992–1994: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 ||||||
1994–1995:
克羅地亞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995年轟炸) |
1994–1995:
塞族共和國 | |||||||
1998–1999: 科索沃解放軍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999年) |
1998–1999: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米蘭·庫昌 亞內茲·揚沙 弗拉尼奧·圖季曼 阿利雅·伊澤特貝戈維奇 哈辛·塔奇 哈維爾·索拉納 韋斯利·克拉克 |
→ 斯洛波丹·米洛舍維奇 拉多萬·卡拉季奇 拉特科·姆拉迪奇 米蘭·馬爾蒂奇 傑利科·拉茲尼亞托維奇 佛伊斯拉夫·塞塞利 | |||||||
傷亡與損失 | ||||||||
超過140,000人死亡[1] 上千人失蹤 四百萬人無家可歸[1] |
南斯拉夫內戰通常被認為是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為慘烈的戰爭。民族對立與衝突、種族清洗、戰爭罪等都是其特徵[4],許多參與者亦因為戰爭中的罪行被審判[5]。戰爭的結果導致了前南斯拉夫境內多個主權國家的產生。
此外,雖然存在一定的爭議,該地區許多持續至今的紛爭與衝突有時也被認為是南斯拉夫內戰的延續[註 1]。
背景
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德國和意大利為首的歐洲軸心國佔領。南斯拉夫在戰後,經由一支民族解放軍的領導者約瑟普·布羅茲·狄托帶領下成功獨立。成立了這個後來稱其擁有「七國國境、六個共和國、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兩套文字、一個國家」的多樣性國家。
戰後的世界主要由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國家和蘇聯為首的東方共產勢力國家兩大集團對立而開始冷戰。因為狄托是共產主義者,所以南斯拉夫屬於東側的陣營,但是和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東歐諸國相比不同的是,南斯拉夫並非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或是衛星國家,而是發展成為具有獨立地位的社會主義國家。
1980年狄托在沒有指定繼承人的情況下去世,蘇聯國內也在戈爾巴喬夫的指導下往民主化推進,東德的昂納克、保加利亞的日夫科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胡薩克在大規模改革呼聲中被迫下台,羅馬尼亞更是將獨裁者壽西斯古直接處決,南斯拉夫也廢止共產黨一黨專政決定實行自由選舉,組成南斯拉夫的各加盟國已經開始醞釀脫離南斯拉夫這個架構。此時,如塞爾維亞的米洛舍維奇等民族主義者開始掌權,身為南斯拉夫中心國家塞爾維亞的領導人,米洛舍維奇宣示大塞爾維亞主義,強行將阿爾巴尼亞人佔多數的科索沃社會主義自治省的自治權力取消,引發了科索沃在1990年7月宣佈獨立,從此南斯拉夫國內就開始了接連不斷的內戰。
1991年6月,文化和宗教上最接近西方國家的斯洛文尼亞經由10天的陸戰達成獨立(史稱十日戰爭)、接下來馬其頓宣佈獨立、和塞爾維亞長期不睦的克羅地亞也在激戰後宣佈獨立。最後1992年波斯尼亞也宣佈獨立,但是波斯尼亞國內的塞爾維亞人又意圖要自波斯尼亞獨立而又不斷引起新一輪的戰火。此外塞爾維亞國內的科索沃也意圖獨立,最後和塞爾維亞引發科索沃戰爭。
南斯拉夫內戰戰爭列表
此外,雖然存在爭議,該地區許多持續至今的紛爭與衝突有時也被認為是南斯拉夫內戰的延續。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亞宣佈獨立,南斯拉夫下令由塞爾維亞控制的斯拉夫聯邦軍進攻斯洛維尼亞並受到強烈還擊。最後經歐洲共同體調停,衝突雙方於7月7日達成停火協議,塞爾維亞撤出斯洛文尼亞,斯洛文尼亞境內武裝衝突暫告平息。史稱十日戰爭或獨立戰爭。
克羅地亞的獨立戰爭包括兩個階段:
第一次克羅地亞戰爭:1991年6月,克羅地亞隨斯洛文尼亞宣佈獨立,同境內的塞族流血衝突再起。米洛舍維奇派志願軍到克羅地亞境內援助塞爾維亞族人。戰鬥主要集中在克羅地亞境內的塞族聚居區,後來戰火擴散至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邊境地區。最後由美國外交調停結束戰爭。
第二次克羅地亞戰爭:克羅地亞在1991年後重組軍隊。在1995年再度攻打塞爾維亞。結果塞軍慘敗,此戰役較前者血腥。
1992年3月1日的波斯尼亞公民投票結果公佈。全民贊成波斯尼亞獨立,波斯尼亞境內的塞爾維亞人向波斯尼亞人開戰。雖然聯合國有派兵補給援助波斯尼亞。但塞爾維亞人仍是大勝。1995年,塞爾維亞人向波斯尼亞人再度開火,並進行屠殺。迫使北約轟炸塞爾維亞人三周,最後塞軍投降。
科索沃戰爭或科索沃衝突這個名詞通常是用來描述兩場接續的並且有時相當類似的武裝衝突。在內戰後隨即發生的國際衝突是:
1996年-1999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塞爾維亞和黑山)安全武力和科索沃解放軍(一支追求科索沃獨立的阿爾巴尼亞人游擊隊)的戰爭。
1999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之間的戰爭。從3月24日至6月10日,當北約攻擊南斯拉夫目標時,阿爾巴尼亞人游擊隊持續與南斯拉夫武力戰鬥,在這段期間,戰亂造成科索沃的人口大幅減少。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