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米列(英語:Katherine Murray Millett, Kate Millett;1934年9月14日—2017年9月6日),是美國女性主義運動家。她是「第二波女性主義」的代表性人物,以《性/別政治》(1970) 聞名。費瑟斯通英語Liza Featherstone將「墮胎合法化、兩性間更大的職業平等以及性自由」等前所未聞的成就歸功於米列的努力。

Quick Facts 凱特·米列 Kate Millett, 本名 ...
凱特·米列
Kate Millett
本名Katherine Murray Millett
出生(1934-09-14)1934年9月14日
 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
逝世2017年9月6日(2017歲—09—06)(82歲)
 法國巴黎
知名作品《性/別政治》(1970)
主要領域
女性主義
著名思想
父權理論
Close

女性主義運動、人權運動和平運動民權運動反精神病污名化是米列的形容詞。她的作品表現出她的基進主義想法,例如婦女權利和心理健康改革,而一些回憶錄作品,探索了自己性取向、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 1960年代至1970年代間,米列在早稻田大學布林莫爾學院巴納德學院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任教。她的晚期作品是《酷刑的政治》(1994),指在反對在多國實施的酷刑,以及《媽媽米列》(2001),探索她自身與母親關係。 2011年至2013年,她獲得浪達同志文學獎英語Lambda Literary Awards小野洋子勇氣獎英語Courage Award for the Arts,入選美國國家女性名人堂

1970年,米列以女同性戀的身分[1]出櫃。1970年底,她承認自己是雙性戀。[2][3] 她嫁給了雕塑家吉村文雄(1965年至1985年)。後來改與凱爾(Sophie Keir)結婚。

生平 

Quick Facts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從左上角順時針:
Close

早年生活和教育

1934年9月14日,凱特·米列生於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父親是詹姆士(James Albert) ;母親是海倫(Helen (née Feely) Millett)。自幼,米列便害怕工程師父親打她。 [4] 當米列14歲時,她酗酒的父親離家出走,米列一家飽受貧困。[5][6] 母親是一名教師[6]和保險推銷員。[7] 米列有兩個姐妹,莎莉(Sally)和瑪洛里(Mallory);其中一位姊妹是其導演影片《三個女人》的主角。[6][8][9] 她也是愛爾蘭天主教徒,童年時期一直就讀於聖保羅的教區學校[4][5]

1956年,明尼蘇達大學,米列以優異成績畢業,取得英國文學的學位[4][6][10]; 她是姐妹會英語Kappa Alpha Theta成員。 [11]1958年,在親戚資助下,米列自牛津大學聖希爾達學院畢業。[4][11] 她是第一位在聖希爾達學院取得一等榮譽學位的美國女性。[12] 在大約10年的教育家和藝術家生涯後,1958年,米列進入哥倫比亞大學,修讀英語和比較文學。這段期間,她在巴納德學院教授英語。[4][6] 在巴納德學院,她參與了學生運動、婦女解放運動和墮胎改革運動。1969年9月,米列完成論文,並於1970 年3月,取得博士學位。[6]

藝術家與教師生涯

牛津大學畢業後,米列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英語[6][13],但她中途便離開。 [6]

她在紐約市擔任幼兒園老師。1959年至1961年間,學習雕刻和繪畫。此後,她前往日本學習雕塑。在日本,米列邂逅了雕塑家吉村文雄。 [4][11]在東京南畫廊,米列舉辦第一次的展覽。 [6] 她也在早稻田大學教授英語。1963年,她離開日本,搬到紐約的下東區[14]

1964年,米列開始在巴納德學院[11]教授英語,並展出她的藝術作品。她是當時想要實現女性教育現代化的激進年輕教育工作者之一;米列希望為當時的女性提供「了解她們在父權社會中的地位所必需的關鍵工具」。 [14] 她的基進政治想法、在Token Learning[譯名請求] 中攻擊巴納德學院及學院的預算削減,導致[15]她於1968年12月23日被解僱。 [6]她的作品在格林威治村的賈德森畫廊(Judson Gallery)展出。 [11]1960年代,米列對和平運動[4]民權運動產生了興趣,加入了種族平等大會英語Congress of Racial Equality(CORE),參與抗議活動。 [4] [11]

1971 年,米列在布林莫爾學院教授社會學[6] 同年,她開始在紐約波啟浦夕附近購置房產,用作女性藝術村英語Women's Art Colony Farm [12][16]。1973年,她成為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教育家。 [17]

Thumb
1991年,英國討論節目After Dark,奧利弗·里德

1980 年代到2010 年代

1980 年,雖然米列是雙性戀,但米列仍受邀參加洛杉磯美國女同藝術展英語Great American Lesbian Art Show[2][3][18] 米列同時還是女性主義雜誌On the Issues英語On the Issues (magazine)[19]撰稿人,持續寫作至2000年代初。她在《酷刑的政治》 (1994) 中討論了國家容許的酷刑,引起人們對許多國家使用酷刑的關注。 [4]

米列捲入在英國電視節目After Dark的爭議事件英語After_Dark_(TV_programme)#Oliver_Reed_and_Kate_Millett:_.22Do_Men_Have_To_Be_Violent.3F.22。節目中,喝醉的奧利弗·里德試圖強吻米列,米列將他推開。但據報道,後來米烈要求節目提供錄像帶以娛樂她的朋友。 [20]整個節目中,里德使用了許多性別歧視的語言。 [21]

米列還參與了監獄改革和反酷刑運動。記者莫琳·弗里利英語Maureen Freely談到米列晚年對基進主義的看法時寫道:「成為自由業的最大好處是,她可以隨心所欲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因為『沒有人會在任何議題上給我張椅子。我太老了、卑鄙又煩躁。一切都取決於你多愛爭論。 』」[9]

2012年,藝術村成為非營利組織,改名為米列藝術中心。 [12]

2017年,在妻子凱爾看顧下,因心臟麻痺,米列與巴黎逝世,享年82歲。[22]

基進女性主義

米列是1960、1970 年代[6]第二波女性主義的代表人物。 [23] 她和茜德尼·阿爾伯特英語Sidney Abbott阿爾瑪·盧松英語Alma RoutsongPhyllis Birkby英語Phyllis Birkby、 和Artemis March英語Artemis March都是 CR One 的成員。該組織是第一個提高女同性戀意識的團體。 [2] [3] [24]

1966 年,米列成為全美婦女組織英語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12]的委員會成員,隨後加入了紐約基進女性英語New York Radical Women[11]基進女同性戀組織等基進女性主義組織。 [14]

1970年美國女性主義詩人摩根英語Robin Morgan編輯的選集《婦女組織是有力的:美國婦女解放運動文選》(Sisterhood is Powerful : An Anthology of Writings from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收錄米列的〈性/別政治〉。 [25]

在1970年的《性/別政治》 大獲成功後,米列一躍成為女性主義運動的代言人。然而,她在1974年的《飛行》(Flying)談及組織內的矛盾。 [6]

米列是最早闡述父權理論的作家之一,將父權刻劃為現代社會對女性的壓迫。[26] 傳記作家蓋爾(Gayle Graham Yates) 評論:「米列闡述了父權制理論,並將女性的性別和壓迫概念化,成為套術語,用以性別角色革命,及徹底改變個人與家庭的生活方式。」相較之下,貝蒂·傅瑞丹則致力改善女性在社會、政治的領導機會與經濟方面的獨立。 [7]

從女性主義的角度,米列寫了幾本關於女性生活的書。花費4年多完成的《地下室:對活人祭品的沉思》,記錄了1965年格特魯德·巴尼謝夫斯基如何折磨西爾維婭·萊肯斯至死。該事件佔據她精神14年。米列,以女性主義的視角,探索了手無寸鐵少女的故事,以及她涉及的性虐待、身體虐待與情感虐待過程。[6][27] Roberta M. Hooks[譯名請求]評論:「不同於女性主義論戰,《地下室》是篇強烈觸動人心的書面研究,關乎殘忍和屈從問題。」 [28] 米列談到兇手動機說道:「這是個壓迫女性的故事。格特魯德似乎想在少女身上施行某種可怕的正直公理:而這就是成為一個女人的涵意」。 [27]

1979年,米列和加拿大記者凱爾(Sophie Keir)前往伊朗德黑蘭參加伊朗女性爭取藝術與受教自由的活動。當時的何梅尼政府,禁止女孩和男孩一起上學,要求婦女戴面紗,禁止婦女夫離婚。3月8日國際婦女節,數千名婦女參加德黑蘭大學前的抗議活動。大約2萬名婦女參加穿該市自由廣場的遊行。許多遊行參與者被刺傷、毆打或潑酸。米列和凱爾參加了集會和示威活動。在抵達伊朗後兩周,兩人從酒店房間遭帶走,隨後被遣返至法國巴黎。米列擔心伊朗婦女的命運,「她們無法上飛機,這也是為什麼連結全球姊妹社群這麼重要。」[22][29]

1981年出版的《前往伊朗》(Going to Iran)講述這段經歷。 [30]2014年講述女性主義歷史電影《她在憤怒時最美》中收錄米列 。 [31]

性/別政治

Thumb
《性/別政治》封面

1970年的《性/別政治》,改寫自她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論文。該[4]的批判了西方社會、文學中父權制,討論了性別歧視異性戀歧視的現代小說家,如DH勞倫斯亨利·米勒,以及諾曼·梅勒,並與同性戀作家的觀點做比較,如讓熱內[32] 米列探討父權的起源,認為性的壓迫既是政治上的,也是文化上的[33],並認為廢除傳統家庭是性別革命的真正關鍵。[34][35] 這本書被視為第二波女性主義的運動綱領。 [6][23]

時代雜誌在封面故事放上米列與「性/別政治」[2],作為婦女解放運動的象徵,稱《性/別政治》是本「非凡的書」,提供了融貫女權運動的理論。 [4]女性畫家妮勒英語Alice Neel為1970年8月31日的封面創作了米列形象。[36]

諾曼·梅勒的《性囚犯》為回應米列的性政治而寫的。 [37] 諾曼傳記的作者安德魯·威爾遜(Andrew Wilson)指出,「《性囚犯》是場比賽。他的修辭對抗她的散文,他的魅力對抗她的覺悟,他唱反調的憤怒對抗她尖酸的指責。目的是將更多的觀眾、更強大的呈現轉化成持續的真理。《性囚犯》是自我模仿和諷刺。...」 [38]

性別歧視和性行為

當米列在哥倫比亞大學談論性解放時,一名女聽眾質問她:「你為什麼不在這裏公開說你是女同性戀。你以前說過你是女同性戀者。」米列猶豫地答道:「是的,我是女同性戀」。 [2]幾周後,《時代雜誌》1970年12月8日的文章《再看婦女解放》(Women's Lib: A Second Look)稱,米列承認她是雙性戀,而這可能會使她成就女權運動發言人的名聲,因為它「加強了將所有女性解放運動者視為女同性戀的懷疑論觀點。」[2][3] 該事件導致,兩天後,女同性戀女性主義Ivy Bottini英語Ivy Bottini芭芭拉英語Barbara Love在格林威治村組織記者會,30名女同性戀和女性主義領導人宣佈「聲援在性別歧視社會中同性戀者爭取解放的鬥爭」。 [2]

1971年的電影《三個女人》,是一部由全女性攝影工作人員製作的紀錄片[6][39],包括共同導Susan Kleckner[譯名請求]、攝影師Lenore Bode[譯名請求]和剪輯師Robin Mide[譯名請求],題名為「婦女解放電影」。 [41]這部 70 分鐘的電影聚焦三位女性——導演米列的姐妹馬洛里·米列-瓊斯(Mallory Millett-Jones)、化學家Lillian Shreve[譯名請求]和藝術家Robin Mide[譯名請求]——回憶她們的生活。 《紐約時報》藝術評論家文森·坎比 (Vincent Canby) 寫道:「《三個女人》是一部簡單的好電影。該部電影不會將觀眾注意力拉去電影本身,而是只關注它的三個主角,以及它們如何在米列描述由男性主導的社會中成長。米列在她的《性/別政治》中有系統地撕裂、衝擊、嘲笑和破壞這由男性主導的社會。」 [8] 本片在紐約市劇院首映後獲得了「普遍好評」。 [6]

1971年的《賣淫報告》(The Prostitution Papers)中,米列將賣淫詮釋為女性狀況的核心,比婚姻更清楚地揭示了女性的服從狀況。在賣淫過程中,買賣的是墮落和權力,而不是性。她主張在性工作者自行領導下將賣淫除罪化。

Thumb
《飛翔》封面

1974年,米列出版《飛翔》(Flying, 1974) [6],一本「關於她雙性戀的意識流回憶錄」。 [42] 《紐約時報書評》描述,《性/別政治》成功啟發米列,以一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暴露癖」,探索自身的生活。米列以紀錄片的風格捕捉了所思所感。 [43] 1977年的回憶錄《西塔》(Sita, 1977),講述了她的性取向,特別是她自殺的女同性戀情人[43],以及這對米列個人的影響。 [6] 米列和茜德尼·阿爾伯特英語Sidney Abbott阿爾瑪·盧松英語Alma RoutsongPhyllis Birkby英語Phyllis Birkby、 和Artemis March英語Artemis March都是第一個女同性戀意識覺醒組織CR One 的成員。 [24]

作品

展覽

  • 1963 – Minami Gallery, Tokyo[44]
  • 1967 – Group exhibition, 12 Evenings of Manipulation, Judson Gallery, New York City[44][45]
  • 1968 – Situations, Brooklyn Community College, New York[46]
  • 1970 – The American Dream Goes to Pot, The People's Flag Show, Phoenix Art Museum;[47] Judson Memorial Church, New York[48]
  • 1972 – Terminal Piece, Women's Interart Center, New York[46]
  • 1973 – Small Mysteries, Womanstyle Theatre Festival, New York[49]
  • 1977 – Naked Ladies, Los Angeles Women's Building, California[44][49][50]
  • 1977 – Solo exhibition, Andre Wauters Gallery, New York[49]
  • 1977 – The Lesbian Body, Chuck Levitan Gallery, New York[49]
  • 1978 – The Trial of Sylvia Likens, Noho Gallery, New York[51][52]
  • 1979 – Elegy for Sita, Noho Gallery, New York[49]
  • 1979 – Women's Caucus for Art[49]
  • 1980 – Group exhibition, Great American Lesbian Art Show, Los Angeles[49]
  • 1980 – Solo exhibition, Lesbian Erotica, Galerie de Ville, New Orleans; Second Floor Salon[49]
  • 1981 – Solo exhibition, Lesbian Erotica, Galerie des Femmes, Paris[49]
  • 1986 – Group exhibition, Feminists and Misogynists, Center on Contemporary Art, Seattle[49]
  • 1988 – Fluxus,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49]
  • 1991–1994 – Courtland Jessup Gallery, Provincetown, Massachusetts[44]
  • 1992 – Group exhibition, Body Politic, La MaMa La Galleria[49]
  • 1991 – Solo exhibition, Freedom from Captivity, Courtland Jessup Gallery, Provincetown, Massachusetts[49]
  • 1997 – Kate Millett, Sculptor: The First 38 Years, Fine Arts Galler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atonsville[53]
  • 2009 – Black Madonna, multimedia show of 41 artists, HP Garcia Gallery, New York[54]

圖書

單著

  • Millett, Kate; O'Dell, Kathy; Berger, Maurice. Kate Millett, Sculptor: The First 38 Years. Catonsville, Maryland: Fine Arts Gallery. 1997. ISBN 0-9624565-9-4.

文章或書籍章節

  • Millett, Kate. Out of the Loop. On the Issues. Summer 1998.  
  • Millett, Kate; Andreasen, Theory of Sexual Politics, Cudd; Robin O. (編), Feminist theory: a philosophical anthology, Oxford, UK; Malde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ing: 37–59, 2005, ISBN 1-4051-1661-7
  • Millett, Kate; Lehmann, The Illusion of Mental Illness, Stastny; Peter (編), Alternatives beyond psychiatry, Berlin Eugene, Oregon: Peter Lehmann Publishing: 29–38, 2007, ISBN 9780978839918.
  • Millett, Kate; LeFrancois, Preface, Burstow; Brenda (編), Psychiatry Disrupted: Theorizing Resistance and Crafting the Revolution,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773543300

影片

  • Three Lives (documentary). Women's Liberation Cinema Company.[8]
  • Not a Love Story: A Film About Pornography (documentary).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NFB).[55]
  • Bookmark: Daughters of de Beauvoir (1 episode) (biography).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 Union Pictures Productions.[56]
  • Playboy: The Story of X (documentary). Calliope Films, Playboy Entertainment Group. 
  • The Real Yoko Ono (television).[57]
  • Des fleurs pour Simone de Beauvoir (documentary short).[58]

參考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