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某抗原或其表位能作用於T細胞、B細胞的抗原識別受體,進而誘導機體產生體液和/或細胞介導免疫應答的特性;此抗原則可稱為免疫原(immunogen)。蛋白質具有最強的免疫原性,其次是多糖;而脂質與核酸一般並不能成為免疫原,常常要藉由與蛋白質結合才能激活免疫應答反應。

任何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質,即免疫原,必定是一種抗原,所以也會具有抗原性(antigenicity);但具抗原性的物質,即抗原,不一定會有免疫原性。例如青黴素雖具有抗原性,但卻無法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因此青黴素缺乏免疫原性。

免疫原性可以分為希望獲得型不希望獲得型

  • 希望獲得型免疫原性(Wanted immunogenicity)通常與疫苗相關。施打疫苗促使免疫應答發生,並於體內產生抗體,從而達到預防或保護的效果。疫苗研發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通常會有幾個階段,而免疫原性是其中驗證有效性的核心環節。[1]
  • 不希望獲得型免疫原性(Unwanted immunogenicity)則是某一器官對某一治療性抗原產生的免疫應答(例如:重組蛋白、單株抗體)。這一反應將會產生抗藥物抗體(ADA),將會使藥物失去療效,並有可能引發不良反應[2]

生物療法的一項挑戰就是預測新型蛋白質療法的免疫原性潛力。[3]例如,來自於高收入國家的免疫原性數據可能就不適用於中低收入國家。[4]另外一項挑戰在於疫苗的免疫原性是否根據年齡的變化而變化。[5][6]因此,正如世界衛生組織所稱,由於動物實驗和in-vitro模型並不能精確地預測人體的免疫應答,免疫原性的研究應該在一個特定的人群中進行。[7]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