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丹麦的城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斯頓斯費爾德[1](丹麥語:Christiansfeld)是南丹麥大區日德蘭半島科靈市鎮的一處小鎮,2020年初公佈的數據顯示共有3016人[2]。小鎮於1773年由摩拉維亞弟兄會建立,以丹麥國王基斯頓七世命名[3]。
基斯頓斯費爾德 Christiansfeld | |
---|---|
城鎮 | |
基斯頓斯費爾德摩拉維亞弟兄會教堂 | |
坐標:55.35667°N 9.48635°E | |
國家 | 丹麥 |
大區 | 南丹麥大區 |
市鎮 | 科靈市鎮 |
面積 | |
• 市區 | 2.36 平方公里(0.91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 | |
• 市區 | 3,016 |
• 市區密度 | 1,278人/平方公里(3,310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歐洲中部時間(UTC+1) |
• 夏時制 | 歐洲中部夏令時間(UTC+2) |
郵政編碼 | 6070 Christiansfeld |
網站 | museumkolding |
官方名稱 | Christiansfeld, a Moravian Church Settlement |
標準 | 文化:(iii)(iv) |
參考編碼 | 1468 |
登錄年份 | 2015年(第39屆會議) |
作為規劃城市的重要發展,基斯頓斯費爾德擁有着凝聚力的城鎮景觀,也是當地最知名的旅遊景點,2015年,基斯頓斯費爾德入選世界遺產,遺產項目全名「克里斯丁菲爾德,摩拉維亞居留區」。
基斯頓斯費爾德基本是在1773至1800年間遵循嚴格的城市規劃建成。為推動建設,基斯頓七世國王承諾新城免稅十年,並承擔一成的新房建設成本。什列斯威公國有許多城鎮正式指定為集鎮,基斯頓斯費爾德便是其一。
丹麥在第二次什列斯威戰爭中落敗,被迫在1864年將基斯頓斯費爾德與什列斯威公國其他地區割讓給普魯士,此後長期屬德國領土。1920年,經《凡爾賽條約》推動,什列斯威舉行全民公決,北什列斯威的表決結果是回歸丹麥。此次回歸導致摩拉維亞弟兄會喪失部分18世紀成立時取得的權利,如自行挑選領導人等,為1920年首位非摩拉維亞弟兄會成員市長當選鋪平道路。[4]由於會眾人數下降,教會此時還將學校轉讓。
基斯頓斯費爾德如今是丹麥重要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慕名前來,參觀摩拉維亞弟兄會教堂輕靈簡潔、令人嘆為觀止的大堂。1993年9月1日,基斯頓斯費爾德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世界遺產預備名單[5],後於2015年7月4日入選《世界遺產名錄》[6],正式名稱為「克里斯丁菲爾德,摩拉維亞居留區」[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