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強指數或稱李克強指數,是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命名的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最早由英國政經雜誌《經濟學人》於2010年提出,源於李克強在2007年任職中共遼寧省委書記時,向當時來訪的美國駐華大使雷德解釋,用於更加精確不受影響地分析當地經濟狀況的數據[1]。他更傾向通過全省鐵路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已放貸款量,作為指標因素來追蹤遼寧經濟變化,以擠掉統計數字的水分[2]

概述

克強指數一度被花旗銀行等國際機構認可。克強指數包括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三個指標組成[3],分別佔比重40%、25%及35%[4][3]

其中,為克強指數,為耗電量,為鐵路貨運量;為銀行貸款發放量。克強指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走勢總體一致,但上下波動方面,克強指數表現會更劇烈,更能反映中國經濟狀況[5]。《經濟學人》也認為,克強指數比中國官方的GDP數字更能真實的反映中國經濟的現實狀況[6]。有學者分析,克強指數更能精確地反映中國經濟現狀,比如耗電量可以準確反映中國地區工業生產活躍度以及工廠開工率;鐵路貨運量能反映經濟運行現狀,以及經濟運行效率,因為鐵路是中國貨運的最大載體。此外中國間接融資占社會融資總量高達80%以上(2002年至2013年平均值為87.8%[7]),銀行貸款又占間接融資的核心[8],貸款發放量可以反映市場對當前經濟的信心,也可用於預判未來經濟風險。此外,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三個指標涉及電網、鐵路、銀行的具體業績核算,很難有作假空間和動機,數據獲得較為容易、真實[9]。而政府主導的投資刺激雖然影響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但是卻與權重最高的耗電量並不直接掛鈎,因此克強指數可以規避由政府投資而產生的宏觀經濟誤判風險[10]。2015年開始,克強指數開始出現失真情況[11]。當年克強指數呈現出了持續下行的態勢,然而從GDP同比與工業增加值增速上看,並沒有出現大幅下行。2016年,克強指數出現了持續上行的態勢,但經濟增長平淡[12]。因為其失真,克強指數逐漸被遺忘[13][14]

2015年,李克強為《經濟學人》年刊撰文,提到「克強指數」三個指標「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新增銀行貸款」,與經濟運行狀況的關聯繫數已經發生變化。他強調未來會更加關注就業、居民收入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如此,外界就將就業、居民收入和單位能耗等環保指標的加入構成了「新克強指數」[15]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