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漢,西漢結束,改國號為。後王莽改制失敗,導致綠林赤眉起義爆發最終肢解新莽政權,漢景帝後裔劉秀趁機恢復漢朝,國號仍為,史稱為東漢,劉秀即光武帝。在位期間,農業、手工業都得以從新莽天鳳四年(17年)起到東漢建武前期的戰爭而受到嚴重破壞背景下的恢復和發展,政局穩定,史稱「光武中興」。

Thumb
東漢光武帝劉秀

劉秀的六世祖為長沙定王,但是到劉秀這一代已經是一般平民。王莽登基的時代,劉秀曾在長安唸書,因生活貧困,他和同學買一頭,替人載物賺錢貼補家用。劉秀的族兄劉玄被綠林「新市兵」的擁戴,公元23年被立為帝,是為更始帝,「概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昆陽之戰,威震天下」。公元36年公孫述戰死成都,劉秀終於統一中原。[1]至綠林起兵以來,中原鼎沸,內戰頻仍,全國人口減少,東漢初年,戶籍大大減少。公元30年劉秀下令裁併郡縣,「吏職減損,十置其一」[2]。建武十五年(39年),光武帝下令「度田」,清丈全國的土地,分配土地給貧苦農民。此舉遭到強烈反對,州郡官吏畏懼豪強地主,不敢「度田」[3],結果導致「郡國大姓及兵長、群盜處處並起」[4]河南尹張汲以及「郡守十餘人,坐度田不實,皆下獄死」。大司徒歐陽歙也是死於度田。[5]董宣不畏權貴、秉公執法,受到了光武帝的嘉獎。劉秀本人是豪強出身,在東漢出來即有所謂的南陽豪強,所謂「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劉秀一方面力求恢復經濟,通過「度田」,以限制豪強地主,開國功臣劉隆也在此事件中被免官,決不寬容。[6],劉秀曾對馬援說:「吾甚恨前殺守、相多也!」[7]。另一方面又因民變[8],「青、徐、幽、冀四州尤甚」,最後不得不與豪強妥協,暫止度田[9]。公元26年,劉秀仍在掃除群雄之際,「諸功臣皆增戶邑」[10],之後又下令釋放奴婢,光武即位後,多次釋放奴婢,「內外匪懈,百姓寬息」[11],並減輕田租,興修水利。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全國有「戶四百二十七萬九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萬七千八百二十」[12],戶與口增加一倍。在光武帝的苦心經營之下,東漢社會終於出現繁榮,王夫之認為「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獨焉」,史稱為「光武中興」。

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