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食寄生[1][2](英語:kleptoparasitism 或 cleptoparasitism),又名偷竊寄生[3][4],即動物偷竊或搶奪其他動物的食物來吃的行為,常被視作寄生關係的一種變體,但寄生物(盜食者)不直接從宿主(被盜者)的身體攝取養分,而是利用宿主勞動的成果,宿主通常也不會因此死亡或受傷。

Thumb
普通燕鷗(上)試圖搶走紅嘴鷗(下)嘴裏的魚,這兩種海鳥都會行盜食寄生

綜述

動物需要覓食、獲取食物並進食,才能獲得營養和能量,但食物有時會被其他動物奪走,導致此過程中斷。而盜取其他動物的食物之行為,無論對該物種而言是否為主要的覓食手段,皆可視為盜食寄生[5]:188[6]:496。在多數情況下,這種關係對盜食者有益,對被盜者有害,但不會直接導致被盜者死亡或受傷[7]:162。盜食寄生可存在於相同或不同物種之間,在動物界並不罕見,諸如刺胞動物扁形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脊椎動物等類群都有紀錄,其中以鳥類被研究得最為詳盡[8],已知至少110種鳥類有盜食寄生的習性,包含軍艦鳥科鞘嘴鷗科賊鷗科的所有物種,以及逾四分之一的鷗科鳥類[6]:488-489

乍看之下,盜食寄生是坐享他者收穫的行為,但盜食本身也會耗費時間與精力,不見得比自力覓食更有效率。按照最佳覓食理論英語Optimal foraging theory的預測,動物會選用成本最少、效益最大的覓食方式。倘若資源充裕,動物能靠自己覓得更多食物,那麼自力覓食通常是經濟效益較高的選項。反之,當環境中食物稀缺,食物的能量與營養價值大過盜食的成本時,盜食寄生才有天擇上的優勢,成為進化穩定的行為並被保留下來[9]。若以寄生關係視之,許多盜食寄生的物種是伺機性寄生物,少數以盜食寄生為主要覓食方式的物種則屬於專性寄生物[10],但後者仍有自力覓食的能力,一個種群也常同時存在盜食的個體與不盜食的個體,兩群個體的多寡會受負頻率依存型天擇英語Negative frequency-dependent selection的影響而波動——當盜食性個體過多,導致同類競爭愈趨激烈,便會驅使部分的盜食性個體轉為自力覓食[6]:496

盜食寄生的原文「clepto-parasitism」由生物學家羅斯柴爾德英語Miriam Rothschild於1957年提出,字首「clepto-」[註 1]源於古希臘語的「κλέπτης」(轉寫:kléptēs),為小偷或強盜之意,最初形容某些海鳥雖能自力捕食,卻偏好從其他海鳥身上搶獵物的現象[11][12]。不過早在18世紀中葉,林奈就指出賊鷗科的短尾賊鷗會刻意追逐或攻擊同類,伺機搶走牠們吐出的食物;他以「寄生」來形容短尾賊鷗與被盜者的關係,短尾賊鷗的種加詞parasiticus」即是由此而來[13]。雖然盜食經常被視作寄生性的覓食行為,但也有科學家認為這種關係不應單純視為寄生,除了盜食者與被盜者之間也存在競爭關係以外,盜食行為有時對被盜者是無害的,例如某些球蛛科的蜘蛛會寄居在大型蜘蛛結的網上,伺機偷吃黏在網上的小動物,不過這些小動物並不是宿主的主要目標,宿主也很可能不會吃這些小動物,因此姬蛛盜食對宿主的影響不大。這樣的盜食寄生就較接近片利共生的關係,也有科學家會以盜食共生(英語:kleptobiosis 或 cleptobiosis)來描述這種關係[5]:189

由於「clepto-parasitism」這個詞本身並未特別提及食物,有些科學家會將動物盜取資源,也就是所有偷東西的行為都歸入這個範疇[14]:253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