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佔[1](英語:conversion,或稱轉為己用[2]非法挪用[3])是一種違法行為。它在普通法中屬蓄意侵權行為,相當於刑事法律中的盜竊罪(larceny或theft)及刑事侵佔(criminal conversion)。[4]英格蘭及威爾斯,侵佔是嚴格法律責任侵權行為。[5]在部分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刑事侵佔是比盜竊罪較輕的刑事罪行

侵佔的要素有:意圖將他人的實體無形財產轉為自己管有及使用;所涉財產繼而被非法挪用。[6][7][8][9]

英格蘭及威爾斯

1901年盜竊罪法令》(Larceny Act 1901)訂立了欺詐性侵佔(fraudulent conversion)的罪行,現已廢除。

1916年盜竊罪法令》(Larceny Act 1916)第20及21條分別訂立了侵佔(conversion)及受託人作出侵佔(conversion by trustee)的罪行,現已廢除。

侵佔的罪行現由《1968年盜竊罪法令》第1(1)條訂立的盜竊罪(theft)取代,兩者含義略有不同。[10]《1968年盜竊罪法令》第1(1)條訂定:「如任何人不誠實地挪佔屬於另一人的財產,意圖永久地剝奪該另一人的財產,即屬犯盜竊罪,而『竊賊』(thief)及『偷竊』(steal)亦須據此解釋。」[11]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刑法》第三十一章 侵占罪

中華民國法律中,侵占是指「持有他人之物」者,以自己所有之意思而為佔有;換言之,侵佔者本身係基於一定的法律關係而合法持有該物(例如借貸契約無因管理等),卻在支配關係存續中轉念將該物納為自己所有。實務上則將侵占視為一種特殊的背信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章 侵犯財產罪

第270條

  1.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3.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