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通型配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作通型配列(Ergative–absolutive alignment),也稱為作通格配列、施通格配列、作格配列、施格配列或能格配列,是一類配列方式,即在句法或形態上,將不及物動詞的單一變元和及物動詞的受事論元同等對待(S=P),而區別對待及物動詞的施事論元(A)[1]:110。作通型配列可以在形態(編碼性質)和句法(表現性質)兩方面呈現[2][3],一方面在綜合語中常藉由格標記來表示;另一方面,一些語言的句法也會呈現作通型配列,但是十分罕見。[4][5]此外,句法上作通型語言通常不是中心詞前置就是中心詞後置,且罕見SVO語序。[6]呈現這種配列的語言稱為作通格語言或者作格語言、施格語言、能格語言。巴斯克語、格魯吉亞語、瑪雅語、藏語,和一些印歐語如庫爾德語、印地語等,甚至閃語族的阿拉姆語裏面都存在這種配列。有些假說裏面原始印歐語也被劃為作通型語言,但仍十分有爭議。[7]

編碼性質
如果一門語言有形態上的格變化,那麼謂語中心詞的論元一般會如下標記:
如果沒有形態上的格變化,作通型配列還能通過其他形態手段呈現,如動詞的顯在一致。例如,阿布哈茲語和大部分瑪雅語沒有形態上的作格標記,但是它們可以通過動詞的一致結構來呈現作格。在作通一致的語言裏,通格往往不被標記(有些例外,如尼亞斯語和特拉帕尼科語[9]),如巴斯克語[10]:
1a. | Martin | -Ø | etorri da. |
馬丁 | -ABS | 到達.PERF | |
S | 通格 | ||
馬丁已經到了。 |
1b. | Martin | -ek | Diego | -Ø | ikusi du. |
馬丁 | -ERG | 迪亞戈 | -ABS | 見.PERF | |
A | 作格 | P | 通格 | ||
馬丁見過迪亞戈。 |
上例的 -Ø 是一個零形式,代表不被標記的通格。作格標記在輔音後作 -ek,而在元音後作 -k。另外,巴斯克語裏面大多數名詞短語都需要由一個限定詞限定,一般單數為 -a,複數為 -ak;數只能標記在限定詞上。於是便有如下變位(以「人」gizon 為例)[10]:
gizon | 通格 | 作格 |
---|---|---|
單數 | gizon-a | gizon-ak |
人-DET.SING.ABS | 人-DET.SING.ERG | |
複數 | gizon-ak | gizon-ek |
人-DET.PL.ABS | 人-DET.PL.ERG |
表現性質
作通型配列也可以通過句法呈現。但是作通型句法配列非常罕見,大多數作通格語言都是形態上而非句法上呈作通型配列。與詞法學一樣,句法配列可以放在一個連續統一體上,因此某些句法操作可能會生成主賓型配列,而其他的則可以生成作通型配列;其程度取決於有多少句法操作將論元 S 和 P 同等對待。
一些作通格語言的配列可以通過等位省並體現。如澳洲原住民的迪爾巴爾語,省略後句同定論元時,只有論元 S 和 P 可以省略,論元 A 不可以省略。[4]
2a. | ŋumai | -Ø | banaga-nyu | yabu | -ŋgu | ____i | bura-n | |
父親 | -ABS | 來-PST | 母親 | -ERG | 見-PST | |||
S | 通格 | A | 作格 | P | 通格 | |||
父親回來了,然後母親見到了(父親)。 | ||||||||
2b.* | ŋumai | -Ø | banaga-nyu | ____i | yabu | -Ø | bura-n | |
父親 | -ABS | 來-PST | 母親 | -ABS | 見-PST | |||
S | 通格 | A | 作格 | P | 通格 | |||
父親回來了,然後(父親)見到了母親。 |
反之如英語(主賓型),省略後句同定論元時,只有論元 S 和 A 可以省略,論元 P 不可以省略。
3a. | Fatheri | returned | and | ____i | saw | mother. |
父親 | 回來-PST | 見.PST | 母親 | |||
S 主格 | A 主格 | P 賓格 | ||||
父親回來了,然後(父親)見到了母親。 | ||||||
3b.* | Fatheri | returned | and | mother | saw | ____i. |
父親 | 回來-PST | 見.PST | ||||
S 主格 | A 主格 | P 賓格 | ||||
父親回來了,然後母親見到了(父親)。 |
但實際上,缺乏形態手段、主要靠語序表達句法功能的語言大部分都屬於主賓型語言,作通型語言極其罕見,迪爾巴爾語算是一個特例。[4][5]如果觀察主語的一些普遍特徵,會發現有些語言無論在形態學還是句法學上都是完美的主賓格語言,但完美的作通格語言卻未曾被發現。[4]
部分作格性
大部分作通型語言都具有部分作格性(split ergativity),即在某些狀況下呈現作通型配列的特性,但在某些狀況下,如特定的人稱、時、體等,卻呈現主賓型配列等其他配列的特性。巴斯克語是少有的、在格標記和動詞一致上呈現完整作通型配列的語言,不過它在句法配列上則是主賓型的。[11]
任意作格性
很多作通型語言也具有任意作格性(optional ergativity),即作格標記不會在所有情況下強制出現。但任意作格性並非真正任意,作格顯在標記與否受語義和語用影響。任意作格性不像部分作格性那樣有規律。[12]
任意作格性會受以下因素影響[12]:
分佈

作通型語言大致分佈於美索不達米亞、高加索、美洲、青藏高原和澳大利亞等地區。
世界各區域作通型語言的例子:[14]
北美洲:
|
大洋洲: | 南美洲: |
歐洲: | 非洲: | 亞洲: |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