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震度圖(英語:Isoseismal Map),是指同一地震在地面引起相等破壞程度(稱烈度)的各點連接起來的曲線[1]。在地震發生後通過宏觀調查作出的,標繪等震度的圖件稱等震度圖。等震度圖的型式有呈同心圓的、同心橢圓的或不規則形狀的[2]。根據等震度的形態等資料可確定宏觀震央位置;估算震級震源深度、發震斷層走向等等[3]

美國地質勘探局發佈的2017年米林地震等震度圖

等震度的長寬比並不一直是1:1。在大多數情況下,等震度的長寬比可大於1,甚至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其等震度長寬比達到了9:1[4]

歷史

歷史上,第一個已知的等震度圖製作於1810年,是為了紀錄匈牙利莫爾地震而製作的。該圖在1814年由該國地震學家Kitaibel和Tomtsányi於1814年出版[5]。1828年,德國地震學家Egen於提出了第一個烈度Ⅵ度等震度圖,並用此描述發生於萊茵蘭的地震[6][7]。羅伯特·馬利特(Robert Mallet)創造了等震度圖的英文,「isoseismal」這一個術語,並以三倍強度等級製作了1857年巴西利卡塔地震的地圖,並利用這一信息為參考確定了地震的震央地區(epicenter,另一個他發明的單字)[8]。後來的地震學研究陸續地接受了等震度圖的概念,他們間的主要變化是採用的實際地震烈度等級標示方法。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