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武軍,隸屬於唐關內道朔方節度使單于大都護府,其兩處治所皆位於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南麓,中晚唐時期(755年—907年)與後套地區天德軍聯成防禦回鶻汗國的北方第一道防線和軍鎮。安史之亂後,由於唐朝集中力量在西套銀川平原防禦吐蕃,無暇顧及北疆,因此振武軍並沒有形成防禦力量。自778年起,郭子儀朔方軍(今寧夏靈武)一分為三,又奏以邠州刺史渾瑊出鎮振武軍,才有了一定的力量。振武軍以節度使統領軍鎮,和天德軍是唐朝在河套地區東西並排防禦回鶻的第一道防線,長期以來振武軍的實力也一直較河套西部平原的天德軍強。[1]

歷史

振武軍以唐時黃河支流之一的振武河命名,其流經河套北岸的古雲中城,向西南至今內蒙古托克托縣附近入河。振武軍為張仁願於708年在河套北岸築三受降城時所置,其治所在東受降城(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唐前中期屬於朔方節度使管轄的「河外五城」之一,駐兵9000人,馬1600匹。

745年,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將治所遷入單于都護府城(內蒙古呼市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加強了該城的駐防力量,並在城內添置金河縣。758年唐朝從朔方軍節度使中分置振武軍節度使,但不久又歸屬朔方軍。因朔方軍勢力過大,778年唐德宗命郭子儀將朔方節度使轄區一分為三,復置振武軍節度使,以渾瑊為節度使。然而在之後長時期內,回鶻沒有對振武軍造成危脅。[2][3][4]

796年,唐朝將三受降城分隸於天德軍和振武軍,振武軍初領中受降、東受降城,於813年再次分配時,將振武軍所轄之中受降城轉隸於天德軍。812年東受降城為黃河河水所毀,振武軍節度使李光進上表修城兼理河防,此時,西受降城亦為烏加河因黃河泛濫所毀,修復東受降城似未有它議,而西受降城則引起爭端。813年,振武軍節度使李進賢遺牙將楊遵憲率500騎兵趨東受降城備回鶻,至鳴沙發生兵變被殺,李進賢棄鎮出逃,其家遭屠,振武軍大亂,唐朝遺夏州河東二鎮出兵4千順利平叛。830年李泳為振武軍節度使,又在軍鎮內修整工事,加強防守。黃巢之亂時期,李克用在奉詔討叛軍沿途中掠糧,河東節度使鄭從讜向振武軍節度使契苾璋求援,李克用遂為契苾璋所敗,882年契苾璋擬同天德軍及大同軍共討李克用。916年遼太祖阿保機以30萬攻振武軍鎮,俘節度使李嗣本,後更為振武縣[3][4]李存勖把振武軍節度使遷到朔州,下轄朔州麟州勝州石敬瑭即位後,朔州作為燕雲十六州之一,交割給遼國,麟州、勝州屬於府州永安軍節度使。遼國改朔州振武軍節度使為順義軍節度使。

振武軍節度使

振武軍節度使列表:[4][5]

遺址

內蒙古文物工作隊於1960年對和林格爾縣北10公里處的土城子古城進行考古發掘,隨後在《文物》1961年第9期發表《和林格爾縣土城子試掘紀要》,首次確定此城為唐代單于都護府和振武軍節度使的治城。唐朝前期,單于府城曾是漠南草原地帶的軍政管理中心 ,後期振武軍節度使駐此城,遂稱振武軍城。單于都護府城遺址東西長1550米,南北長2250米,城周長則達7600米,折合成唐里,可達15里,是黃河外側駐防城群體中佔地面積最大的城池。[2]

在林格爾縣城北曾出土了795年李玉祥墓志銘,編名《唐振武等軍州節度故同經略副使冠軍大將軍守左金吾衛大將軍兼試太常卿上柱國隴西李公墓志銘》。[6]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