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指的是蘇聯為佔領波羅的海三國所作出的一系列外交以及軍事行動。
1939年9月和10月,蘇聯迫使波羅的海三國締結互助條約,使蘇聯有權在他們的領土之上建立軍事基地。隨後不久,蘇聯紅軍便佔領了波羅的海三國。1940年夏天,也就是紅軍佔領波羅的海三國後,蘇聯當局迫使波羅的海三國政府內閣自行辭職。在蘇聯的監督之下,波羅的海三國舉行了新的議會選舉,其後被快速的蘇維埃化,政治反對派被鎮壓,非共產黨的政治組織被清洗。此後不久,新選出的「人民議會」通過決議,要求加入蘇聯,其後被蘇聯分別吞併。[1]
1941年6月,新的蘇維埃政權對「人民的敵人」進行大規模驅逐。以至於後來當納粹德國軍隊佔領波羅的海時,許多波羅的海人將德軍當作「解放者」迎接。
1939年9月17日蘇聯入侵波蘭東部領土後,根據《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蘇聯軍隊獲得了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駐軍的權利,這對蘇聯極為重要,因為蘇聯擔心德國可能利用波羅的海三國威脅列寧格勒走廊。[2]:31
之後,蘇聯向芬蘭和波羅的海三國施壓,要求它們締結「互助條約」。9月18日,一艘波蘭潛艇從塔林逃走後,令蘇聯開始質疑愛沙尼亞的中立性。六天後,即1939年9月24日,愛沙尼亞駐莫斯科大使收到了來自蘇聯的最後通牒。蘇聯要求愛沙尼亞與其締結「互助條約」,並准許蘇聯在愛沙尼亞建立軍事基地。 [3][4]
愛沙尼亞別無選擇,只能允許蘇聯在愛沙尼亞的兩個島嶼和帕爾迪斯基港建立蘇聯的海軍、空軍和陸軍基地。1939年9月28日拉脫維亞與蘇聯簽署了相應協議。拉脫維亞於1939年10月5日、立陶宛於1939年10月10日也與蘇聯簽署相關協定。這些協議允許蘇聯在歐戰期間在波羅的海三國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並從1939年10月起在愛沙尼亞駐紮25000名蘇聯士兵,在拉脫維亞駐紮30000名,在立陶宛駐紮20000名。[3][4]
1939年,芬蘭回絕蘇聯要求芬蘭割讓或租賃其部分領土的要求。要求被回絕後,蘇聯入侵芬蘭,於11月發起冬季戰爭。冬季戰爭最終於1940年3月結束,儘管芬蘭戰後損失更多領土,但卻成功捍衛其獨立地位。波羅的海三國在冬季戰爭中保持中立,而蘇聯稱讚雙方關係「堪稱典範」。[5]
計劃對波羅的海三國採取軍事行動所分配的蘇軍人數為43.5萬人,並配有約8000門火炮和迫擊炮,3000多輛坦克和500多輛裝甲車。[6]
1940年6月3日,所有駐紮在波羅的海國家的蘇軍部隊集中在亞歷山大·洛基昂諾夫的指揮之下。[7] 6月9日,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向列寧格勒軍區下達02622SS/OV號命令,要求在6月12日之前做好如下準備[8]:
1940年6月12日,根據俄羅斯國家檔案館海軍部主任帕維爾·彼得羅夫(C.Phil.)提及檔案中的記錄,波羅的海艦隊被命令對愛沙尼亞實施全面封鎖。[9][10] 6月13日上午10點40分,蘇軍開始向其陣地移動,並在6月14日晚上10點前做好準備。四艘潛艇和一些輕型海軍部隊被部署在波羅的海、里加灣和芬蘭灣,以便從海上封鎖波羅的海國家。一個包括三個驅逐艦師的海軍中隊駐紮在奈薩爾以西,以便支援進攻行動,海軍陸戰隊第一旅的四個營駐紮在運輸艦「西伯利亞號」(Sibir)、「第二個五年計劃號」(2nd Pjatiletka)和「埃爾頓號」(Elton)上,以便在奈薩爾和艾格納島登陸。運輸艦「德涅斯特河號」(Dnester)和驅逐艦「警戒號」(Storozevoi)以及「強大號」(Silnoi)被部署在為進攻首都塔林而準備部隊上;第50營被部署在為進攻昆達而部署的在附近的艦艇上。共有120艘蘇聯艦艇參與了對波羅的海三國的海上封鎖,其中,包括1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和17艘潛艇。以及219架飛機,其中包括擁有84架德勃3和圖波列夫SB轟炸機的第8空軍大隊和擁有62架飛機的第10大隊。[11]
1940年6月14日,蘇聯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的同時蘇聯對愛沙尼亞的軍事封鎖開始起作用。而當時全世界注意力都集中在巴黎落入納粹德國的控制之中。隨後,兩架蘇聯轟炸機擊落從塔林飛往赫爾辛基的芬蘭客機Kaleva,飛機上載有美國駐塔林、里加和赫爾辛基公使館的三個外交信袋。美國外交部僱員小亨利·W·安泰爾也在這次空難中喪生。[12]
莫洛托夫指責波羅的海三國陰謀聯合反對蘇聯,其後向所有波羅的海國家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建立新政府。蘇聯威脅要入侵三國,並指責波羅的海三國違反條約以及反對蘇聯,隨後對波羅的海三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三國作出新的讓步,其中包括更替波羅的海國家的政府和允許不限數量的蘇聯紅軍進駐三國。[13][14][15][16]
波羅的海三國政府決定,鑑於他們在國際上被孤立,以及在其邊界和已經在其領土駐軍的,具有壓倒性優勢的蘇聯紅軍,因此,積極抵抗是徒勞的,並期望避免在一場無法勝利的戰爭之中避免流血。[17][18]
6月15日,蘇聯入侵立陶宛。[19]蘇聯軍隊在6月16日入侵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之前,襲擊了拉脫維亞在馬斯倫基的邊防部隊。[20] 根據《時代》雜誌在入侵時發表的文章,在短短幾天內,大約50萬蘇聯紅軍就佔領了波羅的海三國—僅僅比納粹德國進攻法國淪陷後的時間早一周。[21]而蘇聯紅軍在人數上也遠遠超過各波羅的海三國的軍隊。[22]
大多數愛沙尼亞國防軍和愛沙尼亞國防聯盟根據愛沙尼亞政府的命令投降,其後被紅軍解除武裝。[23][24]只有駐紮在塔林勞阿街的愛沙尼亞獨立信號營對紅軍和「人民自衛 」共產黨民兵進行了抵抗,並在1940年6月21日與入侵部隊進行了戰鬥。[25][26] 戰鬥只持續了幾個小時。最後雙方通過談判結束了軍事抵抗,獨立信號營投降並被解除武裝。[27]愛沙尼亞方面有兩名軍人阿列克謝·曼尼庫斯(Aleksei Männikus)和約翰內斯·曼德雷(Johannes Mandre)死亡,數人受傷,蘇聯方面約有10人死亡和更多人受傷。[28][29] 參加戰鬥的蘇聯民兵由尼古拉·斯捷普洛夫領導。[30]
佔領波羅的海三國後,政治鎮壓隨之而來,蘇聯對大約13萬公民進行大規模驅逐。[2]:48而在《謝洛夫指示》中,「關於從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驅逐反蘇分子的程序」,載有驅逐波羅的海國民時應遵守的詳細程序和協議。之後,蘇聯就開始着手對波羅的海國家進行政治改造,首先成立了過渡性的 「人民政府」,其處於斯大林親信和當地共產主義支持者以及來自蘇聯官員的領導下,他們的職責就為逼迫原先合法政府內閣辭職並用臨時人民政府取代他們。[31] [32]
7月14-15日,在對各州的選舉法進行了非法修訂之後,在忠於蘇聯的當地共產黨人控制下,進行了操縱的「人民議會」的議會選舉。[33]法律的措辭是這樣的:共產黨人和他們的盟友是唯一被允許參選的人。[33][34]
而選舉結果完全是捏造的:蘇聯新聞處在投票結束前整整24小時提前公佈了選舉結果—當時結果已經出現在倫敦一家報紙上。[35][36]「人民議會」於7月21-22日開會,會上通過決議並宣佈它們自己為蘇維埃共和國。[37]8月初,蘇聯最高蘇維埃分別接受了波羅的海三國提交的加入蘇聯的請求。[37]蘇聯官方的說法是: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同時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並自願要求加入蘇聯。
蘇聯在波羅的海國家建立的新政府開始使其政策與蘇聯當時的做法保持一致。[38] 根據這一過程中的主流理論,舊的「資產階級社會將被摧毀,以便在其位置上構建由忠誠的蘇聯公民管理的新社會主義社會。」[3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