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屬蘇丹(法語:Soudan Français;阿拉伯語:السودان الفرنسي)為法屬西非聯邦的一構成殖民地,1880年建立,1960年獨立成為今日的馬里。這一殖民地於1890年至1899年及1921年至1958年稱法屬蘇丹,在其他時段則使用不同的名稱。殖民地最初主要用於軍事目的,但至1890年代中期則發展為一民事管理區域。
1900年代初期的一系列行政重組之後,法國對這一區域的農業、宗教和奴隸制管轄程度逐漸深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莫迪博·凱塔領導的非洲民主運動成為推動法屬蘇丹獨立的首要力量。
獲得自主權的馬里最初同法國保持密切聯繫,並於1959年同塞內加爾組成聯邦,但此後同法塞兩國的聯繫均日漸弱化,聯邦一年後即告解體。1960年法屬蘇丹正式獨立為馬里共和國,與塞內加爾和法國愈發疏遠。
殖民地建立
法屬蘇丹原先僅為法屬塞內加爾的一系列軍事前哨站[1]。這一區域對法國的經濟和戰略意義都十分有限,但法軍仍舊希望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征服。法國對這一地帶的帝國歷史(包括馬里帝國及桑海帝國)頗為沉迷,而軍事征服亦可為法軍人員提供升遷機會[2]。
1879年,約瑟夫·加利埃尼受遣至此建立一要塞,並對達喀爾至尼日爾河鐵路建設的可行性進行研究,法國對此區域的征服就此開始[2]。1880年代,法國在此建立了一系列據點,並與當地一些原住民領袖建立同盟。行政上這一區域大多由法屬塞內加爾總督進行管轄,最主要的殖民活動仍舊僅限於建立軍事要塞及前哨站(包括1881年由古斯塔夫·博格尼-戴柏德於卡伊建設的重要前哨)[2]。雖然名義上此地由塞內加爾平民政權管轄,當地的軍官通常繞過塞內加爾,直接對巴黎的上級負責[2]。戴柏德利用區域內的種族矛盾樹立親法領袖,由此獲取了更大範圍的領土[3]。
法國文官和武官衝突不斷,蘇丹的主管人物亦經歷了頻繁的變更,直至1892年路易·阿希納成為軍事總督。阿希納對尚未臣服於法國的當地領袖進行了一系列的征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其軍事行動往往繞過平民管轄,直接由軍官執行。由於損失日益加大,法國決定免去阿希納職位,由文官路易·阿爾貝·格羅戴取而代之[5]。
管轄
1880年至1960年間,這一區域名稱經歷了一系列的變革。1880年至1890年8月18日,這一區域名稱為「上河」(Haut-Fleuve),此後則更名為「法屬蘇丹」(Soudan français),首府遷至卡伊。1899年10月10日,法屬蘇丹一分為三,南部區域加入海岸殖民地,其餘部分則分為「中尼日爾」(Moyen-Niger)和「上塞內加爾」(Haut-Sénégal)。1902年這一區域重新統合為一,稱「塞內岡比亞和尼日爾」(Sénégambie et Niger)[6][7]。1904年其再次更名為「上塞內加爾和尼日爾」(Haut-Sénégal et Niger)。1921年,其名稱最終定為「法屬蘇丹」(Soudan français)[6][7]。
殖民地的範圍和管轄亦經歷了變革。最初其管轄由當地軍人及塞內加爾平民共同執行[8]。1893年,法屬蘇丹正式歸屬平民管轄。1899年殖民地重組,11個南部省份劃歸予法屬幾內亞、象牙海岸和達荷美等其他殖民地[1]。
未經重組的部分由兩個殖民地機關管轄,與其他法國殖民地有一定聯繫。1902年,殖民地重新統合為一,此後其界限變更相對有限。1933年,法屬上沃爾特(今布基納法索)解體,其北部領土成為法屬蘇丹一部分[1]。
1947年上沃爾特重新建立,法屬蘇丹領土再次變更,並與今日馬里的領土相符[6][7]。1890年代起法屬蘇丹首府為卡伊,1908年首府遷往巴馬科[9]。
農業
殖民地農業主要由降水支持,前三十年人工灌溉十分有限。唯一的經濟作物為堅果,在卡伊至巴馬科鐵路附近進行採集[10]。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非地區實驗種植埃及棉獲得成功,埃米爾·貝利姆開始呼籲在尼日爾河沿岸建立大型灌溉系統[11]。1921年起,位於庫利科羅、巴吉內達坎普和塞古省的灌溉工程開始送水[12]。法方認為這一舉措將可挑戰埃及和美國的棉花種植產業[13]。
與法屬西非其他農業項目不同,法屬蘇丹的灌溉工程最初依靠家庭自願遷居至指定區域。由於志願人數有限,殖民者開始強行轉移家庭以支持棉花產業[14]。1926年建立的尼日爾局(Office du Niger)為管理計劃性灌溉農業項目的首要機構[15]。農民對強行遷移十分不滿,並主張獲取永久土地權(土地所有權通常歸屬尼日爾局)。即便如此,法屬蘇丹仍未發展出成規模的經濟作物經濟[16]。
宗教政策
與法屬西非其他區域類似,法屬蘇丹對於伊斯蘭教及穆斯林群體有一些特定的政策[17]。殖民當局傾向使用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法。二者均為成文體系,由此容易進行標準化[18]。
當局名義上持宗教不干涉立場,但在1900年代起開始對伊斯蘭教育進行積極規制[19]。由於擔心泛伊斯蘭主義運動在北非和薩赫勒地區興起,法方開始推行政策,遏制伊斯蘭教的進一步傳播,並立令阻止穆斯林領袖對非穆斯林社群進行管轄[20][21]。
1940年代,名為「安拉古拉」(Allah Koura)的宗教運動自桑省開始傳播,主要基於當地一人所見的異象[22]。殖民當局認為其可限制伊斯蘭教向南方的擴張,由此允許安拉古拉的傳播[23]。1950年代後期,殖民地的穆斯林抗議和騷亂進一步推動了獨立運動的發展[21]。
奴隸政策
與法屬西非其他區域類似,殖民當局制訂明確規定以試圖終結奴隸制。1903年,當局要求地方官員停止在行政中使用「奴隸」這一表達[24]。1905年的一政令則正式在法屬西非範圍內取締了奴隸制[25]。
近一百萬法屬西非奴隸由此脫離其奴隸主,遷往其他區域[24]。法方則在尼日爾河流域建立定居點,並在其他區域協助挖井,由此前奴隸可自主進行農耕活動[26]。
廢奴過程對今馬里南部和西部地區影響顯著,但北部和東部仍舊有大量奴隸未脫離其奴隸主[25]。根據粗略估計,今馬里領土範圍內有三分之一的奴隸脫離了奴隸主,而三分之二則並未脫離[27]。1920年代,大多數圖阿雷格家庭仍舊擁有奴隸,從事持家和養殖動物事宜[28]。
雖然奴隸制並未完全革除,其運作方式亦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脫逃奴隸可在城市中獲得法國當局一定時間的保護[28]。奴隸可對其服役條件進行談判。一些奴隸仍舊為奴,但交換條件是其對家庭生活將擁有自主權,部分土地則將可傳予其子孫[27]。此外,當局積極阻止劫奴及其他奴隸貿易活動,獲取奴隸的途徑日益減少[29]。然而即便是在1905年後,奴隸制仍舊在法屬蘇丹廣泛存在[30]。
獨立
1956年法國國民議會通過《改革法案》,諸多法屬西非殖民地開始組織選舉以擴展其自決權。1957年法屬蘇丹首次舉行選舉,非洲民主運動獲得勝利,並亦於鄰近的象牙海岸、法屬幾內亞和上沃爾特獲取多數選票[31]。1958年法國憲法全民投票通過後,「蘇丹共和國」(République Soudanaise)於1958年11月24日宣告成立,對其國內事宜擁有自主權[32]。蘇丹共和國是繼馬達加斯加後第二個加入法蘭西共同體的國家,由此其對內自治得到保障,而在貨幣、外交及國防方面則與法國具有聯繫[32]。
1959年1月,有計劃開始呼籲蘇丹共和國同塞內加爾、達荷美和上沃爾特進行聯合[33]。然而至4月達荷美和上沃爾特立法機關均未批准這一計劃,由此僅有蘇丹共和國和塞內加爾兩國聯合,即馬里聯邦[34][35]。1959年,莫迪博·凱塔領導的非洲民主運動在蘇丹共和國選舉中獲得全部70個席位,並與塞內加爾由利奧波德·塞達爾·桑戈爾領導的執政黨進行聯合[36]。1960年6月20日,馬里聯盟作為法蘭西共同體一員正式獲得獨立。然而桑戈爾和凱塔對於聯盟運作方式存在分歧,最終導致聯盟於1960年8月20日解體[37]。前法屬蘇丹正式宣佈更名為馬里共和國。凱塔政治立場愈發激進,1960年9月馬里由此宣佈脫離法蘭西共同體[38]。
另見
參考來源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