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林肯(英語:Lincol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尼亞加拉區一鎮,坐落尼亞加拉半島北部,北面瀕臨安大略湖,東鄰聖嘉芙蓮斯市,東南及皮拉姆鎮,西南臨西林肯鄉,西面則與兼士比鎮為鄰。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林肯鎮內有22487名居民[2],而此鎮亦是聖嘉芙蓮斯-尼亞加拉瀑布城都會區的一部分。

快速預覽 林肯 Lincoln, 國家 ...
林肯
Lincoln
Thumb
林肯在尼亞加拉區內的位置
Thumb
林肯
林肯
林肯在安大略省的位置
坐標:43°09′10″N 79°25′06″W
國家 加拿大
 安大略省
尼亞加拉區
聚落形成1788年
設鎮1970年1月1日[1]
政府
 • 鎮長Sandra Easton
 • 行政機關林肯鎮議會
 • 國會議員Dean Allison(保守黨
 • 省議員Tim Hudak(進步保守黨)
面積[2]
 • 陸地162.86 平方公里(62.88 平方英里)
人口(2011年)[2]
 • 總計22,487人
 • 密度138.1人/平方公里(358人/平方英里)
時區ESTUTC-5
 • 夏時制EDTUTC-4
郵區編號前綴L0R
電話區號905
網站www.lincoln.ca
關閉

歷史

現林肯鎮一帶本為中立原住民族(Neutral Nation)的聚居地,但易洛魁族則於1650年代向中立族宣戰,數年後中立族已全面撤離該帶[1]美國獨立戰爭後,大批效忠英王的十三州殖民遷居至上加拿大,當中雅各布·比姆(Jacob Beam)於1788年在此帶設立一個聚落,而該聚落亦以他命名為比姆斯維爾(Beamsville[1]。另一方面,部分賓夕法尼亞州門諾會信徒亦於1799年遷至此地,並建立佐敦(Jordan)和葡萄園(Vineland)兩座村落[1]。葡萄園村內的第一門諾會教堂於1801年設立,為現加拿大境內歷史最悠久的門諾派教會[3]

1792年,上加拿大總督閃高(John Graves Simcoe)將該殖民地劃分成19個縣,此帶地域成為林肯縣一部分。林肯縣再細分為12個鄉(township),並以英格蘭林肯郡內的鄉鎮命名,當中包括現林肯鎮境內的克林頓鄉(Clinton)和婁斯鄉(Louth[1]。1970年1月1日,安大略省政府改革此帶地域的地方政府,林肯縣和威蘭縣(Welland County)合併成新的尼亞加拉區,而比姆斯維爾鎮、克林頓鄉和婁斯鄉約一半地域則合併成一個新的鎮級行政區,經鎮內居民投票後取名林肯鎮[1][4]。(婁斯鄉的餘下地域則併入聖嘉芙蓮斯市。)

Remove ads

交通

省級400系列高速公路伊利沙伯皇后道呈東西走向貫穿林肯鎮,並在鎮內設有三座交匯處,為來往多倫多咸美頓伊利堡美國水牛城之間的要道。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