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1945年日本岛根县松江市发生的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松江騷擾事件(日語:松江騒擾事件まつえそうじょうじけん),乃1945年(昭和20年)8月24日黎明,日本島根縣松江市的青年團體「皇國義勇軍」的數十人的武裝騷亂,對島根縣內的主要設施進行襲擊的事件,1人死亡。[2][3][4]
太平洋戰爭戰敗後,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全國各地發生多起反對投降的騷亂,在地方都市松江市發生的此事件即為其中之一[5]。這一事件為大日本帝國憲法下最後一起試圖引發全國騷亂的未遂政變[6],亦是大審院裁決的最後一宗案件[7]。
發起事件的皇國義勇軍成員均受到主犯岡崎功(當時滿25歲)影響,而副領導長谷川文明(當時24歲)及行動隊長波多野安彥被認為崇拜大東塾的影山正治[8]。事件發生約半年前,岡崎、長谷川、波多野3人經由島根縣松江市內大日本言論報國會島根支部互相結識,在日本很可能戰敗的情況下謀劃「昭和維新、一起起義」,之後便迎來了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終戰日。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國民從玉音放送中得知日本已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投降;2天後,8月17日,東京反對投降的尊攘同志會會員佔據愛宕山,呼籲全國起義。松江騒擾事件即為愛宕山事件的呼應之一[5]。
8月24日凌晨,以尊攘同志會會員岡崎功(當時25歲)為首的數十名20歲左右青年以「皇國義勇軍」之名發動武裝騷亂,分別襲擊縣內不同建築。島根縣廳遭縱火焚燒,報社、發電廠被部分破壞,原計劃對縣知事及檢事正(檢察長)的暗殺則因行動協調問題失敗。他們襲擊不同地方後到達廣播電台,試圖用廣播呼籲全國起義,但被台長嚴詞拒絕。爭執間警察及軍隊趕到,包圍電台,帶走所有參與者,騷亂平息。
8月24日凌晨1時左右,岡崎等數十人在松江護國神社拜殿左側樹蔭集合[9]。其中男隊員着卡其色國防服,女隊員着山袴,幾乎全部是20歲左右的青年。武器方面,長谷川及森脇有日本刀,藤井有矽藻土炸藥,岡崎從母校松江中學校偷來了15支三八式步槍及刺刀,但沒有找到已被中學生藏起來的彈藥。他們約定襲擊結束後於松江放送局(廣播電台)集合,通過廣播呼籲所有國民抗戰;又約定不傷害普通人,但會殺掉阻止他們的人。行動開始時間定為凌晨2時40分[9],團體定名皇國義勇軍[10]。
由於縣廳縱火比預計早了20分鐘,各隊行動協調出現混亂。報社、變電所襲擊計劃實現,但暗殺知事及檢事正、炸掉電話試驗室、襲擊火藥店等計劃失敗,整個計劃只能說成功了一半。各隊之後趕赴松江放送局集合。襲擊詳情如下。
除火藥店襲擊隊外,所有成員此後趕到廣播電台集合。他們和台長談判,要求播出《起義宗旨》(決起趣意書),但被台長嚴詞拒絕。爭執一直持續至早晨,此後有約50名武裝警察和20名松江聯隊士兵將電台包圍。領導者岡崎拔刀告知軍官,說己方是奉宣戰之詔敕、誓要殲滅美英的皇國義勇軍,高叫軍隊辜負天皇及國民的信賴、置天皇及國民於悲慘境地,己方才是遵皇祖皇宗之意者,膽敢抵抗者均為反賊。
參與者與警察及軍隊對話時,特高課長作為岡崎的熟人勸他妥協,告訴他如果開戰,雙方都會有死傷。岡崎隨後同意有條件投降,要求犧牲自己生命,換取當局不追究皇國義勇軍。岡崎又提出「想在最後做一次東方遙拜」,之後皇國義勇軍和軍隊、警察雙方列隊,岡崎號令「東方遙拜」,軍隊舉槍致敬,警察和皇國義勇軍行最敬禮,全員高呼三聲「天皇陛下萬歲」。遙拜結束後,皇國義勇軍被直接帶到松江警察署,過程中未被解除武裝或戴上手銬。
抵達警察署後,皇國義勇軍被關押在松江署的劍道場,岡崎與特高課長在別的房間內商談待遇。特高課長告知岡崎,自己收到通告稱「檢事正不可能釋放暴徒」,所以撤回之前的約定。岡崎抗議後回到劍道場和其他人商量,但也知道一切已經太遲,於是決定如約犧牲自己生命,嘗試換取當局釋放其他參與者。
岡崎告訴其他成員,希望他們堂堂正正地接受審訊,釋放後要致力復興日本,並為起義失敗致歉,之後迅速用短刀刺向自己的腹部兩次。特高課長及廣播電台台長想衝過去,但被拿着日本刀的長谷川阻止。岡崎大叫「天皇陛下萬歲」,又用刀刺向自己的後頸。劍道場內其他成員大哭,失去意識的岡崎被送至松江日赤病院後撿回一命[15]。在所有隊員因涉嫌戰時騷擾、住居侵入、電信瓦斯利用妨害、違反爆發物取締罰則等接受審訊後,女性隊員於第二日、除各襲擊隊負責人以外其他人於第三日獲釋[16]。
島根縣廳舍、縣會議事堂建築面積3000m2全部焚毀,經濟損失約192萬日元(1946年(昭和21年)的縣職員年收入為103萬日元);縱火時1名市民被殺害[1],另有眾多文件燒毀[17]。受襲擊影響,松江市內停電3個半小時[18],設備受損的報社被迫將報紙改為小報尺寸發行,直至8月31日後恢復[14]。
此事件極大震撼了當地行政、治安機構及剛得知戰敗的島根縣民[19],但由於當局發佈新聞管制,騷亂未有波及全國[6]。遇襲的島根新聞社在24日的報紙(25日發行)上刊登社告,指由於「無可避免的突發事故」,報紙改為小報尺寸發行;之後又在25日的報紙上刊登山田知事的《感謝各界救火及慰問》一文,但亦未提到火災原因[20]。25日的朝日新聞報道只有7行,連火災是縱火還是失火都沒觸及[6]。事件詳情直至1個月後才獲報道;9月25日,皇國義勇軍中15人被起訴,26日的島根新聞以起訴事實為中心大幅度報道此事件,全文佔到版面的一半[21]。
縣廳燃燒時有超過2000人圍觀,但群眾中誰都沒有率先開始救火,只是默默地看着縣廳被大火吞噬。島根新聞的小田川記者事後表示,群眾面對靜靜燃燒的縣廳,思索日本的將來,茫然自失[22]。
1945年(昭和20年)11月5日,松江地方裁判所第一次公開審理此案,三瀬忠俊任審判長。被告人為皇國義勇軍主要成員15人,岡崎穿戴大島紬和服、羽織、袴進入法庭,向審判長鞠了一躬。
岡崎發現法庭內站有駐日盟軍將校後,詢問審判長「這個審判是在進駐軍名下進行,還是在天皇名下進行」,又說如果是在進駐軍名下進行,就不能接受審判。審判長三瀨回答道雖然日本戰敗,審判還是在天皇名下進行。皇國義勇軍成員十分看重這個回答,承認了所有起訴事實[21]。
地裁12月20日審結此案,判處岡崎功無期徒刑,其他所有被告人有期徒刑。由於戰時刑事特別法適用,此案沒有控訴審,控辯雙方均上告至大審院。大審院駁回辯方上訴,僅接受控方認為量刑過輕的上訴[23]。
1947年(昭和22年)5月2日,大審院宣判,長谷川等7人加刑[23]。由於次日日本國憲法施行,這一判決成為大日本帝國憲法下大審院最後一起判決。主要成員判決結果如下。
被判處無期徒刑的主犯岡崎2次成為特赦減刑對象,實際服刑6年7個月。
自大日本帝國憲法公佈至加入聯合國,日本共發佈過7次大赦令[26]。皇國義勇軍主要成員出獄後分別成為教育工作者、印刷廠職員、工業廢料處理業者等,其他成員出獄後去向大多數不明。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