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美国化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羅琳·露絲·貝爾托西(英語:Carolyn Ruth Bertozzi;1966年10月10日—),美國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會員,史丹福大學Anne T.和Robert M. Bass人文和科學教授。[2]此外,貝爾托西還是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3]和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的納米科學研究中心「分子鑄造」的前主任。[4]以其跨越化學和生物學的廣泛工作而聞名。她創造了術語「生物正交化學」[5]來表示與生命系統兼容的化學反應。她最近的工作包括合成化學工具來研究稱為聚糖的細胞表面糖,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癌症、炎症和COVID-19等病毒感染等疾病。[6]
Carolyn Bertozzi 卡羅琳·貝爾托西 | |
---|---|
出生 | Carolyn Ruth Bertozzi 1966年10月10日 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
母校 | 哈佛大學(AB)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MS,PhD)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 |
知名於 | 生物正交化學 |
獎項 | 麥克阿瑟獎 (1999) 美國化學會國家獎(純化學領域) (2001) 勒梅爾森-麻省理工學院獎 (2010) 海因里希·維蘭德獎 (2012) 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獎 (2015) 威爾許化學獎 (2022) 沃爾夫化學獎 (2022) 諾貝爾化學獎 (2022) 普里斯特利獎章(2024)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化學 |
機構 | 史丹福大學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 |
論文 |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carbon-linked glycosides(1993) |
博士導師 | Mark D. Bednarski |
博士生 |
|
施影響於 | Kristi Kiick |
外部影片連結 | |
---|---|
「卡羅琳·貝爾托西:化學糖生物學」,iBiology |
她在33歲時就獲得了麥克阿瑟天才獎。[7]在2010年,她成為首位獲得勒梅爾森-麻省理工學院獎的女性。2014年,貝爾托西成為美國化學會首個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ACS中心科學》的主編,該期刊的所有內容免費向公眾提供。[8]自2021年起她成為意大利猞猁之眼國家科學院的成員。[9]作為學術界和科學界公開的女同性戀者,貝爾托齊一直是學生和同事的榜樣。[10][11]
在2022年,她與卡爾·巴里·沙普利斯、莫滕·梅爾達爾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基於在生物正交化學與點擊化學上的傑出貢獻。[12]
卡羅琳·貝爾托西獲得哈佛大學化學最高榮譽學士學位,她與喬·格拉博夫斯基(Joe Grabowski)教授合作設計和構建光聲量熱計。[13]格拉博夫斯基對她的工作印象深刻,要求她就這個專案寫一篇論文,並提交論文,貝爾托齊因而獲得了托馬斯·T·胡普斯本科論文獎和巨額獎金。[14]在大學期間,她參加過多個樂隊,還曾與討伐體制樂團的結他手湯姆·莫雷洛同一個樂隊。[15][16]1988年畢業之後,她曾在貝爾實驗室和麻省綜合醫院短暫工作過一段時間。[17]
貝爾托西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化學博士學位,在Mark Bednarski教授的指導下研究寡糖類似物的化學合成。[18][19]在柏克萊期間,她發現病毒可以與體內的糖結合。[20]這一發現開啟了她的研究領域——糖生物學。在貝爾托齊研究生的第三年,Bednarski教授被診斷出患有結腸癌,這導致他離開學校並進入醫學院改變自己的職業道路。貝爾托齊和實驗室的其他成員在沒有直接監督的情況下完成了他們的博士學位。[21][22]
從柏克萊分校獲得博士學位後,貝爾托齊作為博士後在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與史蒂文·羅森(Steven Rosen)教授課題組一起研究內皮寡糖促進炎症部位細胞粘附的活性。[23][24]在研究中貝爾托齊能夠修改活細胞壁中的蛋白質和糖分子,以便細胞接受植入物等外來物質。[25]
在1996年,她成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全職教員[26][23]和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的教員科學家並擔任分子鑄造廠的主任。自2000年起,她成為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的研究員。[4]1999年,在HHMI和柏克萊工作期間,她創立了生物正交化學領域,並於2003年創造了該術語。[27][28][29]這個新領域和技術允許研究人員對活體生物體中的分子進行化學修飾,而不中斷細胞的過程。[30]2015年,貝爾托齊轉到史丹福大學,加入ChEM-H 研究所。[31]
貝爾托西的研究興趣是癌症等基礎疾病、關節炎等炎症性疾病以及結核病等傳染病的糖生物學。她在(與細胞識別和細胞通訊密切相關的)細胞表面寡糖方面的研究處於學科前沿。她利用生物正交化學技術來研究糖萼,即圍繞細胞膜的糖。她的發現推動了生物治療領域的發展。[32][4][33]她的實驗室還開發了研究工具。其中一項發展是創造用於研究的化學工具生命系統中的聚糖。她的實驗室開發的探測生物系統的納米技術促使了2018年快速護理點結核病檢測的發展。[33][34]2017年,由於她的實驗室發現了表面糖的連接,她受邀在史丹福大學的TED大會中發表題為「細胞上的糖衣試圖告訴你什麼」的演講。[35]
2001年,貝爾托齊和史蒂文·羅森在加利福尼亞州愛莫利維爾共同創立了Thios Pharmaceuticals,這是第一家針對硫酸化途徑的公司。[36]Thios Pharmaceuticals 於2005年解散。[37]
2008 年,貝爾托齊在加利福尼亞州愛莫利維爾創立了自己的初創公司:Redwood Bioscience。[38]Redwood Bioscience是一家使用SMARTag的生物技術公司,SMARTag是一種位點特異性蛋白質修飾技術,允許小藥物附着在蛋白質上的位點上,可用於幫助對抗癌症。[20][39]Redwood Bioscience於2014年被Catalent Pharma Solutions收購。貝爾托齊仍是該公司生物製劑部門顧問委員會的成員。[39]
2014年,她在加利福尼亞州南三藩市與他人聯合創立了Enable Biosciences。[27][40]它專注於家庭診斷1型糖尿病,HIV和其他疾病的生物技術。[27][41]
貝爾托齊於2015年成為馬薩諸塞州沃爾瑟姆Palleon Pharma的聯合創始人。[42]Palleon Pharma專注於研究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作為癌症的潛在治療方法。[43]
2017年,貝爾托齊幫助創立了InterVenn Biosciences,該公司利用質譜法和人工智能來增強糖蛋白組學,以實現靶點和生物標記發現、卵巢癌診斷以及預測臨床試驗的成功和失敗。[27][44]
2018年她與他人共同創立了格雷斯科學基金會。該基金會致力於通過開發高效且廉價的療法來治療NGLY1缺乏症。[45]
2019年,她與他人共同創立了OliLux Biosciences和Lycia Therapeutics。OliLux Biosciences開發了結核病檢測的新方法。[27][46]Lycia Therapeutics的成立是貝爾托齊的團隊發現溶酶體靶向嵌合體(LYTAC)時發生的。新的分子類別可能能夠降解一些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靶標。[47]Lycia Therapeutics專注於開發利用溶酶體靶向嵌合體(LYTAC)的技術。[27]
貝爾托齊1966年出生於美國波士頓,在馬薩諸塞州列克星敦長大,父親威廉·貝爾托西是意大利裔美國物理學家[86][87][88],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89][23]姐姐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數學家安德里亞·貝爾托西。[90]她的外祖父母來自加拿大新斯科舍省。[14]
貝爾托齊和她的兩個姐妹是在科學的陪伴下長大的。因為她們的父親是一位物理學教授,當被問到她和她的姐妹們長大後想做什麼時,答案一致:核物理學家。這三個女孩將參加麻省理工學院的夏令營,因為她們的父親夢想着她們能夠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因為「既有自豪感,又有免費學費的承諾」。令威廉沮喪的是,卡羅琳轉而進入哈佛大學,因為這所學校提供了科學之外的優勢。[23]
貝爾托齊曾短暫考慮過從事音樂事業。在高中時,她獲得了多項音樂創作和音樂成就獎。她在鍵盤樂器上的天賦為她贏得了幾所大學搖滾樂隊的音樂專業錄取通知書,但她覺得自己「始終以科學為中心」。[23]1980年代貝爾托齊出櫃公開自己為女同性戀。[9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