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倫冰期(英語:Huronian glaciation)或稱Makganyene冰期,是出現於24億年前到21億年前的全球性冰川時期,位於古元古代的成鐵紀與層侵紀之間。命名的由來是因為相關的地質學證據是從北美的休倫湖地區搜集而來的,在此地能發現有3處彼此分隔的冰期沉澱物地層被非冰期沉澱物所分隔開來。
-4500 —
–
-4250 —
–
-4000 —
–
-3750 —
–
-3500 —
–
-3250 —
–
-3000 —
–
-2750 —
–
-2500 —
–
-2250 —
–
-2000 —
–
-1750 —
–
-1500 —
–
-1250 —
–
-1000 —
–
-750 —
–
-500 —
–
-250 —
–
0 —
(百萬年)
*冰河時期
休倫冰期很可能由大氧化事件(Great Oxygenation Event)引起,或是由長達2.5億年的火山活動的死寂造成的。因為藍綠菌演化出以葉綠素為基礎的光合作用使得大氣層中首次出現大量游離的氧氣,使得當時空氣中重要的溫室氣體——甲烷以氧化的方式被大量消耗成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雖然甲烷與二氧化碳都是溫室氣體,但是前者的溫室效應是後者的23倍。這使得地球大氣層的溫室效應嚴重減弱,而溫度降低則進一步凝結移除水蒸氣使得降溫加劇。
其它次要原因還有:
- 當時的太陽輻射較弱,只有現今水平的七成;
- 地殼處於不穩定狀態,大量玄武岩溢流事件。矽酸鹽風化消耗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鈣;
- 玄武岩風化產生大量碎屑,會埋藏大量有機物,這種碳埋藏減少了地表碳含量;
- 隨着大氣中氧氣含量突增,偏好還原性環境的厭氧菌大量死亡,光合作用生物繁榮,厭氧菌釋放甲烷減少,光合作用生物消耗了大量二氧化碳。
這是地質史上最嚴重且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冰河時期,與成冰紀出現的相對短暫的雪球地球事件很相似。成冰紀是發生於8億5000萬年前到6億3500萬年前之間的一個地質時期[1][2][3][4]。
參見
- 冰期時間軸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