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30號(德語:Z 30)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十五艘1936A型英語Type 1936A destroyer驅逐艦之一。它於1940年4月15日開始在不萊梅德希馬格德語Deutsche Schiff- und Maschinenbau Aktiengesellschaft威悉船廠鋪設龍骨,同年12月8日下水,至1941年11月15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該艦活躍的運用生涯都是在挪威水域度過,主要負責護衛德國船隻和佈設雷區。Z-30號曾在1942年底的巴倫支海海戰中發揮次要作用,並在1943年9月襲擊英語Operation Zitronella斯匹次卑爾根島時受損。1944年底,該艦因觸雷而致殘,並在戰爭餘下的時間都處於維修狀態。戰後,Z-30號被割讓予英國,英國人用它來測試水下爆炸的效果。工作完成後,該艦於1948年拆解報廢

快速預覽 歷史, 納粹德國 ...
歷史
納粹德國
船名 Z-30號
下訂日 1938年4月23日
建造方 不萊梅德希馬格德語Deutsche Schiff- und Maschinenbau Aktiengesellschaft威悉船廠
船廠編號 964
鋪設龍骨 1940年4月15日
下水日期 1940年12月8日
入役日期 1941年11月15日
退役日期 1945年5月14日
結局 1948年9月9日拆解報廢
技術數據
船級 1936級
船型 驅逐艦
排水量
  • 標準:2,657噸
  • 滿載:3,691噸
船長 127米
型寬 12米
吃水 4.62米
動力輸出 70,000匹軸馬力(52,000千瓦特)
動力來源 雙軸,兩台蒸汽輪機
船速 36(67公里每小時;41哩每小時)
續航力 2,950海里以19節
乘員 12名軍官、315名水兵
武器裝備
關閉

設計

Thumb
戰時盟軍繪製的1936A型驅逐艦識別圖

1936A型驅逐艦英語Type 1936A destroyer較之前的1936型稍大,武器裝備也更重。其水線長全長分別為121.9米和127米,有12米的舷寬以及最大4.62米吃水深度;艦隻的設計排水量為2,657噸,滿載時則可達3,691噸。Z-30號由兩台瓦格納齒輪傳動蒸汽輪機提供動力,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3.35米的三葉螺旋槳過熱蒸汽則由六台瓦格納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供應,可以輸出70,000匹軸馬力(52,000千瓦特)的功率。該艦的設計航速為36(67公里每小時),最多可貯存825噸燃料油,能夠以19節(3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的巡航2,950海里(5,460公里)。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11名軍官和321名水兵。[1]

該艦裝備有四門150毫米36式魚雷艇炮,架設在帶有炮擋英語Gun shield的單裝炮座上。其中一門位於艦艛前側、三門位居艦艉,並從前到後編為1至4號。防空武器則包括安裝在與後部煙囪英語Funnel (ship)並排的一對雙聯裝炮座上的四門37毫米30式速射炮和五門單座20毫米30式高射炮組成。此外,該艦還在水上部分的兩個四聯裝動力操縱式底座上安裝有八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每個底座均提供兩次重新裝填。[1]四個深水炸彈發射器和布雷導軌則安裝在艉後部甲板室英語Deckhouse的兩側,最多可貯存60枚水雷[2]作為探測潛艇的工具,艦上也搭載有一套稱為「群聽裝置德語Gruppenhorchgerät」的被動式水聽器,並可能安裝有一套主動式聲納系統。在艦橋頂部則配備了FuMo-24/25型英語FuMO 24 radar[1][3]

改動

1942-1943年間,Z-30號的防空武器增加到37毫米炮和20毫米炮各十門。1944-1945年間則安裝了一台FuMO-63「霍恩特維爾」型德語Hohentwiel (Radar)取代艦艉探照燈。到戰爭結束時,其防空武器裝備是由七門37毫米炮和十四門20毫米炮組成。[4][5]

歷史

Z-30號於1938年4月23日由納粹德國海軍所訂購,自1940年4月15日開始在不萊梅德希馬格德語Deutsche Schiff- und Maschinenbau Aktiengesellschaft威悉船廠鋪設龍骨建造序列英語Yard number為964。該艦於1940年8月20日下水,按新計劃應將兩門150毫米前炮安裝至雙聯裝炮塔內。然而,由於相關炮塔的交付延誤,在其位置僅設置了單門炮。[6]Z-30號於同年12月8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但在調試訓練期間,它於1942年1月14日與U-216號潛艇英語German submarine U-216意外發生碰撞,導致其艦艉受損。[7]

自1942年3月18日起,Z-30號先是與Z-6「特奧多爾·里德爾」號Z-24號一同護送重巡洋艦希佩爾將軍號從德國布倫斯比特爾前往挪威特隆赫姆,繼而又護送裝甲艦舍爾將軍號從特隆赫姆前往納爾維克[8][9]該艦也參加了7月初計劃攔截PQ-17號北極護航船隊的「跳馬行動英語Operation Rösselsprung (1942)」的早期階段。攔截力量分成兩組:裝甲艦舍爾將軍號和呂措號在納爾維克與Z-30號及其四艘姊妹艦結成一組,戰艦鐵必制號和希佩爾將軍號則組成另一組。但在前往阿爾塔峽灣英語Altafjord會合途中,呂措號和三艘驅逐艦擱淺,迫使整組放棄了行動。[10]9月5日至8日,它與Z-4「理夏德·拜岑」號姊妹艦Z-29號結伴在新地島瓦伊加奇島之間的卡拉海峽佈設雷區。當月下旬,Z-30號還與希佩爾將軍號和姊妹艦Z-23號Z-28號和Z-29號共同參與了「女沙皇行動英語Operation Zarin」,於9月24日至28日在新地島附近執行布雷任務。10月13日至15日,該艦再連同姊妹艦Z-27號以及Z-4「理夏德·拜岑」號Z-16「弗里德里希·埃科爾特」號卡寧半島白海出海口附近布下雷區,導致蘇聯破冰船阿納斯塔斯·米高揚號俄語Анастас Микоян (ледокол)沉沒。三周後,同樣的四艘驅逐艦在11月初護送希佩爾海將軍號試圖攔截獨立駛向蘇聯港口的盟軍商船。它們於7日首先攔截並擊沉了獵潛艦BO-78號,然後追上並擊沉了正在西行、8,000噸級的蘇聯油輪頓巴斯號英語Donbass (ship),並從兩艘艦船上救出倖存者。[11][12]

1942年12月30日,呂措號和希佩爾將軍號在包括Z-30號在內的六艘驅逐艦的護送下,離開納爾維克執行「彩虹行動英語Operation Regenbogen (Arctic)」,意圖攻擊德國情報部門報稱只有少量護航的盟軍JW-51B號船隊英語Convoy JW 51B。行動總司令、海軍中將奧斯卡·庫梅茨的計劃是把他的部隊分成兩組;他將率領希佩爾將軍號、驅逐艦Z-4號、Z-16「弗里德里希·埃科爾特」號和Z-29號一組在船隊的北面實施攻擊,並引開護航兵力。然後,呂措號與Z-30號、Z-6號和Z-31號將從南面攻擊這支沒有護航的船隊。[12]然而,德國人未能實現他們反覆強調的攻擊,只是與船隊短暫交火併擊傷了一艘商船。[13]1943年1月24日,Z-30號又與另外兩艘驅逐艦護送受損的希佩爾將軍號和輕巡洋艦科隆號從阿爾塔峽灣返回基爾,進而在當地進行改裝。[14]

改裝完成後,Z-30號返回挪威水域,繼而於1943年6月19日至28日與Z-27號一起執行了幾次布雷任務。9月6日至9日,它參加了襲擊斯匹次卑爾根島的「西西里行動英語Operation Zitronella」,在當地被海岸炮擊中並輕微受損。12月25日晚,Z-30號是戰艦沙恩霍斯特號在「東線行動」中的護航艦之一,試圖攔截駛向蘇聯的英國JW-55B號護航船隊英語Convoy JW 55B。但所有護航驅逐艦都在第二天被分離,以增加攔截船隊的可能性,因此並未參加隨後的北角海戰,而是於27日返回阿爾塔峽灣。[15]隨後,該艦奉命轉往挪威南部,自1944年5月8日起負責在當地佈設雷區並執行商船護航任務。它於8月31日開始在德國的斯維訥明德接受新一輪改裝,並在完工後改駐波羅的海西部和斯卡格拉克海峽值勤。10月20日,在為一支船隊提供護航時,Z-30號在奧斯陸峽灣附近觸雷,導致其癱瘓。爆炸摧毀了艉部水密隔艙,使左舷渦輪機失效,卡住了右舷螺旋槳軸,並在艦體各處造成了廣泛的衝擊破壞。它被拖到挪威的奧斯陸進行維修,但當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時,維修工作尚未完成,該艦遂於六天後退役。[16][17]

1945年7月15日,挪威皇家海軍接管Z-30號並進行維護,而盟軍則決定如何將倖存的德國海軍艦艇作為戰爭賠償進行分配。該艦於1945年末被授予英國,並於1946年1月6日運抵蘇格蘭羅塞斯。如果不經過大規模且昂貴的維修,它實際上是無法使用的,因此它被廢棄並用作評估水下爆炸對船體的影響。Z-30號被拖至斯特里文灣英語Loch Striven,於1948年5月至9月期間進行測試。三枚1,100英磅(500公斤)的鋁末混合炸藥在船體下方不同深度被引爆。儘管其船殼板有一些損傷,但焊接船體在測試期間並未受到明顯破壞。該艦於9月9日作為廢料出售,並被拖到達爾繆爾英語Dalmuir的工廠拆解[18]

腳註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