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言學中,元音變音是音變的一種,指一個元音的發音變得更接近其後面的元音或半元音。[1]
「元音變音」(德語:umlaut)一詞最初由雅各布·格林在研究日耳曼語族時提出。這種音變在日耳曼語言的歷史中十分重要,因而這一詞語的詞義擴展至泛指一切語言中的元音變音。[2]
在語言學上,元音變音屬於同化現象(即一個語音的調音部位變得與鄰近的語音更接近)的一種。元音變音的結果是單詞變得更易於發音,而這也在發音生理上解釋了元音變音的發生動機:假如一個單詞有兩個元音,一個是後元音而另一個是前元音,發音時舌的動程就會較大,因而比較費力。如果語言發生音變使得這兩個元音的調音部位更加接近,那麼發音時就能更省力。[3]
例如,古高地德語中「gast」(客人)一詞的複數形式是「gesti」而非「gasti」,即是因為複數後綴「-i」誘導詞幹中的元音「a」發生元音變音,變成前元音「e」。這種元音變音的結果在語言中固定下來,因此現代標準德語中「Gast」([gast])一詞的複數形式「Gäste」([gɛstə])里,儘管原先的複數後綴已經央化為中央元音,但第一個音節的元音仍然是前元音。[4]
最常見的元音變音類型包括:
- 高元音化,由後面的高元音(通常特指如/i/的高前元音)引發。
- 前元音化,由後面的前元音(通常特指如/i/的高前元音)引發。
- 低元音化,由後面的非高元音(通常特指如/a/的低元音)引發。
- 圓唇化,由後面的圓唇元音(通常特指如/u/的高圓唇元音)引發。
所有這些元音變音都曾在日耳曼語族的語言中發生過(詳見日耳曼語元音變音),[5]而凱爾特語族諸語言歷史上也不乏類似的過程,在古愛爾蘭語中尤為顯著。[3]此外,許多羅曼語族語言在歷史上也經歷過高元音化的元音變音。[6]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