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霹靂-2導彈是中國的一種近程空對空導彈,仿製自由蘇聯引進的K-13導彈,並在1980年前後根據美制AIM-9E逆向研究改進并迭代為霹靂2乙型導彈。現已退役。
1961年3月30日,中蘇雙方在莫斯科簽訂合同,蘇聯頒發米格-21F-13戰鬥機、R-11F-300渦輪噴射引擎、K-13空對空導彈的生產許可證給中國政府。1962年,蘇聯向向中國提供了K—13導彈的技術資料和樣品。1964年11月,中國開始進行仿製,並將其命名為「霹靂-2」,為霹靂導彈系列的第二種型號。
霹靂2型導彈分為6個艙段: 紅外自動引導頭、舵機艙及觸發引信、非觸發引信、戰鬥部、火箭引擎和尾翼。 導彈共有零件1075種,其中765種由012基地的202廠生產,其餘部分為第三機械工業部、第四工業機械部旗下所屬單位共同研製。
導彈最初由西安844廠和248廠製造,1964年轉由株洲331廠生產,1970年11月,012基地202廠在331廠協助下試製[1]。
1967年3月至7月,導彈進行了定型試驗,共發射了19發導彈。但研製中設計性能存在問題,導彈引信早炸由於當時技術實力,一直未能完全解決。
1972年7月5-7月10日,霹靂-2導彈工藝定型會議在北京召開,由空軍司令部、空軍後勤部、第三機械部共同主持,202南峰廠、012辦事處等17個單位35人參會,對霹靂2導彈戰術、技術性能和批量生產準備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討論,同意工藝定型,投入批量生產[2]。
1972年9月2日,三機部批覆202廠霹靂2號導彈出廠價格,實彈5萬元/枚,模擬彈1.5萬元。同年12月26日,霹靂2號導彈獲得批量生產的許可。
1983年停產,共計交付2950發[1]。
霹靂2型導彈在靶場測試和軍隊服役中,暴露出了抗干擾能力差(太陽等紅外源),紅外引信早炸等問題。1976年、1977年兩次靶場試射均不順利,造成1977年生產的導彈部分返廠,空軍對於產品質量和性能不滿意,迫切希望更新霹靂2型導彈。
1977年,中國獲得兩枚美制AIM-9E空空導彈,第三機械部決定在洛陽612所進行分解測試,分析後發現,9E改動了引導頭,性能比霹靂2導彈有很大提升。於此同時,在對於AIM-9E導彈的逆向研究中,發現與霹靂2型導彈有一定繼承性,60%零件相同,1447項元器件有1370項可以利用已有零部件。不同部分的零件中,關鍵性部件有14項,重大改進在引導頭上。1978年2月,三機部轉發了國務院、國防工辦、解放軍總參謀部的批覆,確定以202廠為主,吸收331廠、222廠、612所及部外部分單位參與研製改進型導彈。
1980年3月,202廠完成20發改進型導彈,4月送至空軍第一基地進行靶場測試,發射5發控制艙全部正常,發射引信10發,有2發早炸,經過又一輪改進,重新研製後8月重新測試,9發引信全部正常,靶彈考核成功。
1981年4月至6月,導彈通過了「定型試驗大綱」規定的所有項目考核,11月16日-19日由空軍司令部科研部和三機部導彈局主持,在202廠召開了改進型空空導彈設計定型技術鑑定會,12月9日航定委發出(1981年)航定字第46號文件,正式批准霹靂2改進型導彈設計定型,同意轉入小批量生產,並正式命名為「霹靂2乙」型空空導彈。主要戰術技術指標基本接近於美制AIM-9E實物水平。
1982年,霹靂2乙型導彈生產153發,同年2台通用地測車也一併交付。
由於蘇聯K-13導彈仿製自美國的AIM-9「響尾蛇」空對空導彈,因此AIM-9、K-13、霹靂-2型三種導彈均十分相似。導彈採用鴨式氣動外形佈局和模組化艙段結構,由導引頭艙、舵機艙、戰鬥部艙、光學引信艙和引擎艙共5部分組成。導彈採用紅外被動搜尋導引,載機發射導彈後即可退出攻擊,不再跟蹤目標。但由於導彈本身的機動性、抗干擾能力較差,載機只能從敵機後方發動攻擊,不能滿足現代空戰的需要。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