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法Sherab),最後由噶舉派大師噶瑪·恰美(Karma Chagme)所編撰成文。 天法含括了完整的教法,從前行(英语:Ngöndro)(藏語:སྔོན་འགྲོ་,威利转写:sngon 'gro,THL:ngöndro)至大圓滿的「心性直指」。明就多傑之伏藏據說緣起於他與天神相遇,但也包括了由他見地所引發的指導。 天法內容包括了如下主題:
欧雷·尼达尔Kagyü Ngagdzö一世蔣貢康楚所編《噶舉密咒藏》灌顶,由第十六世嘉华噶玛巴陛下传授(1976年);* 由蒋贡康楚仁波切传授(1989年); 菩薩戒,由噶玛噶举派第二上师第十四世昆吉夏玛仁波切传授(1970年); Ngöndro四加行,由卡卢仁波切传授(1970至1971年);
加行徧求多聞、如理思惟,解釋為:親近無倒了達佛語宗要智者、聽聞無垢清淨經論、由聞慧和思慧引發通達真實正見。修本尊瑜伽前,則有共與不共的前行(英语:Ngöndro)(སྔོན་འགྲོ,轉寫:sngon 'gro)或譯為加行,用作集資糧、淨業障、相應本尊的基礎。所謂「四共加行」,是指思惟「人身難得、念死
八思巴藏語:འགྲོ་མགོན་ཆོས་རྒྱལ་འཕགས་པ,威利转写:'gro-mgon-chos-rgyal-'phags-pa,THL:Drogön Chögyal Phagpa,藏语拼音:Zhogön Qögyä Pagba,意为圣者;1235年—1280年12月15日),西藏佛教萨迦派第五代法王,也被認為是達賴喇嘛的前世
馬爾巴chos kyi blo gros,THL:Marpa Lotsāwa Chökyi Lodrö,藏语拼音:Marba Lozawa Qögyi Lozhö,1012年—1097年),本名却吉罗珠(Chökyi Lodrö),確吉洛卓為法名,即「法智」的意思。西藏後弘期重要的譯經家,他將勝樂金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