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STATION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NEWS STATION 》(日語:ニュースステーション、通稱:Nステ)是朝日電視台系(ANN)在1985年10月7日到2004年3月26日期間播出的新聞節目,由朝日電視台與Office・Two・One共同製作。該節目是日本民營電視台第一個在晚間22:00時段播出的大型帶狀新聞節目,長期在同時段取得收視領先,平均收視率達14.4%(Video Research調查,關東地區家庭·實時)[1]。
![]() | 此條目可參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4月3日) |
概要
該節目替代了朝日電視台平日23:00播出的《ANN News Final》和《ANN體育新聞》,在原先播出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的平日22:00時段播出,於朝日電視台遷入ARK放送中心後同步開播。
從構想階段開始,廣告代理公司電通就參與節目,久米宏在這一階段被啟用,並參加會議。當時除了久米宏外,筑紫哲也也曾被作為主播的有力候補而公示[2]。為了準備節目,久米宏在1985年4月之前退出除《時尚》(日本電視台系列節目)以外的正式節目[3][a]。
在當時的日本,該時間段播出的新聞節目僅有獨立U局近畿放送(現在的京都放送)的地方新聞節目《Timely 10》,於1980年開始播出。《NEWS STATION》是民營電視台首次嘗試在該時段播出全國聯播新聞節目,朝日電視台內不少人對節目的未來感到不安。
節目開播第一周的周平均收視率是8.68%(Video Research調查,關東地區家庭·實時,下同),為低收視率所苦[4]。1986年2月起,以菲律賓人民力量革命為契機,節目收視率穩定在20%左右的高水平,成為朝日電視台的招牌節目[b],有245期節目收視率超過20%[1]。
節目以「中學生也能理解的新聞」(中学生でもわかるニュース)為理念,利用題板、地圖、模型、實物、政治家玩偶、積木等簡單易懂的方式,解釋政治和經濟新聞中難解的用語,從而吸引觀眾。初期,節目重視手寫、手工製作等模擬感,但也積極引進計算機圖形等新技術。在安竹宮三人競爭的1987年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節目用積木表示各派系並預測結果。1990年代初,在氣象新聞公司的協助下,節目在天氣預報中使用了計算機三維圖形[5]。在伊拉克戰爭中,節目於地圖上使用CAD系統,通過直觀的操作縮放地圖。從2002年開始,節目廣泛使用不進行色鍵處理的實時圖形。此外,節目運用的背景音樂、旁白、字幕等手法類似於Wide Show,往往令新聞過於聳人聽聞。節目主持人久米宏等不只是讀稿,也通過即興表演發表「個人感想或意見」,這一模式當時很少見。
以往,即使在外包製作十分常見的民營電視台,新聞節目也被視為禁區,極少委託外部製作[c]。而《NEWS STATION》少有地引入Office・Two・One作為外部製作公司,參與節目製作。
節目最初為單聲道廣播,1993年4月19日開始改為立體聲廣播。節目末期,演播室畫面採用高清播出[d]。
歷史
1984年夏天,節目原型的策劃制定會議開始,由久米宏和Office・Two・One的工作人員秘密進行,與《久米宏的TV Scramble》節目(日本電視台)的策劃會議並行。久米宏認為《TV Scramble》「起到了連接未來新聞節目的踏板作用」,並提出新節目的主題是「中學生也能理解的新聞」[6]。考慮到當時新聞節目王座上的NHK《新聞中心9時》,久米宏認為「在幕後決一勝負太魯莽」,最多設想在晚間23:00播出半小時,但隨着會議的進行,漸漸浮現出在平日黃金時間播出1小時的構想。由於1小時不能進行核算,節目時長改為1小時15分[7]。電通從策劃階段開始就組成特別小組,實施觀眾動向營銷和收視率模擬實驗,對《新聞中心9時》進行一周的分析,並制定基本構想。
此後在電通的支持下,Office・Two・One的工作人員將該節目的策劃書帶入包括TBS電視台在內的在京各局,引起敏感反應。時任朝日電視台報道局次長小田久榮門正提出「報道是電視的本道」,在《朝日新聞》社會部出身的時任社長田代喜久雄的決定下,結合朝日電視台遷移至ARK放送中心的大型紀念活動,電視台決定加入該節目。當時台內對新節目的出台提出了指責和抗議,認為「外部製作公司進入電視台最神聖、最不可侵犯的報道領域」、「在黃金時段投入收視率不理想的大型新聞節目」、「啟用完全不了解報道現場的其他電視台播音員出身的電視主持人」等,打破了以往禁忌。不過小田久榮門仍成立了特別組,並從局內召集員工,人事變動以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在公司內部被笑稱為「紅紙」。自此,電通營業戰略會議、朝日電視台新放送中心開設相關節目會議、Office・Two・One策劃會議,為節目的啟動而同步進行[8]。
1985年7月29日,電視台正式宣佈節目開播和啟用主播久米宏的信息,並開始播出節目預告。久米宏與朝日電視台簽訂為期兩年的合同。8月,節目進行模擬實驗,由於新聞和綜藝無秩序地混在一起,節目主體喪失。由於此前的新聞節目只能由播音員播報記者原稿,而沒有製作經驗的報道局不能製作1小時以上的節目,節目形成了朝日電視台製作局和Office・Two・One組成的合體組,與報道局合制節目的形式。與朝日電視台和Office・Two・One分別進行的會議並行,三方開始準備全體會議[9]。
全體會議中,報道局記者執着於「正確傳達事實的正統派新聞節目」而忌諱華麗的演出和新的形式,而Office・Two・One把重點放在如何讓新聞看起來簡單有趣,注重佈景和演播室的演出,兩方產生衝突。這一衝突在節目開播後仍在繼續[10]。
節目以主播久米宏、副主播小宮悅子(當時為朝日電視台播音員,1991年起成為自由播音員)、解說員小林一喜(當時為《朝日新聞》論說委員)為中心,並設立體育播音員(朝岡聰)、記者(渡邊宜嗣)。除了朝日電視台自己的播音員外,節目還通過公開招募選出多名主播[e],在一般公開招募組中,有橋谷能理子(前靜岡電視台播音員,擔任演播室助理)、若林正人(前東京銀行調查員,擔任評論員兼記者)、杉本典子(前三菱商社勤務,體育擔當)、坪井貴久美(前筑波科學博覽會接待員,新聞擔當)、內田誠(早稻田大學研究生,擔任記者)、松本侑子(筑波大學學生,擔任天氣播音員,後轉為作家)等。
歷經上述準備,節目在1985年10月7日正式開播,成為日本民營電視台首次在平日黃金時段,播出超過1個小時的大型新聞節目。節目初期在周一到周四22:00-23:17(《大相撲文摘》播出時,23:15結束),由於未與朝日放送電視台協調周五22:00時段的節目[2],周五版的《NEWS STATION》推遲一小時至23:00-次日0:00播出(《大相撲文摘》播出時,23:45結束)。
首期節目的第一個主題是放入石狩鍋的三文魚,通過現場直播與北海道、九州、鹿兒島、新潟等地連線,節目原計劃以三文魚為切入點分析環境問題,但由於錄像設備故障,只得改為上述內容。此後一段時間,「三文魚」成為工作人員的「禁語」[12]。
節目最初為公開形式播出,在主要演播室A演播室設有觀眾席,具有一定的綜藝節目色彩。原則上A演播室不播出常規新聞,而是單獨設立新聞板塊,由小宮悅子、坪井貴久美在報道局旁的N演播室播報。但隨着阪神虎奪得聯賽冠軍、菲律賓人民力量革命等重大事件發生,經常需要整期節目都在N演播室臨時播出。再加上公開招募的主播難以應付,加之收視率低迷的影響,節目加快了內容和主播配置的調整。首播數期之後,節目取消A演播室的觀眾席。1986年4月開始,整期節目由久米宏、小宮悅子、小林一喜三人組負責主持、播報、解說[13],新聞播報特徵更為強烈。除了擔任記者並不定期兼任天氣主播的橋谷、不定期兼任嘉賓解說員的若林和天氣播報員松本、記者內田誠外,公開招募的主播陣容暫時轉為專職記者,並在開播一年內全部退出節目。
演播室方面,從1986年久米、小宮、小林三人體制形成前後到90年代初為止,節目到體育環節前為止的前半部分從N演播室播出,三人轉移到A演播室,後半部分從A演播室播出。不過也有全篇從A演播室播出的情況,也有因重大新聞或A演播室重新裝修為由,全篇從N演播室播出的情況。
不過,周五版在節目調整一年後仍保留強烈的綜藝色彩,繼續在A演播室安排觀眾,小宮只在N演播室主持。當時的周五版配合五天工作制的落實,繼承了《TV Scramble》等節目,以代替周六的「休息日前夜」這一定位,並加上來自N演播室的常規新聞,每次邀請兩名嘉賓到A演播室參與節目,當時有「周五CHECK」、「夫人教養系列」、「新聞之謎」、「倒計時JAPAN」、「新聞·俗語學習室」、「新聞分水嶺」、「新聞故鄉」、「救濟AID」等欄目。
1986年7月開始,選舉特別節目《選舉STATION》正式開播。
1988年4月改編後,朝日放送電視台撤離周五22:00檔,《NEWS STATION》周一至周五播出時間統一。原定於3月25日和4月1日分兩周播出周五版完結特別節目,但3月25日因臨時新聞[f]未能播出,只在4月1日播出。受此影響,《周五CHECK》分兩期播出。從周五版最後一期的4月1日開始,周一至周五播出時間統一為22:00-23:17。
1988年4月改編後,周五的節目仍留有周五版的痕跡,包括「周五演唱會」等企劃,以及在90年代後引入特里伊藤和笑福亭松之助等只在周五出演的固定演員等,間中也有音樂家和喜劇演員作為嘉賓登場,形成與周一到周四不同的氛圍(此後的《報道STATION》中也沒有改變)。
從1995年4月開始,周五的節目增加一名副主播(兩人輪班),加上久米、小宮、解說員,周五的節目形成4人體制。
1996年10月,體育主播坪井直樹轉職晚間的《STATION EYE》,體育主播由角澤照治接任,直到節目完結為止。
1997年4月開始,周五設置女性體育播報員。第一代由朝日電視台體育局記者長島三奈擔任。
1998年3月27日,小宮悅子轉任《超級J頻道》周一至周四的主播,但周五仍繼續擔任《NEWS STATION》主播。周一至周四則由3名代班主播接替5周,直至第二代副主播就任。此後小宮仍擔任《選舉STATION》的主播。
節目在1998年5月11日調整,比改編期晚一個月。除了久米宏之外,節目由來自TBS電視台的渡邊真理、朝日電視台體育局記者白木清、從1997年11月開始出演的解說員菅沼榮一郎形成4人組。節目此前只在周五由4人主持,此次調整後周一至周五均為4人主持。節目主題曲改用哥斯佩勒斯的歌曲,開場改為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新聞影像為背景,但也有不使用新聞影像的情況(如調整後的第一期播出了久米、真理、白木走向演播室的畫面,以及哥斯佩勒斯作為嘉賓在演播室演唱主題曲)和主題曲編曲錯誤等例外情況。
1998年9月25日,小宮悅子周五轉任《超級J頻道》主播,至此完全退出節目。
1999年10月6日播出後,久米突然以合約到期為由暫時退出節目[14]。久米宏在此後的著作中稱:「兩年一簽的合約恰好在1999年9月到期,我向朝日電視台表明不再續約。世紀之交也算是個合適的節點。」儘管電視台高層多次挽留,甚至安排社長與他單獨會談,最終雙方通過Office・Two・One達成折中方案:三個月休整期後改為逐年簽約[15]。從10月7日到年末為止,節目首席主播由渡邊宜嗣接替約3個月。
2000年1月4日,久米宏時隔三個月後重返節目。節目同步改版,上山千穗接替前一年12月離職的白木,負責全周播報工作,形成久米、真理、上山與評論員四人共演的模式。評論員改為四人輪班制(包括清水建宇、萩谷順、森永卓郎、船曳建夫。船曳在2000年加入,至2002年退出)。主題曲更換為福岡裕作曲的新版本,演播室佈景、節目標識及平面設計全面更新,節目標識從片假名顯示的「ニュースステーション」變更為英文「NEWS STATION」。開場影像改為預告當日新聞內容的形式,改版初期還採用過合成新聞畫面與背景音樂播報頭條新聞的方式。
2000年3月27日,節目播出時間提前6分鐘,改為21:54開播,結束時間相應從23:20提前至23:09。節目結構也同步微調。2000年4月14日,周五女性體育主播人選更新,取代從朝日電視台離職的長島三奈,起用因《前進!電波少年》受到關注的藝人兼演員真中瞳(現名東風萬智子)。
同日,NHK為對抗本節目,在同一時段推出《NHK10點新聞》。
2002年,節目圍繞日韓合辦的2002年世界盃推出特別企劃,節目在年初直播日本隊對戰突尼斯隊賽況。4月1日至6月28日期間,每日開場播放世界盃歷史特別片頭(解說由足球專項主播川平慈英擔任,主題曲由Char創作)。
2002年10月的節目調整中,開播17年來持續參與節目(期間曾有短暫離開)的宜嗣因出任《SUPER MORNING》首席主播而退出。
2003年8月25日,官方宣佈該節目將於次年春季停播。久米宏雖剛開啟當年夏季休假,但仍在搬遷前的朝日電視台總部大廈召開了節目停播發佈會,宣佈2004年3月卸任,並稱終止原因為「已經全力以赴、體力不支」及「2000年復出時約定的三年期限」。
朝日電視台社長廣瀨道貞在2003年9月3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透露,久米自三年前便多次提出卸任意向,經判斷已無法繼續挽留,故雙方達成協議,出演合約於2004年春季終止[16]。
2003年9月29日,隨着朝日電視台總部搬遷,節目演播室從ARK放送中心轉移至位於六本木新城的總部大廈,並對演播室佈景和主題曲進行全面更新。標題保留原設計,但主色調由橙黃系改為青藍系,主題曲由U2樂團重新創作。
2004年3月26日,節目播出最終回,除當日新聞外,還包含對過去19年新聞的回顧,並設計了「現代久米(時年50歲)穿越回1985年節目開播時參觀演播室」的特別橋段,為這檔歷時19年的節目落下帷幕。
《報道STATION》繼承了該節目。值得注意的是,本節目的角澤照治與河野明子,以及體育環節的宮嶋泰子、栗山英樹均繼續參與了《報道STATION》開播初期的製作。
當記者在發佈會上問及久米對繼任主播古館伊知郎的看法時,久米回應:「聽說節目都要停播了,不存在的節目怎麼可能有主持人呢?」對此古館在雜誌訪談中表示:「(覺得久米)真是個冷漠的人啊」「從那之後就開始討厭他了」,但隨後又補充道:「一半懷着對業界大前輩的尊敬,另一半還是討厭,這就是我的真實感受。」[17]不過久米後來曾表達過對古館的體諒:「我深切理解他有多辛苦(最近沒看節目,或許潛意識在迴避)」「我是從地基開始建造房子,享有創作自由。而他不得不在原有地基上改建,這種束縛肯定很煎熬。」[18]
久米還指出:「包括古館在內,很多人都存在誤解。雖然觀眾普遍認為我在《NEWS STATION》裏說了很多話,但實際上絕大多數新聞都是由我朗讀導語稿。很多人誤將讀稿時間當作即興談話,這可能導致繼任者產生了『必須說夠多長時間』的壓力。其實我真正的即興發言,短的時候只有2秒左右。」[19]
與古館在《報道STATION》卸任後仍參與朝日電視台節目不同,久米自本節目終結後從未直接出演過該台任何節目[g]。
值得一提的是,《報道STATION》於2004年4月5日首播,2004年3月29日至4月2日的對應時段則以《ANN NEWS&SPORTS》作為過渡節目播出。
出演者
- 首席主播、副主播、評論員
時期 | 首席主播 | 副主播 | 評論員 | |||||||||
---|---|---|---|---|---|---|---|---|---|---|---|---|
周一至周四 | 周五 | |||||||||||
1985.10.7 | 1991.2.22 | 久米宏[20] | 小宮悅子[20] | 小林一喜 | ||||||||
1991.2.25 | 1991.5.17 | (不在) | ||||||||||
1991.5.20 | 1992.10.9 | 田所竹彥 | ||||||||||
1992.10.12 | 1996.3.29 | 和田俊 | ||||||||||
1996.4.1 | 1997.10.31 | 高成田亨[20] | ||||||||||
1997.11.3 | 1998.3.27 | 菅沼榮一郎 | ||||||||||
1998.3.30 | 1998.4.3 | 堀越武子1 | ||||||||||
1998.4.6 | 1998.4.17 | 堀越武子1 | 小宮悅子 | |||||||||
1998.4.20 | 1998.5.1 | 渡邊南1 | ||||||||||
1998.5.4 | 1998.5.8 | 渡邊宜嗣1 | ||||||||||
1998.5.11 | 1998.9.25 | 渡邊真理 | ||||||||||
1998.9.28 | 1998.10.2 | (不在) | ||||||||||
1998.10.5 | 1999.4.20 | 渡邊真理 | ||||||||||
1999.4.23 | 1999.10.6 | 轡田隆史2 | ||||||||||
1999.10.7 | 1999.12.23 | 渡邊宜嗣3 | ||||||||||
2000.1.4 | 2002.3.29 | 久米宏 | 清水建宇4 萩谷順4 森永卓郎4 船曳建夫4 | |||||||||
2002.4.1 | 2004.3.26 | 清水建宇4 萩谷順4 森永卓郎4 | ||||||||||
|
- 包括小林在內的新聞評論員(除船曳、森永外)歷任皆為由朝日新聞記者或具有該報社經歷者擔任。節目籌備時製作方向朝日新聞社委託人選,小林由此獲選。他不僅擔任評論員,有時也負責外景連線報道,在1999年播出的《NEWS STATION物語》專題片中更被介紹為「主播」。
- 首任評論員小林與久米、小宮組成黃金三人組廣受觀眾喜愛,但小林於1991年2月19日離世。小林曾在久米缺席時唯一一次嘗試代班首席主播。
- 1990年代前,周五節目常設特邀評論員環節。
- 渡邊真理與久米同為TBS電視台出身,是唯一同時擔任過本節目及其競爭節目《筑紫哲也 NEWS23》主播的媒體人。
- 特邀評論員
- 黑柳徹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經常作為嘉賓出演節目,匯報自身活動情況並宣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卡片等,多在周五出演。
- 福岡政行:國政選舉期間出演,因選舉預測準確而出名。
- 青木功:主要在全美及全英高爾夫公開賽(擔任解說)的宣傳和現場直播報道中頻繁出演。
- 笑福亭松之助:曾以評論員身份在周五出演(1996年)。
- 特里伊藤:曾以評論員身份在周五出演(1997年-1998年左右)。
- 糸井重里:主要在早期周五版節目中出演。作為巨人隊球迷,也曾參與「巨人援助」環節。
- 黑鐵弘:作為巨人隊球迷代表參與"巨人援助"等環節。
- 栗山英樹:主要以本人採訪報道為主,後續節目《報道Station》中繼續出演。
- 大橋巨泉。
- 副播音員、體育播音員、天氣播音員
時期 | 副播音員 | 體育播音員 | 天氣播音員 | |||||||||
---|---|---|---|---|---|---|---|---|---|---|---|---|
周一、周二 | 周三、周四 | 周五 | 周一至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一至周四 | 周五 | |||||
1985.10.7 | 1986.3.31 | 橋谷能理子1 坪井貴久美1 |
朝岡聰 杉本典子 |
松本裕子 橋谷能理子 | ||||||||
1986.4.1 | 1987.9.18 | 無 | 朝岡聰 | 松本裕子 | ||||||||
1987.9.21 | 1988.3.25 | 松井康真2 | ||||||||||
1988.3.28 | 1988.9.30 | 松井康真3 | 朝岡聰3・4 | 大谷千亞紀 | ||||||||
1988.10.3 | 1990.3.30 | 勝惠子 | ||||||||||
1990.4.2 | 1991.3.22 | 松井康真 | ||||||||||
1991.3.25 | 1991.3.29 | 松井康真 | 松井康真 飯村真一 | |||||||||
1991.4.1 | 1993.9.24 | 飯村真一 | ||||||||||
1993.9.27 | 1993.10.1 | 勝惠子 | 坪井直樹 | |||||||||
1993.10.4 | 1994.3.25 | 坪井直樹 | 勝惠子 坪井直樹 | |||||||||
1994.3.28 | 1994.4.1 | 勝惠子 坪井直樹 |
勝惠子 大石惠 | |||||||||
1994.4.4 | 1995.3.31 | 大石惠 | ||||||||||
1995.4.3 | 1996.3.29 | 無 | 岡田洋子5 | 大石惠 內藤聰子 | ||||||||
1996.4.1 | 1996.10.2 | 岡田洋子5 小谷真生子 |
乾貴美子 河合薰 | |||||||||
1996.10.3 | 1997.3.28 | 角澤照治 | ||||||||||
1997.3.31 | 1998.3.27 | 小谷真生子 丸川珠代 |
角澤照治 | 長島三奈 | ||||||||
1998.3.30 | 1998.5.8 | 丸川珠代 | ||||||||||
1998.5.11 | 1998.10.2 | 白木清 | ||||||||||
1998.10.5 | 1999.1.29 | 白木清 | ||||||||||
1999.2.1 | 1999.12.23 | 上山千穂 | 白木清 | |||||||||
2000.1.4 | 2000.4.3 | 上山千穂 | 増田雅昭 | 齋藤義雄 宮部二朗 飯島榮一6 | ||||||||
2000.4.3 | 2000.12.28 | 真中瞳 | ||||||||||
2001.1.4 | 2002.6.28 | 上山千穂 | ||||||||||
2002.7.1 | 2002.9.27 | 角澤照治7 | 河野明子 | |||||||||
2002.9.30 | 2004.3.26 | 河野明子7 | ||||||||||
|
- 體育播音員(不含首席)
- 川平慈英:足球賽、日職聯期間擔任(1993.4-2004.3)
- 宮嶋泰子:朝岡缺席時代任
- 石橋幸治
- 副播音員(不定期出演、代任播音員)
- 山本明美
- 高橋真紀子
- 萩野志保子
- 吉元潤子
- 川北桃子
- 平石直之(2002.1-2004.3)
- 渡邊宜嗣:自節目開播以來主要負責現場採訪,久米缺席時也代班擔任主主持人。期間曾因負責《NOW演播室》《晨間秀》《STATION EYE》等節目而暫時離開,但17年來始終是節目的中堅力量。
- 若林正人:首期出演成員之一,以夜櫻直播報道聞名,也曾在小林療養期間代班擔任嘉賓評論員。
- 渡邊美波:1986年10月卸任《ANN NEWS RADAR》後,以紐約播音員等身份參與本節目。小宮缺席時兼任副播音員。
- 橋谷能理子:首期出演成員之一,早期擔任演播室助理及負責天氣預報環節,1987年9月退出後轉職工作日晨間節目《早安!CNN》,後活躍於TBS電視台。
- 內田忠男:除1988年10月至1993年4月期間因負責《晨間秀》《STATION EYE》調回國內之外,主要在紐約分局參與節目。
- 宮嶋泰子:體育專題負責人兼導演。
- 三反園訓:主要從國會記者會館進行連線。
- 立松和平:負責「心靈與感動之旅」專欄。
- 羽田健太郎:鋼琴演奏直播(天氣環節)
- 安藤優子:負責CNN專欄,1987年3月與朝日電視台合約到期後退出,同年秋季轉投富士電視台。
- 神田秀一 - 皇室相關新聞負責人,曾短暫兼任天氣主播。
- 西脅亨輔(1998.9-2002.7):幾乎每日負責現場報道,因有司法研修經歷,同時負責司法領域採訪。
- 平石直之
- 長島三奈
- 小林一枝
- 下平沙耶香
- 雪野智世
- 松苗慎一郎
- 岡田洋子
- 小谷真生子:小宮缺席時代班。離任後活躍於東京電視台。
- 佐藤紀子
- 木下智佳子
- 田中真理子
- 田丸美壽壽
- 木佐彩子:轉職富士電視台之前出演。
- 山口容子
- 內田誠:首期節目成員之一,在眾多公開招募的參與者短期退出的情況下,他與若林、橋谷同為公開選拔中長期留任的成員,在新聞報道中活躍。退出節目後轉型成為專業記者。
- 補充
- 渡邊宜嗣是久米休假期間的固定代班主持。此外,包括擔任過現場記者和副播音員的小谷、早期負責CNN欄目的安藤,以及同時勝任演播室助理、外景報道和天氣預報環節的橋谷等眾多女性播音員,她們後來在其他電視台的活躍發展,很多都以本節目為起跳板。
- 久米每年8月至9月慣例休暑假,自1990年代起通常會連續休假三周。但這段期間往往會發生重大事件,甚至形成「久米一開始休夏假就必定出大新聞」[h]的說法。在其因暑假或採訪缺席期間,1990年之前主要由宜嗣代班,1991至1994年則由朝岡代理。1995年起再次由宜嗣代班,不過其定位更接近副主播而非首席主播,實際代班工作多由小宮承擔。自真理作為副主播加入後,改由宜嗣負責代班。2000年後宜嗣不再出演,實際代班工作由真理接手。
- 小宮缺席時由渡邊美波代班(後期偶爾由小谷代理),真理缺席時則由不定期出演的副主播代班。
- 上山缺席時,節目會採用久米與真理的兩人主持模式,或由該電視台新生代女主播代班。
- 體育新聞代班安排方面:朝岡時期由宮島代班,其後情況不明。2000年代由上山與河野(2002年起加入)負責(若上山缺席則由女性主播代班)。
播出時間
時期 | 周一至周四 | 周五 | |
---|---|---|---|
1985.10.7 | 1988.3.25 | 22:00-23:17(77分) | 23:00-次日0:00(60分) |
1988.3.28 | 1994.9.30 | 22:00-23:17(77分) | |
1994.10.3 | 2000.3.24 | 22:00-23:20(80分) | |
2000.3.27 | 2001.9.28 | 21:54-23:09(75分) | |
2001.10.1 | 2004.3.26 | 21:54-23:10(76分) |
- 備註
發生重大災害等突發新聞時,可能提前至21點開播或延長播送時間。
- 甲子園賽事期間
每年8月中旬舉辦全國高等學校棒球錦標賽期間,為播放集錦節目《熱斗甲子園》(朝日放送製作)採取特別編排:
- 1989年及之前,《熱斗甲子園》在22:00-22:30播出,1986-1987年間,《NEWS STATION》順延30分鐘(周一至周四22:30-23:47,周五版23:30-次日0:30);1988-1989年間,縮短至1小時(22:30-23:30)。
- 1990-1999年,以終戰紀念日(8月15日)前後為界,大會前半、後半分別於23:20-23:50和23:00-23:30播出,大會前半播出期間,節目正常播出(22:00-23:17→22:00-23:20),後半播出期間,節目縮短為1小時(22:00-23:00)。
- 2000年實行「飛行開播」後,《熱斗甲子園》調整為23:09-23:39播出,2002年起改為23:10-23:40,本節目播出時間與常規時期一致(21:54-23:09→21:54-23:10)。
- 大相撲舉辦期間
大相撲舉辦期間為播出《大相撲集錦》,節目縮短3分鐘,1995年4月改版後取消。2000年4月實行「飛行開播」後,《大相撲集錦》改在《NEO VARIETY》或周五夜間連續劇後播出,2003年9月搬遷至六本木新總部前夕停播。1988年3月前的周五版曾縮短為45分鐘(23:45結束)。
註釋
參考資料
另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