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嘴龍屬澳洲昆士蘭州的敏迷龍,年代為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 模式種是G. parkpinorum,是由肯尼思·卡彭特(英语:Kenneth Carpenter)(Kenneth Carpenter)在1998年命名,當時為G. parkpini。屬名意思是「滴水嘴獸蜥蜴」。一個怪嘴龍的骨架模型,正在丹佛自然和科學博物館展示中。
中原龍屬家徐莉等人在2007年所敘述、命名。徐星等人根據修長頭顱骨、沒有尾槌,將中原龍歸類於結節龍科的一屬。 在2008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等人將中原龍歸類於甲龍科沙漠龍亞科,這是一群缺少尾槌的原始甲龍類。在2011年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提出中原龍是甲龍亞科的最原始物種,也是目前唯一缺乏尾槌的甲龍科恐龍。
雪松甲龍屬Ranch段。放射性測定發現該地點是屬於阿普第階/阿爾布階交接時期,約1億1600萬到1億900萬年前。 在2001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等人提出雪松山龍的鑑定特徵:翼骨延長,尾外側有滑車形的骨突、前上頜骨有六顆圓錐狀牙齒、筆直的坐骨。前上頜骨的牙齒是一種祖徵,因為這
扁臀龍屬模式種是毒扁臀龍(P. venenica),是在2001年由Tony DiCroce及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描述、命名的。化石發現於猶他州格蘭德縣的雪松山組Poison Strip Sandstone段。屬名意指腸骨的扁平外表,種小名則是
猶他齒龍屬化石發現於美國猶他州的尤因塔縣,屬於莫里遜組的Brushy Basin段,地質年代相當於侏羅紀晚期。 在2008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將人將這些化石歸類於彎龍的一種(C. aphanoecetes)。在2010年,古生物學家Andrew T. McDonald等人將這個種建立為新屬,模式種是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