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兒童玩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嚇人箱(jack-in-the-box)又稱嚇人小丑盒、驚喜箱、盒子裏的傑克,是一種外觀上由一個帶曲柄的盒子組成的兒童玩具。[1] 當曲柄轉動時,玩具中的八音盒機構會播放旋律。在曲柄轉動達一定次數後(例如在旋律結束時),蓋子會突然打開彈出一個人物,通常是小丑或弄臣。有些嚇人箱會在曲柄還在轉動時隨機打開,所帶來的驚跳反應的效果更好。許多嚇人箱會使用「砰去追黃鼠狼」這首音樂,當旋律演奏到「pop」這個詞的時候打開。2005年,嚇人箱被正式選入美國國家玩具名人堂,[2]並展出了該玩具的所有版本。
有個理論認為嚇人箱起源自14世紀的英國教長約翰·肖恩爵士[3] ,他經常被描繪成拿着一隻裝有魔鬼的長筒靴。根據民間傳說,他曾為了保衛白金漢郡的北馬斯頓村,將魔鬼扔進一隻長筒靴。嚇人箱在法語中被稱為「 diable en boîte」(字面意思是「盒子裏的魔鬼」)。約翰·佛克塞在其1563年初版的著作《殉教者之書》中,首次在文獻中使用了「jack-in-the-box」一詞。他在這本書中用這個詞來侮辱一名江湖騙子,這名騙子會欺騙零售商販,將空盒子賣給他們,而不是賣給他們實際購買的東西。 [4]
第一個嚇人箱是在16世紀早期由一名叫克勞斯的德國鐘匠製造的。克勞斯製作了一個帶有金屬邊緣和一個手柄的木箱,搖動手柄後會彈出一隻生氣勃勃的魔鬼或「傑克」,這是製作給當地一位王子的五歲生日禮物。其他貴族看到這個玩具後,也紛紛要求為他們的小孩製作嚇人箱。[5][6]
在18世紀早期,玩具機械裝置得到改進,使得嚇人箱更普及於所有兒童,而不僅僅限於王室成員。[6]
嚇人箱最初以木材製作,隨着新技術的發展,也可以用印刷厚紙板來製作。[7]嚇人箱在1930年代左右,變成了一種錫製的發條玩具。此外,錫盒上開始印有兒歌中的意象,並會演奏相應的曲調。[8] 經長年累月的演變,嚇人箱內已有小丑以外的角色,如小熊維尼、帽子裏的貓、三隻小豬、小貓、狗、好奇猴喬治、聖誕老人、長頸鹿等等。 [9]
第一家負責嚇人箱銷售的公司名為Joy Toy,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自1935年起經銷,持續了20年,該公司位於意大利和荷蘭。自此以後,費雪牌、Chad Valley、美泰兒和多美都在嚇人箱分銷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5][9]
數個世紀以來,漫畫家一直使用嚇人箱作為描述和取笑政客的一種方式。[6]美國速食公司盒子裏的傑克在1950年代初期開始將這個玩具和這句慣用語當作他們的吉祥物。[10]
一部1945年的迪士尼動畫片《看鐘人》播出唐老鴨在玩一個嚇人箱。他試圖將它關上,卻一直失敗,還使唐老鴨沿着桌子滑出,又讓他的頭撞上正要吃的肉餡餅。最後,他用木槌敲打釘住嚇人箱,卻只見傑克衝破了地板,唐老鴨奮力把其拉出來,最後卻被困進箱子內。唐老鴨與傑克在箱內搏鬥直到逃出來,卻與玩具互換了服裝,襯衫和帽子被偷走,而唐老鴨卻戴着傑克的帽子和手風琴小丑的戲服。[11]
由庫爾特·布西克原作,亞歷克斯·羅斯作畫的系列漫畫天星之城(Astro City),作品內有名叫「Jack-In-The-Box」的風趣治安維持者,他依仗着玩具主題的小工具,也使用典型的小丑圖案。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