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群居學(英語:ekistics,又譯人類聚居學)是研究人類聚居地科學[1][2]涵蓋區域、城市、社區規劃乃至住宅設計。該學科出現的背景是越來越大而複雜的組合城市,甚至全球城市的出現。[3]這門學科涉及各種人類住區,且着重關注地理學生態學、人類心理學人類學文化政治,有時也涉及美學

作為一種科學的學習模式,人類群居學目前依賴統計和描述,以人類群居學的五大元素或原則進行組織:自然(nature)、人類(anthropos)、社會(society),建築(shells)和網絡(networks)。與城市規劃相比,該領域的科學性往往更強,並且與建築理論中一些約束較少的領域有較大的交叉。

在應用中,該學科研究的目的一般是使住區的居民與其自然和社會文化環境和諧相處。[4]

詞源

人類群居學「ekistics」一詞是1942年由康斯坦丁諾斯·道薩迪亞斯英語Constantinos Apostolos Doxiadis提出的。該詞源自希臘語形容詞οἰκιστικός,更具體而言是來自其是中性複數形式οἰκιστικά。古希臘形容詞οἰκιστικός的意思是「與建立房屋、定居點、城市或殖民地相關的;涉及定居的。」它源於古希臘名詞οἰκιστήςoikistēs),意為「就地安置定居者的人」。這可能間接衍生自另一個古希臘名詞οἴκισιςoikisis),意為「建築」、「房屋」、「定居點」,尤指「建立殖民地、定居點或城鎮」,或「遷入新的定居者來填充」、「定居」、「被定居」。所有這些詞都源於動詞οἰκίζωoikizō),「定居」,最終可追溯到名詞οἶκος(oikos),指「房屋」、「家」或「定居點」。

《簡編牛津英語詞典》中提及了ecist、oekist或oikist,並將其定義為:「古希臘……殖民地的創立者(the founder of an ancient Greek ... colony)」。希臘語oikistikē的對應英語詞是ekistics(名詞)。除此之外,派生的形容詞「ekistic」和「ekistical」、副詞「ekistically」以及名詞「ekistician」目前均有人使用。

研究範圍

在戶外休閒方面,「人居關係」(ekistic relationship)一詞描述的是個人與自然世界的關係以及他們如何看待自然資源。

人類群居學的概念涵蓋了對人類群體之間及群體內部的(基礎設施、農業、住所、功能(工作)),乃至他們與直接影響其(個人和集體)福祉的周圍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的理解。該主題開始闡明集體住區的形成方式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通過這樣做,人類開始了解他們如何「符合」一個物種,即智人Homo sapiens),以及智人「應該」如何生活以體現潛能(至少就該物種而言)。在某些情況下,人類群居學認為,為了使人類住區能夠高效、經濟地發展,必須重新組織鄉村、城鎮和大都市的形成方式。

道薩迪亞斯認為:「人類群居學是一門科學,即使在我們這個時代,它通常被認為是一門技術和藝術,沒有科學根據——這是一個已令我們付出沉重代價的錯誤。」[5]在記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臘人居財產的破壞情況之後,道薩迪亞斯相信需要對人類住區進行系統的調查。道薩迪亞斯意識到了系統思維的歸納力量,尤其是他所處時代的許多著名的生物學-哲學家所使用的生物學和進化參考模型的歸納力量,尤其是朱利安·赫胥黎爵士(1887-1975)、費奧多西·多布然斯基(1900–1975)、加博爾·德奈什(1900-1979)、勒內·杜博斯(1901-1982)、喬治·蓋洛德·辛普森(1902-1984),和康拉德·哈爾·沃丁頓(1905-1975),他借鑑使用了生物模型來描述人(anthropos)的「人居行為」(五原則),使用進化模型來解釋人類住區的形態發生(11種力量、人類住區層級結構、dynapolis、普世城)。最後,他建立了一個一般理論,將人類住區視為能夠進化的活物,而人類可以使用「人居知識」來指導這種進化。

人居單位

道薩迪亞斯認為,從生物學和社會經驗中得出的結論是明確的:為了避免混亂,必須從小到個人(anthropos)、大到普世城(ecumenopolis)的不同層級上來組織我們的生活系統。因此,他提出了15級的人居單位(ekistic unit)等級量表:[1][6][7]

  1. 個人 Anthropos – 1
  2. 房間 room – 2
  3. 房屋 house – 5
  4. 房屋組團 housegroup (hamlet) – 40
  5. 小鄰里 small neighborhood (village) – 250
  6. 鄰里 neighborhood – 1,500
  7. 小城鎮 small polis (town) – 10,000
  8. 城市 polis (city) – 75,000
  9. 較小的大都市 small metropolis – 500,000
  10. 大都市 metropolis – 400萬
  11. 較小的巨型都市 small megalopolis – 2500萬
  12. 巨型都市 megalopolis – 1.5億
  13. 較小的大陸城 small eperopolis – 7.5億
  14. 大陸城 eperopolis – 75億
  15. 普世城 Ecumenopolis – 500億

以上人口數據是道薩迪亞斯設想的2100年的理想的人居單位,他(於1968年)估計,屆時地球人口將達到500億並實現人口零增長,人類文明將由聚變能驅動。

出版物

期刊Ekistics and the New Habitat於1957年至2006年以紙質形式發行[8],2019年起改為線上發表新論文。[9]

Ekistics康斯坦丁諾斯·阿波斯托利斯·道薩迪亞斯英語Constantinos Apostolos Doxiadis於1968年出版的一部著作,通稱《人類聚居學導論》。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