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IM-54「鳳凰」空對空導彈(AIM-54 Phoenix),是全世界第一種量產主動雷達導引的空對空導彈[註 1],F-14戰鬥機的專屬武器,並由美國與伊朗操作。由於美國海軍已經於2004年9月30日將此型導彈全面除役[2],伊朗成為唯一仍在使用鳳凰導彈的國家。[3]
AIM-54鳳凰導彈 AIM-54 Phoenix | |
---|---|
類型 | 長程空對空導彈 |
原產地 | 美國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A型:1974年 C型:1984年1月—2004年9月 |
使用方 | 美國、 伊朗 |
參與戰爭/衝突 | 兩伊戰爭 南方守望行動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休斯飛機公司 |
研發日期 | A型:1962年 C型:1976年10月 |
生產商 | 休斯飛機公司(1972—1987年) 雷神公司(1988年—) |
單位成本 | A型:750,000美元 C型:796,000美元(1983年);681,000美元(1984年)[1] |
生產日期 | A型:1972年—1981年 C型:1979年8月 |
製造數量 | A型:≈2,500枚 C型:2,528枚[1]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A型:985英磅(447公斤) C型:1,008英磅(457公斤) |
長度 | 13呎(3.96米) |
直徑 | 15吋(38厘米) |
彈頭 | A型:連續桿式高爆戰鬥部 C型:高爆破片戰鬥部 |
彈頭量 | 133英磅(60公斤) |
引爆機制 | 觸發引信+近炸引信 |
引擎 | 單推力固體燃料火箭引擎[1] |
有效負載 | 17g |
翼展 | 36吋(91厘米) |
作戰範圍 | A型:2.1至72.5海里(3.9至134.3公里) C型:2.0至80海里(3.7至148.2公里) |
射高 | A型:81,400呎(24,811米) C型:100,000呎(30,480米)[1] |
速度 | A型:4.3馬赫 C型:5馬赫 |
導引系統 | 中途階段:半主動雷達導引+慣性導航 末端階段:主動雷達導引[1] |
發射平台 | F-14雄貓式戰鬥機 |
美國海軍的機載長程空對空導彈概念從1951年圖-4轟炸機投放核彈後就進行研發,在美軍的假設中,可以攜帶核彈的長程攻擊機與遠程導彈是海軍防空面對的主要假想敵。對抗這些目標需要一種長航程的攔截機,攜帶長距離射程的導彈使艦隊防禦盡可能拉長。最初的構想是由F6D戰鬥機,它配備了AN/APQ-81雷達與AAM-N-10導彈,可以比AIM-7麻雀導彈接戰距離更遠,但計劃在1960年12月取消。
AIM-54的直接發展史可以追溯到美國空軍從1950年代末期為XF-108輕劍戰鬥機與YF-12戰鬥機這兩款攔截機,發包給休斯飛機公司研製的AIM-47導彈與AN/ASG-18射控系統(Fire Control System,FSC)。雖然兩款攔截機都取消計劃,但AIM-47導彈與相關系統也接近完成,因為美國國防部高層提出共用機種構想,而讓海軍導入F-111B之際,海軍也承接了該技術儲備,並將它們移植到F-111B上。
海軍將新型導彈定名為AAM-N-11,但外型即為AIM-47的放大版本,隨後在1963年2月將導彈取名為鳳凰,1963年6月隨着三軍編碼重整而將代號更換為AIM-54。AWG-9則是ASG-18調整尺寸適合艦載機運用的改良版本。
1965年,XAIM-54A導彈展開飛行測試。1966年6月8日,由NA-3A測試機掛載全功能鳳凰導彈進行完整射擊測試,並成功擊落無人靶機。
1967年,F-111B原型機出廠,但隨後的測試成果不佳,導致1968年時F-111B被美國國會刪除開發預算計劃取消,但當時AIM-54/AWG-9這套組合已經完成工程開發。美國海軍將相關的技術成果轉移給VFX計劃(日後的F-14)使用,使鳳凰導彈成為歷史上第一種正式服役的主動雷達導引空對空導彈,而已經生產的F-111B則轉用為鳳凰導彈的測試載臺物盡其用。
1969年,鳳凰導彈開始在F-111B上測試。至1970年5月前,美軍試射了29枚鳳凰導彈,其中22枚成功發射。
隨着F-14原型機出廠,鳳凰導彈的後續測試轉入F-14實機測驗。1972年4月28日,鳳凰導彈完成在F-14掛載下的首次試射任務;同年12月,首次完成多目標接戰測試,1架F-14以4發鳳凰導彈朝5個目標接戰,其中1個目標直接命中、3個目標在近發狀態下判定擊毀,至此美國海軍排定AIM-54導彈進入量產階段。第一批量產的AIM-54A在1973年交付美國海軍操作,在1973年6月的射擊演習中擊落了203公里(110海浬)外的BQM-34E火蜂無人靶機,為當時創下之最遠擊落紀錄。鳳凰導彈在1973年11月通過了技術驗證(TECHEVAL),1974年11月通過了操作驗證(OPEVAL)[2],大約有2500枚A型導彈進入服役。
AIM-54B並不是正式生產型,僅僅只是以改裝套件在維修單位直接改裝的快速應急版。改進部分改變控制面使用的材質,以及使用無液體的液壓系統。此外,伊朗政權快速變換並且與美國關係快速惡化,基於伊朗可能將導彈科技交給蘇聯的顧慮,AIM-54B也對程式系統作出修正,以避免蘇聯有機會藉由取得伊朗的A型導彈而加以破解(但蘇聯已經成功開發類似於AIM-54的AA-9空對空導彈,裝置於MiG-31攔截機上)。
AIM-54C於1977年展開研發工作,各項測試在1979年開放,技術驗證(TECHEVAL)在1982年5月開放,同年11月完成,操作驗證(OPEVAL)在1983年3月開始,同年8月完成[2],所有測試到1985年完成,1981年有30枚測試導彈交給海軍進行驗證的工作,1983年進入量產階段,可是1984年發現有一枚導彈的品質有問題而使得生產計劃必須延緩。AIM-54C在研發過程當中必須考慮到蘇聯可能取得A型的資料所具備的反制能力,以及美國自己可能面對伊朗擁有的鳳凰導彈時的反制手段。
最後的改良型號為AIM-54 ECCM/Seal,改良包括使用可程式化記憶體,來自AIM-120導彈的行波管放大器(提高10倍的輸出能量)、新的低旁波瓣天線、提升導彈的反電子干擾(ECCM)能力,並且不再需要使用冷卻劑冷卻[2]。技術驗證(TECHEVAL)在1985年6月完成,操作驗證(OPEVAL)在1988年7月完成[2],除了新生產的導彈以外,部分服役中的AIM-54C利用改良套件提升為AIM-54 ECCM/Seal型,總計有超過1000枚的C型導彈遞交美國海軍。
AIM-54彈體長3.96米,直徑380毫米,靠近彈體中央後部有四片固定三角翼面延伸至導彈尾部,在這四片翼面後方是四片長方型控制面。AIM-54A重443公斤,AIM-54C增加到463公斤。A型是連續桿而C型採用高爆破片設計,引信有撞擊和近發兩種。AIM-54的彈頭重達60公斤,創下目前為止所有空對空導彈中最重的紀錄,可輕易以單枚導彈擊落大型機。
AIM-54C利用電子技術的進步大幅提升A型的設計與可靠性。改良的部分包含新的固態尋標頭收發單元,可程式化數碼訊號處理器,數碼自動駕駛儀以及簡化版的慣性導引系統等。導彈改用摩托羅拉公司生產的DSU-28C/B引信強化導彈在不同高度正確引爆的能力。美國海軍表示,在C型服役以前,鳳凰導彈對於蘇聯以轟炸機發射,自高空以超音速俯衝攻擊的反艦導彈難以有效的攔截,新型導彈徹底補足這個漏洞。
AIM-54導彈可以在F-14飛行途中就先行啟動,可是導彈的電子系統產生的熱量很高,如果不加以冷卻會讓彈體發生融化或者是起火的現象,甚至影響到攜帶的F-14的安全。因此AIM-54必須藉助F-14內部儲存與傳輸到導彈上的冷卻液,將這些廢熱帶走,以保證導彈能夠正常使用。這個冷卻需求影響到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同時無法避免冷卻液洩漏的問題。直到C型導彈以固態電子技術取代過去的設計,降低電子系統產生的熱量,免去對冷卻的需求。即使設計上如此複雜,6枚C型鳳凰導彈還是可以在18分鐘左右掛載到F-14上。
受限於早期電子技術以及射程的需要,AIM-54的體型相當龐大,F-14可以在機腹下攜帶4枚,機翼兩側固定翼套各攜帶1枚,總共6枚的數量。最初翼套下的兩枚是準備掛在進氣道下方,不過這個位置距離地面太近,安全高度不足,因此改為攜帶副油箱。可是攜帶6枚導彈之後,即使在最低安全燃料量之下,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仍舊無法支撐F-14降落時的衝擊,只能夠使用陸上機場跑道降落,在大多數的情況下F-14不會攜帶超過4枚AIM-54執行任務。
AIM-54的設計需求是可以讓F-14在短時間之內連續發射對付數個遠程目標,這些目標包括轟炸機,反艦導彈與戰鬥機。傳統的半主動雷達導引一次只能對付一個目標,紅外線導引有效距離太短,因此主動雷達導引成為唯一的選擇,可是要達到這個設計目標,等於是要將一顆雷達縮小之後放進導彈的鼻端,技術上的風險非常的高。
AIM-54在發射前先由F-14的AWG-9或者APG-71雷達在掃描同時追蹤模式下標定攻擊的目標,發射之後導彈會先飛到24240米的高空(AIM-54C則為30300米),以最節省能量的飛行路徑達到最大的航程。在飛行途中F-14會持續以掃描同時追蹤模式掃描目標,導彈本身在慣性導引下飛行,並且以半主動雷達導引的模式接收目標的新資料。當距離目標大約23公里的時候,導彈鼻端的DSQ-26雷達會開始搜索並鎖定抓到的目標,這時候F-14就不再需要提供導彈任何目標資料。
當目標出現干擾訊號的時候,AIM-54另外有朝干擾源歸向(Home on Jam)的模式來對付。
F-14發射的AIM-54的限制為:速度範圍從最小到1.6馬赫,高度最大為15150米,最低高度為15米,飛機運動範圍從0到6.5G都可以發射。導彈有效最短距離3.6公里,最大距離的說法很多,一般而言比較可信的是在128(AIM-54A)到144(AIM-54C)公里之間。最大速度是4.3(AIM-54A)到5(AIM-54C)馬赫,最大運動能力大約17g。
在研發過程當中曾經有過多次的試射以測驗和展示導彈的性能,其中幾項測試為:
F-14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在短時間之內以6枚導彈攻擊6個不同目標,這個測試一共進行過兩次,第一次是在1973年11月由John 'Smoke' Wilson與Jack H. Hawver兩位駕駛一架F-14進行。6個模擬的目標水平間隔15海浬,從最左邊開始分別是:
這些靶機的飛行高度介於6705到7315米之間。速度介於0.6到1.1馬赫之間。
攔截的F-14在開始追蹤階段距離目標176公里左右,高度8484米,一共花了3分55秒進行追蹤,然後在距離目標大約133.2公里外,耗去38秒發射6枚導彈。攔截的成果是直接擊中3架,通過有效破壞距離一架,導彈故障錯過一架(第二架QT-33),最外側的BQM-34A的訊號放大器故障,判定不算在測試範圍內。海軍因此宣稱命中率為80%。光是導彈的部分就花費15萬4千美金(1973年幣值)的成本,然而結果引起非常多的爭議,諸多外界的評論認為測試的環境與設定與真實的環境下有極大的差異,這6個目標飛行高度與速度相差甚小,飛行方向集中在很小的範圍之內,同時每架靶機距離至少606米(2000呎),相當容易分辨,而且所有的靶機都裝有訊號放大器,沒有劇烈的迴避動作,很難說服外界導彈的確能夠應付實戰中的蘇聯轟炸機。
1979年AIM-54C進入試射階段時,美國海軍另外進行一次6發導彈試射,但是這一次的試射只開放給當時的國會議員,結果仍舊保密,因此無法得知測試設定的環境與進行的細節。
由於操作重量的限制以及對於飛機阻力產生極大的影響,美國海軍極少攜帶鳳凰導彈執行一般性的巡邏任務,數次F-14的作戰任務當中都只有攜帶麻雀導彈與響尾蛇導彈,直到1999年1月6日的南方守望行動(Operation Southern Watch)期間,自卡爾文森號航母起飛、隸屬於VF-213的F-14D對兩架伊拉克MiG-25戰鬥機發射兩枚鳳凰導彈,但這兩枚導彈都因發動機故障而沒有擊中目標,這也是美國海軍唯一公開的實戰紀錄[4][5]。
另一個鳳凰導彈使用者伊朗空軍,在1980年代兩伊戰爭中,曾大量使用鳳凰導彈擊落伊拉克飛機,根據不完整統計,兩伊戰爭期間鳳凰導彈可能締造了62次擊落紀錄。[6]
到2006年美國海軍將雄貓式戰機與鳳凰導彈退役後,伊朗成為唯一仍舊操作鳳凰導彈的國家。伊朗也盡可能的湊出該導彈需要的相關零配件,包括在國內複刻以及從國外秘密管道引進。[7]
伊朗於伊斯蘭革命前的巴勒維王朝與美國是親近關係,也因此取得F-14戰機與鳳凰導彈。[8]
兩伊戰爭期間,[9]伊朗空軍使用F-14A戰鬥機發射鳳凰飛彈取得了一些戰果,包括迄今為止空戰史上最遠距離擊落敵機的記錄就是伊朗的鳳凰飛彈創下。[8]
2013年,伊朗公佈外型與鳳凰導彈高度相似的思想者90導彈,外界推測此為伊朗逆向工程鳳凰導彈的產物。
2018年中旬隨着美國單方面宣佈退出伊核協定與伊朗在敘利亞戰爭中和俄軍合作導致美國支持的叛軍節節敗退,兩國關係白熱化,伊朗宣佈大規模量產仿製鳳凰導彈,命名為「思想者90導彈」(Fakour-90)。[10]由於採用了現代21世紀的半導體電子技術去製造當年的鳳凰導彈,使其效能有不少改進,重量也減輕1/3使得射程增加數十公里。但其實際性能與改進細節外界不得而知。
伊朗國防部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共同出席了伊朗思想者90導彈批量生產開工典禮,伊朗國防部長阿米爾·哈塔米準將在儀式上說,「這種導彈是伊朗航空工業的專家和科學家突破封鎖,立足本國技術能力的成果,我們在這裏宣佈,『Fakour-90』導彈生產線的完整性和生產水準已經通過驗收,正式進入生產」。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