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022年全球能源危機是發生於2021年世界各地持續性的能源危機,這一危機影響到英國[1][2]和中國等國家[3][4]

Thumb
2018年至2022年7月歐洲和美國天然氣價格
  國家平衡點 NBP(英國)天然氣價格
  歐洲TTF天然氣價格
  美國亨利港(Herry hub)天然氣價格

原因

大流行後供應緩慢恢復

2019-2020 年的 COVID-19 大流行導致能源需求迅速下降並相應減少石油產量,儘管2020年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石油價格戰爆發,但歐佩克在新常態下對需求復蘇反應緩慢,導致供應需求失衡。 2021-2022 年的全球供應鏈危機進一步使供應需求失衡。此外,隨着歐洲尋求替代俄羅斯天然氣,它抬高了美國、澳大利亞和卡塔爾船載液化天然氣 (LNG) 的價格,從而轉移了亞洲傳統液化天然氣客戶的供應。 由於天然氣經常設定售電價格,電價也隨之飆升。 LNG 生產商和進口商都急於建設新的基礎設施以增加 LNG 進出口能力,但這些耗資巨大的項目需要數年時間才能上線。[5]

氣候異常對可再生能源的影響

巴西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正威脅着該國的電力供應。 [6][7]巴西三分之二的電力依賴水力發電。 [8]Euractiv 報導稱,歐盟氣候行動專員弗蘭斯·蒂默曼斯 (Frans Timmermans) 在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上表示,「大約五分之一」的能源價格上漲「可歸因於歐盟碳市場上二氧化碳定價的上漲。[9]2022 年,歐洲迎來 500 年來最乾燥的夏季,對水力發電和電廠冷卻系統造成嚴重後果。[10][11][12]據《紐約時報》報導,乾旱「減少了挪威的水力發電,威脅到法國的核反應堆,並阻礙了德國的煤炭運輸」,中國和加利福尼亞創紀錄的乾旱也威脅到水力發電。[10][11][12][13][14][15]

俄烏戰爭

俄羅斯是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 2020年,它是世界第三大產油國,僅次於美國和沙特阿拉伯,60%的石油出口到歐洲。 俄羅斯傳統上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儲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 2021 年,該國生產了 762 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並通過管道出口了約 210 億立方米。[16][17][18]俄羅斯在烏克蘭以外的軍事集結和隨後的入侵威脅到俄羅斯對歐洲的能源供應。[19][20]國際制裁是在 2014 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之後引入的,隨後在 2022 年 2 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收緊; 新的 Nord Stream 2 管道的認證後來被暫停,俄羅斯拒絕增加對歐洲的出口[21],並通過減少 Nord Stream 1 管道向德國輸送的天然氣來反擊歐洲的製裁[22][23]。管道在9月初完全停止,儘管管道依舊含有天然氣,但9 月下旬的煤氣洩漏導致管道無法使用。 歐盟和北約官員稱洩密事件是人為破壞造成的,但沒有指明責任方。[24]

歐佩克供應限制

2022 年 10 月,歐佩克+每天將石油產量削減 200 萬桶。 歐佩克+聲稱它正在努力防止價格波動,儘管一些分析師認為目標是提高油價,而油價在過去幾個月有所下降。沙特阿拉伯外交部表示,歐佩克+的決定「純粹是經濟上的」,並得到了該集團所有成員的一致同意[25][26]

影響

歐洲

由於天然氣需求飆升,美國、挪威和俄羅斯對歐洲市場的供應減少,風能、水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減少以及寒冷的冬季等不利條件的共同作用下,歐洲的油氣開始枯竭。一些批評者指責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 和廢止核電的舉措導致了能源危機。 [27] 例如[28]德國安格拉·默克爾政府已決定逐步淘汰核電和燃煤電廠。 [29]而在2021年,美國出口至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液化天然氣激增,亞洲買家願意支付高於歐洲進口商的價格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 [30]2021年,歐洲天然氣價格可能面臨飆漲。 [31][32][33][34]

2021年末,歐洲能源價格繼續上漲,而前所未有的能源緊縮,尤其是天然氣緊縮,對經濟增長造成沉重的壓力。整個2021年,歐洲的液化天然氣都很緊缺。[35]

歐洲的能源危機正在蔓延到化肥食品行業。[36][37]化肥的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甚至遠高於2008年的高點。而世界上50%的食物都依賴化肥。 [38]

比利時

比利時的電力價格上漲了 30%,天然氣價格上漲了 50%。 [39]

法國

天然氣和取暖油英語Heating oil的價格飆升,造成生活開支增加,特別是對租房者和農村村民而言,情況尤為嚴峻[40]

2022年9月2日,法國經濟和金融部表示,一年以來,法國政府為應對能源危機採取了限價,並花費約240億歐元用於補貼。[41]9月底,法國能源緊張,艾菲爾鐵塔提前熄燈。[42]

2022年10月初,受法國煉油企業工人罷工影響,法國多地出現燃油供應不足的情況,法國有近五分之一的加油站缺油。法國宣佈釋放原油儲備[43]

英國

從2021年8月起,歐洲天然氣批發價格居高不下,導致英國一些規模較小的供應商倒閉。[44] 2021年9月,英國消費者恐慌性搶購汽油和柴油,導致燃料供應中斷。 [45]

2022年第二季度,英國有200多萬戶家庭拖欠電費,這打破了歷史紀錄。[46]

2022年8月26日,英國能源監管機構從2022年10月起,英國普通家庭的年度能源價格上限將上調80%。[47]

2022年10月1日,倫敦、伯明翰、曼徹斯特、利物浦等12個英國城市示威活動,抗議英國能源價格飆升、生活成本上漲。[48]

2022年10月28日,英國天然氣公司表示,英國的天然氣庫存只夠用9天。[49]

西班牙

西班牙,電價上漲了200%以上。[50]

德國

2022年9月4日,德國推出第三個減負計劃,並且耗資650億歐元用於各種補貼[51]。9月7日,德國總理奧拉夫·舒爾茨在德國聯邦議院就2023年聯邦預算發表講話稱,德國已經在天然氣供應方面做好了準備,德國的天然氣儲備已滿85%,可以很好地應對可預見的冬季和來自俄羅斯的威脅[52]。受能源價格影響,9月德國的通脹率已增至10.0%,已達到195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53]。9月底,德國政府出台2000億歐元能源補貼計劃。[54]10月1日起,德國開始徵收天然氣附加費。[55]10月8日,在德國另類選擇組織下,數千示威者聚集在柏林議會大廈外,他們呼籲政府改變能源政策並要求聯邦政府取消對俄羅斯制裁。[56]10月22日,示威者在柏林杜塞爾多夫漢諾威斯圖加特等城市手持標語抗議能源價格和生活成本上升。[57]

捷克

10月8日,捷克爆發示威,示威者要求政府對能源、食品、租金等設置價格上限。[58]

美國

美國能源部長珍妮弗·格蘭霍姆將美國國內燃料價格上漲歸咎於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拒絕加快石油增產以及美國的天然氣和石油產業巨頭 [59][60][61]。白宮表示,美國準備使用必要措施來降低燃料價格[62]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2021/22年冬季,美國家庭的取暖費用預計比前一年年高出 54%。[63]

2021年11月23日,拜登政府宣佈將從美國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5000萬桶石油投入市場以緩解油價高企。[64]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