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緬甸軍事政變指的是在2021年2月1日凌晨,緬甸國防軍推翻在2020年緬甸議會選舉中贏得選舉的全國民主聯盟政府。政變以緬甸國防軍成功推翻全民聯的政權而告一段落。政變發生的數小時後,緬甸國防軍宣佈緬甸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並表示權力已移交給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及其成立的軍政府;同時拘捕了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總統溫敏,中央政府內閣成員和14個省邦領導人。隨後,緬甸全國爆發了反對軍事政變的示威,要求釋放被捕領導人及承認選舉結果,而緬甸軍方及警察則對示威者採取直接槍殺等手段鎮壓示威活動。截至2023年9月1日 (2023-09-01),共有4,029人因此次軍事政變遭到軍警殺害,其中包括上百名年齡小於18歲的未成年人[1]。示威活動隨後演變成民族團結政府(NUG)與軍政府的軍事衝突

Quick Facts 2021年緬甸軍事政變, 日期 ...
2021年緬甸軍事政變
緬甸內戰的一部分

前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左)和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右)
日期2021年2月1日,​3年前​(2021-02-01
地點
結果

緬甸國防軍成功推翻全民聯政權

參戰方

 緬甸政府

緬甸 緬甸國防軍

指揮官與領導者
緬甸 溫敏總統(被俘)
緬甸 昂山素姬國務資政(被俘)
緬甸 敏昂萊(國防軍總司令)
敏瑞副總統
Close

政治背景

1962年緬甸軍事政變以來,緬甸一直處於緬甸軍政府統治之下。1990年緬甸議會選舉昂山素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取得壓倒性勝利,但軍政府拒絕政權轉移,並將昂山素姬軟禁。2011年至2015年,緬甸民主改革展開,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全國民主聯盟再度獲勝,然而軍方仍然保留大量統治權力,包括直接任命緬甸四分之一聯邦議會議員之權[2][3]

緬甸議會選舉

2021年政變的3個月前,全國民主聯盟2020年緬甸議會選舉中,贏得了476個議席中的396席,與2015年相比贏得了更多的議席。另一方面,軍方掌控之政黨聯邦團結發展黨只贏得33席[2],軍方對選舉結果提出質疑,聲稱其存在詐欺與選舉舞弊[2]。2021年1月26日,緬甸軍方發言人蘇敏敦英語Zaw_Min_Tun_(general)二度呼籲選舉委員會提供最終選民名單以供核對,同時暗示如不解決選舉違規爭議,「無法說不會發動(軍事政變)」,引發國內民眾、政客和外國政要擔憂[4]。隔日,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來在一場視像會議上提出廢除憲法的可能性,並表示:「2008年版《緬甸憲法》是緬甸國家憲法的母法,我們需要嚴格地遵守國家憲法。如果不遵守、不尊重國家憲法,就需要廢除現有的憲法,就算是治國的母法也需要廢除。」[5]。2021年1月28日,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否認軍方的舞弊指控[6]。同日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表示對緬甸局勢「高度關注」,敦促緬甸各方停止任何形式的煽動或挑釁,應展現領導力並遵守民主準則,尊重11月8日大選的結果[7]。 此後,昂山素姬與軍方進行長達72小時的交涉,但最終談判破裂[8]

過程

2021年1月29日,澳洲加拿大歐洲聯盟等12個駐緬甸的外交使團發表聯合聲明,警告緬甸將發生軍事政變,同時敦促軍方「遵守民主規範」,並反對任何改變選舉結果的企圖。1月30日,緬甸軍方及聯邦團結發展黨上千名支持者在仰光的不同地方遊行,他們舉着「抗議來自美國的干涉」等標語反對外國干擾緬甸內政,並支援軍方調查選舉舞弊的指控[9]。1月31日,緬甸軍方否認外國使團的聲明[6]

Thumb
軍隊封鎖了曼德勒地區政府辦公室

2021年2月1日,全國民主聯盟發言人妙紐(Myo Nyunt)向路透社表示,昂山素姬溫敏韓達敏英語Han Tha Myint等該黨的領導人,在當天清晨軍方發動的突襲行動中被帶走,他預計自己很快也會被拘留。[10]另外,通往緬甸首都內比都電話線已無法使用;國營電視台緬甸廣播電視台表示,由於技術問題,暫停播出節目[11]。同時從當天從凌晨3點開始,緬甸全國出現主要互聯網斷網的情況,只有較小的互聯網服務(如5BBMyanmar Net和Fortune)還在執行[12]。內比都和緬甸主要城市仰光的街頭開始有士兵出沒[13]。緬甸軍方還接管了緬甸多個省邦議會[14],此外軍方還審查自2020年11月大選以來選民名單上的違規行為[15]

2021年2月1日早上,根據軍方電視台英語Myawaddy TV的訊息,緬甸總統府宣佈將權力移交給國防軍總司令敏昂來[16],副總統敏瑞擔任臨時總統[17]。緬甸國防軍還宣佈,將根據《憲法》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18]。待到緊急狀態結束後,緬甸將重新舉行選舉,國家權力歸還給選舉產生的執政黨[19]

Thumb
2月3日,居住在日本的緬甸國民在日本外務省前抗議在緬甸的軍事政變,並呼籲釋放被拘留的領導人昂山素姬[20]

同日,緬甸軍方接管政權後,緬甸衛生部長敏兌英語Myint HtweFacebook上宣佈辭職,並告知在三天後要離開內比都。同時,教育部長妙丹枝英語Myo Thein Gyi、新聞部長貝敏英語Pe Myint和運輸部長丹津芒英語Thant Sin Maung也被告知要在三天內撤離內比都[21]。當日晚,緬甸軍方宣佈對緬甸政府進行大規模改組,11個中央政府部門的部長被替換,19個中央政府部門的24名副部長被解職[22]。緬甸軍方還扣押緬甸各省邦首席部長和議員,不過這些地方官員和議員2月2日陸續獲釋並被軟禁在家中[23]

2月2日,軍方組建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統治國家,由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來[24][25]大將擔任主席,副司令梭溫副大將擔任副主席。同時軍方還組建聯邦選舉委員會[26]。2月3日,緬甸軍方在內比都澤布迪瑞法院起訴溫敏和昂山素姬[27]

2月5日,全國民主聯盟社交媒體帳號實際運營人,全國民主聯盟中央執委、發言人溫騰英語Win Htein被軍方扣押[28]。2月6日,緬甸軍方逮捕昂山素姬的澳洲籍經濟顧問特尼爾(Sean Turnell),這是2021年緬甸政變軍方逮捕的第一位已知的外籍人員[29]

2月8日,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敏昂萊表示將重新舉行選舉並將權力交給獲勝者[30]

2月9日,緬甸軍方進入全國民主聯盟位於仰光的總部進行搜查[31]。同日,緬甸國務資政府部部長吳覺丁瑞被軍方逮捕。2月22日,緬甸內政部宣佈正式復原緬甸國務資政府部[32]

2月26日,緬甸軍方改組的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宣佈2020年緬甸議會選舉結果作廢[33]。同日,緬甸常駐聯合國代表覺莫吞在聯大發言時呼籲國際社會譴責緬甸軍人政變。2月28日,緬甸軍政府控制的緬甸外交部向聯合國傳送信函,表示緬甸駐聯合國副代表丁貌奈(Tin Maung Naing)被任命為臨時代辦,覺莫吞已非緬甸常駐聯合國代表。3月1日,覺莫吞也向聯合國傳送信函是,表明自己是緬甸民主政府任命的合法常駐聯合國代表[34]。在國內局勢不斷升溫且出現大量因使用不必要武力造成的人員傷亡的情況下,聯合國駐緬甸特使英語United Nations Special Envoy on Myanmar布林根納英語Christine Schraner Burgener嘗試與軍方高層梭溫進行溝通,並警告軍政府可能在國際上遭到孤立,而部分國家也將採取強有力措施以針對這場政變,但得到「我們已習慣制裁,而我們也倖存了下來」與「我們將不得不學着如何只與少量的盟友為伴」的答覆[35][36]

3月7日,有一名全國民主聯盟的官員在羈押期間死亡[37]

軍方奪取政權後,遭罷黜的緬甸國會議員組建「緬甸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並任命緬甸前國會議長曼溫凱丹擔任臨時領導人[38]

4月7日,緬甸駐英大使覺扎敏英語Kyaw Zwar Minn因支援昂山素姬,被其他緬甸駐英職員鎖在大使館外而不得進入[39]。緬甸軍政府宣佈副大使奇溫(Chit Win)以臨時代辦的身份接管大使館[40]。隨後英國政府證實覺扎敏已被解除大使職務,並對其無法進入大使館予以譴責,英方願意提供庇護[41]

4月16日,緬甸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宣佈成立民族團結政府,由仍舊被緬甸軍政府扣押的溫敏擔任總統,昂山素姬擔任國務資政[42]

4月24日,東盟領導人緬甸問題特別會議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開幕。敏昂萊親自出席[43]

7月26日,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發佈公告表示經審查發現2020年緬甸議會選舉不合法、不公正,廢除此次選舉結果[44]

8月1日,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發佈命令,將其改組為看守政府,原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敏昂萊擔任國家總理[45][46];緊急狀態延伸至2023年[47]。當日敏昂萊發表電視講話時表示會於2023年底舉行大選[45][46]

2023年2月1日,緬甸軍方決定再延長國家緊急狀態六個月。[48]2024年7月31日,軍政府將國家緊急狀態再延長六個月。[49]

互聯網封鎖

2021年2月1日緬甸軍方奪取政權之後,緬甸的互聯網與電話通訊都遭遇嚴重不穩的不明斷訊。根據網絡安全與監察組織NetBlocks的說法,互聯網中斷始於緬甸當地時間凌晨3點左右,緬甸全國網絡連接率降至正常水平的75%,之後到了上午8點降至大約50%[50][51]。2月2日,緬甸新聞部發表聲明,指示人民不要在社交媒體上散佈謠言和發表可能引起動盪的言論,引起緬甸將封鎖互聯網的擔憂。

2月3日,緬甸運輸和通訊部(MoTC)向流動通訊運營商、國際網絡與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發佈指令,將中斷Facebook的服務直到2月7日,理由是防止人們利用Facebook散佈虛假新聞和錯誤資訊,該命令於2月4日正式生效。對於緬甸5,300萬人口中有一半使用Facebook來說,Facebook已是緬甸互聯網的代名詞。儘管被下達了封鎖指令,但人們依然可以訪問Facebook,只是連接速度很慢,一些人則使用VPN來規避網絡遲滯[52]挪威電信公司(Telenor)之後對外表示:「緬甸所有流動營辦商,國際網絡和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均於2021年2月5日收到緬甸運輸和通訊部(MoTC)的進一步的封鎖指令」。2月5日,緬甸運輸和通訊部擴大限制範圍,宣佈禁止訪問Twitter、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和WhatsApp的服務[53][50]

2月6日,MoTC命令電訊供應商停止提供移動和固定線路數據服務,以阻止社交媒體平台Facebook的網絡服務[54][55]。網絡安全與監察組織NetBlocks聲稱截至下午2點,緬甸的互聯網連接率降至正常水平的16%[56][57]挪威電信表示,MoTC的指令雖然在緬甸《電訊法》中具有法律效力,但也強調了該指令與國際人權法產生矛盾[58][55]Telenor表示嚴重關注緬甸的這一發展,並強調應始終保持通訊服務獲得的言論自由,亦聲時會繼續與緬甸當局保持溝通,以積極尋求儘快恢復對互聯網的訪問[59]。同日,英國駐緬甸大使館對緬甸關閉互聯網表示關注。並在推特上聲明:「英國已經明確表示,不得將緊急狀態作為用來打擊民主自由的煙幕。我們敦促軍方不要破壞通訊或言論自由。」[60]美國大使館對此表示贊同和聲明:「我們再次呼籲軍方放棄權力,恢復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釋放被拘留者,解除所有電信限制,避免暴力。」[61]日本駐緬甸大使館通知緬甸國民,新的網絡封鎖將於2月6日上午9點開始[62]

2月7日,緬甸的部分網絡開始恢復[63]。2月14日,緬甸再次出現斷網情況[64]。作為報復,2月18日,多個與緬甸政府、軍方有關的網站遭遇黑客襲擊[65]。同一天,維基百科等維基媒體基金會的網站遭到封鎖[66]2月21日,Facebook刪除了緬甸軍方網站的首頁[67]

3月15日起,緬甸全國無限期關閉流動通訊網絡,僅保留通話和短訊功能[68][69]挪威電信在其官方網頁上架了「Nationwide network status in Myanmar」,意思為緬甸境內網絡的狀態(最新已更改為:「Fixed/ Fixed Wireless and Enterprise services running as normal. Mobile internet unavailable」,即緬甸境內的蜂窩流動網絡全部無法使用,而寬頻上網和企業服務不受影響。)[68][70][71]同時,挪威電信官方也發佈推文表示緬甸境內的移動蜂巢式網絡將無限期關閉。[72][68]

同樣於3月15日起,緬甸某媒體表示緬甸運輸和通訊部(Ministry of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Myanmar)英語Ministry of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Myanmar)) 下令3月18日起關閉全國FTTH / WiFi服務[73][68].

根據NetBlocks的檢測,緬甸境內的移動蜂巢式網絡已於3月15日徹底關閉無法使用[68],同時,Netblocks指出,部分公共WiFi於3月18日停止運作,互聯網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 從2月開始被阻斷[74]

軍政府要求緬甸多家電信運營商於4月2日起中斷無線上網服務[75]

反應

民間反應

政變發生後,緬甸銀行聯合會(英語:Myanmar Banks Association)商討後作出聲明,表示由於網絡通訊受到影響,及保護員工安全的考慮,所有成員商業銀行所有業務自2月1日起暫時停止,若明日通訊狀況改善將允許各成員決定重新營業。又由於對動盪局勢的擔憂,在仰光等地的自動櫃員機出現了排隊提款潮[76][77]。2月2日,多數銀行恢復營業[78]。3月1日,緬甸中央銀行宣佈,「為促進向數字經濟的轉型發展」,任何個人將只能從銀行帳戶中支取最多200萬緬元現金(約10,970港元),而自動櫃員機的每日提款限額也從原先的100萬緬元減半,一天之內最多只能提取50萬緬元現金[79]

出於對緬甸軍方藉口升級管控的擔憂,緬甸民眾多以和平而分散的公民不服從運動表達對軍方的抗議。2月2日,仰光、內比都和曼德勒的四十多間醫院的醫護人員發起罷工,抗議軍方發動軍事政變[80]。2日深夜,仰光民眾通過敲擊鐵鍋等傳統上用響聲來驅邪的方式來表達對政變的不滿,這種方式也在之後各地的抗議活動中出現。此外,出自《飢餓遊戲》的三指手勢和紅絲帶也被廣泛採用為表示抗議的符號[81][82][83]

2月4日,緬甸首都內比都出現親軍方遊行[84]

由於反對政變的民眾多使用社交媒體宣泄對緬甸軍政府的不滿[85],緬甸軍政府2月3日宣佈禁止國民使用社交網站Facebook至2月7日(包括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86]。抗議民眾隨即轉戰Twitter,話題「#我們必須民主」和出自昂山素姬的名句「#在恐怖中自由」登上流行趨勢,此後,Twitter在緬甸的服務也遭到中斷[87],這間接導致了街頭示威活動的出現[84][88],2月5日,有反政變的民眾在緬甸各大城市聚集遊行,整體氛圍和平,但有多人被捕[89]

Thumb
2021年2月9日,克倫邦帕安縣邦立法會英語Kayin State Hluttaw外聚集的抗議民眾

2月7日,仰光出現反對軍方奪權、要求釋放昂山素姬的數萬人抗議活動。這是2007年緬甸境內爆發反對軍人統治的抗議以來最大規模的抗議遊行活動[90]。2月9日內比都的抗議活動有3人被橡膠子彈射傷[91]。2月10日,內比都有數百名公職人員加入抗議活動[92]。2月11日,上千名緬甸反政變示威者在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前示威,要求中國當局停止支援緬甸軍方[93]。2月14日,緬甸安全部隊在克欽邦一個發電廠向示威群眾開火[94]。2月17日,仰光爆發政變發生以來最大規模的民眾對軍政府的抗議[95]

2月19日,緬甸出現首位死亡的抗議者,該抗議者於2月9日在內比都的一場抗議活動中遭到槍擊,在送醫搶救10天後傷重不治[96]。2月21日,在曼德勒發生的反對軍方抗議示威遊行中,又有2人遭槍擊身亡[97]。2月28日,緬甸軍方在多個城市向示威者開槍,造成至少18人死亡[98]。其中一名示威者在仰光赫勒丹(Hledan)路口被警察以實彈擊中後被其他示威者抬走送去醫院的影片在網路社群上流傳引起熱議[99]。當地的民眾自發到出事的地點獻花哀悼後,有人從高處拍到軍警人員在哀悼處撒尿[100]。儘管軍方在3月2日下令安全部隊在應對示威者時不要使用實彈[101],但是在3月3日緬甸全國對示威活動的鎮壓中,至少38位群眾死亡,聯合國安全特使稱之為示威爆發以來「最血腥的一天」[102][103][35]。3月13日,12名抗議者被殺死[104]

3月14日,因抗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同意譴責緬甸軍政府的政變行為,位於仰光萊達雅區的兩家中資服裝廠遭縱火[105][106],隨後緬甸軍方殺死22名示威者。在緬甸其他地區,有16名抗議者以及1名警察被殺。緬甸華商也公佈十幾間被遭縱火破壞中資工廠名單[107]。當天緬甸全國共有39人死亡[108],晚間,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宣佈仰光部分地區實施軍事管制[109]。截至15日中午,32家中資工廠受損,兩名中國員工受傷,財產損失約2.4億人民幣[110]。緬甸台商製鞋廠昌億鞋業也受到波及,但無人受傷。[111]3月20日,有8人在曼德勒的反軍方抗議中喪生[112]。3月27日,緬甸民眾於建軍節在仰光和曼德勒多個城市上街示威,軍隊武力鎮壓,造成至少114人死亡,遇難者包括兒童。

國際反應

Thumb
各國對政變之回應。
中國俄羅斯越南爲時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員國,但自國表態與聯合國安理會聲明態度有別,因此標上雙色。
  緬甸
  譴責政變
  深度關切
  中立
  未表態

2021年2月1日發生政變後,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對政變表示關注,並呼籲政府與軍方之間進行對話來解決問題。

Thumb
2021年4月,東盟成員在雅加達舉行特別會議,商討緬甸在軍事政變後的政局,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來(圖右)亦有出席

2022年1月31日,美國、英國與加拿大宣佈對緬甸軍政府司法官員實施聯合制裁。[113]

 聯合國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強烈譴責緬甸軍方拘留緬甸高級政治領導人和政府官員,包括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和總統溫敏。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發表的聲明對緬甸宣佈將所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力移交給軍隊表示「嚴重關切」,聲明說:「這些事態發展嚴重打擊了緬甸的民主改革。」聯合國大會主席沃爾坎·博茲科爾英語Volkan Bozkır也對緬甸局勢表示關切,他在推文中說,「破壞民主和法治的企圖是不可接受的」,他呼籲「立即釋放」被拘留的政治領導人[114]

為了回應緬甸的軍事政變,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舉行緊急會議,譴責緬甸軍方發動政變,要求軍方釋放被羈押的人士,及尋求讓緬甸回歸民主的解決方法。[115][116]但最終安理會沒有發佈聯合聲明,原因是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中,作為常任理事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要求將草案轉交各自的政府審核。[117][118]中國和俄羅斯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並拒絕支援該聲明[119];而印度越南兩個非常任理事國也對聲明「有所保留」[120]

2月12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並通過一項決議,內容為譴責緬甸軍方、釋放昂山素姬、不得對示威者使用暴力、尊重緬甸人民的意願等[121]

3月11日,聯合國安理會首次表態,發出聲明「強烈譴責使用暴力對付包括婦女、年輕人、孩童在內的和平抗議者」、「深度關切被限制的醫護、公民社會、工會成員、記者和媒體工作者,要求立即釋放昂山素姬和總統溫敏等被任意拘留者」、「安理會要求緬甸軍方極度克制,同時強調,安理會正密切關注局勢。」[122][123][124]

3月20日,聯合國駐緬人道救援事務最高指導人科克活表示,緬甸人民期望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採取更實質的行動,以制裁、派遣維和部隊的形式,介入處理緬甸如今所面臨的危機。科克活透露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及其他聯合國官員,一致認為緬甸最需要的,是安理會成員國做出集體行動。安理會日前已發佈聲明,譴責緬甸軍政府的所做所為,但並未決議制裁緬甸軍政府,或出動維和部隊。《美聯社》則指出,安理會若想制裁緬甸,便須獲得中國支援,但中國一向自視為緬甸之友,並且在政策上反對制裁緬甸。[125][126]

3月28日,在緬甸軍方發動暴力鎮壓導致114人死亡後,歐盟駐緬甸代表團將該日形容為「恐怖和恥辱之日」。聯合國特別報告員湯·安德魯斯(Tom Andrews)呼籲世界各國應立刻採取行動,切斷緬甸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等資金以及武器的來源使用[127]

4月1日,聯合國安理會發佈一份聲明,對緬甸數百名平民的死亡表示「強烈譴責」[128]

6月1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譴責緬甸政變,呼籲所有聯合國成員國防止武器流入緬甸,同時要求緬甸軍方尊重2020年11月的大選結果,釋放昂山素姬等人[129]

2023年5月17日,聯合國緬甸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發表報告,呼籲全面禁止向緬甸軍方出售或轉讓武器,以及請求各國政府執行現有禁令,同時協調對軍火商和外匯來源的制裁。報告員及報告指俄羅斯和中國仍是緬甸軍方先進武器系統的主要供應商,自政變以來分別佔4億美元和2.6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貿易來自國有實體;而從2021年2月到2022年12月,新加坡數十家實體向緬甸軍方運送價值2.54億美元的物資;泰國實體也向緬甸軍方轉讓2800萬美元的武器;總部位於印度的實體也已向軍方提供了價值5100萬美元的武器和相關材料。人權高級專員辦事處表示,有關專家論文是迄今為止對政變後向軍方轉讓武器的最詳細研究。[130]

 東南亞國家聯盟

2021年10月16日,東盟宣佈將不會邀請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出席10月26日至28日舉行的峰會[131]

 澳洲

澳洲表示對緬局勢「深表關切」,支援緬甸2020年11月的選舉結果,並「強烈支援」緬甸和平重新召開國民議會,並呼籲釋放被拘留的官員[132][133]

 美國

白宮發言人珍·帕薩基發佈聲明稱:「緬甸軍方採取的行動破壞該國的民主過渡,包括對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和緬甸其他文職人員的逮捕,令美國感到震驚。我們繼續重申對緬甸民主體制的大力支援,並與我們的區域夥伴協調,敦促緬甸軍方和其他各方遵守民主規範和法治,並釋放被拘留的人。」同時聲明警告:「美國反對任何企圖改變近期選舉結果或阻礙緬甸民主過渡的企圖。如果這些步驟不能逆轉,美國將對那些負有責任者採取行動。」[134]。2月2日,美國政府認定緬甸發生軍事政變,並將暫停部分對緬甸的援助以及制裁緬甸軍事將領[135][136]。2月10日,美國總統拜登宣佈正式制裁緬甸軍方,措施包括限制緬甸軍方高層接觸緬甸政府在美資金,制裁涉及策劃發動政變的緬甸軍方領導[137]。2月22日,美國財政部宣佈對兩名緬甸軍方官員實施制裁[138]。3月4日,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表示對軍方實施的暴力感到震驚,並表示華盛頓已與北京就緬甸局勢進行溝通,希望對方能在當前情勢下出任建設性角色[36]。同日美國宣佈將緬甸內政部、國防部以及國防部所轄和管理的兩個商業實體列入美國主體黑名單[139]。3月1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宣佈因應緬甸政變而無法回國的緬甸公民授予「臨時保護身份」(TPK),以延長滯留在美國的緬甸公民居留期限,並賦予緬甸公民在美國臨時工作證[140][141]。3月29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宣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將暫停2013年《貿易和投資框架協定》(TIFA)下美國與緬甸的所有貿易往來[142]。4月8日,美國財政部表示,將凍結緬甸寶石公司所有資產,並禁止任何實體與該公司進行任何交易[143]

 法國

呼籲緬甸軍方領導人尊重去年11月的選舉結果,稱法方正密切關注緬甸發生的事件,並與「尤其是在聯合國」的夥伴討論相關應對措施[144][145]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外交部發表聲明「敦促緬甸各方遵守法治、通過和平對話與合法機制解決選舉爭端」,並重申「對緬甸民主過渡、和平進程及具包容性的經濟發展」的強烈支援[146]

 新加坡

新加坡外交部嚴重關切緬甸的局勢發展,並正在密切監視局勢,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克制與對話,並致力實現「積極與和平」的結果[147]。該部也促請留在緬甸的新加坡人保持警惕,同時應關注當地新聞,聽取當地官方指示[148]。總理李顯龍則在3月2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時敦促緬甸軍方釋放被羈押者,並開啟和平談判。他也在專訪中表示包括制裁在內的外部措施對當前事態都只能發揮有限影響[149]

 俄羅斯

俄羅斯表示「莫斯科正密切關注緬甸的事態,並分析局勢」[144]。3月26日,俄羅斯副國防部長亞歷山大·富民(Aleksandr Fomin)出席緬甸軍人節,希望加強與緬甸的軍事聯絡,獲得緬甸武裝部隊參謀長閔昂·拉欣(Min Aung Hlaing)頒發勳章,並稱俄羅斯為緬甸「真正的朋友」[150]。俄羅斯塔斯社也聲明,緬甸是俄羅斯在亞洲的可靠盟友和戰略夥伴,引起國際與緬甸公民的譴責[150][151]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注意到緬甸發生政治變革的事情,正在進一步了解情況。中國是緬甸的友好鄰邦,我們希望緬甸各方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處理分歧,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152]。且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緬甸大使館緊急提醒在緬中國公民做好安全防範[153]。另中國駐緬大使館否認中方幫助緬甸建造防火長城的傳言[154][93]。此外另一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否認中國在背後支援緬甸軍事政變[155]

外交部長王毅表示,「真誠希望緬甸各黨各派從國家和民族長遠利益出發,儘快啟動對話協商,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彌合分歧,持續推進得來不易的民主轉型行程。我們都嚴重關注緬甸國內發生的暴力流血事態,呼籲各方務必保持克制,避免局勢激化失控。我們都認為,國際社會應在堅持不干涉內政這一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前提下,為緬國內政治和解營造良好環境,而不是越俎代庖、任意施壓。中方堅定支援東盟繼續採用「東盟方式」勸和促談,支援儘快召開東盟領導人特別會議斡旋調停。[156]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外交部與駐緬甸代表處正透過相關管道密切掌握緬甸政局發展;外交部對於緬甸政治情勢的急遽變化表達關切,並呼籲緬甸政治領袖務必要發揮政治智能,透過和平、對話方式解決相關爭端,以緩和目前的緊張情勢[157]。另指出,台灣在緬甸的台商與僑民人身安全,暫時未受政局動盪影響[158]。4月9日,立法院通過朝野黨團共同決議,表態支援國際社會為恢復緬甸民主的相關行動,呼籲緬甸軍方勿以武力攻擊和平示威民眾,同時要求政府應提供在緬台商必要協助,並視個案放寬滯台緬人停居留期限[159]

 日本

日本表示正在觀察局勢,目前沒有計劃將日本國民從緬甸撤離[160]。並呼籲釋放昂山素姬,並敦促緬甸「國家軍隊迅速恢復民主政治制度」[145]。同時日本北海道大學暫扣緬甸一枚衛星。理由是擔心衛星被用於軍事目的[161]

 印度

印度外交部表示對緬甸的局勢深切擔憂,指出緬甸軍方「必須尊重法治和民主行程」[145]

 瑞典

瑞典外交大臣安娜·林德(Ann Linde)在推特上譴責緬甸政變,呼籲緬甸軍方「尊重法治」和選舉結果,並呼籲「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有被捕的文職領導人[145][162]

 歐洲聯盟

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強烈」譴責緬甸的政變,他在Twitter上呼籲「立即釋放」被捕者,呼籲緬甸軍方尊重選舉結果[145][163]。3月22日,歐盟宣佈凍結敏昂萊的資產以及對其發出旅遊禁令,並制裁緬甸其他9名高級軍官及緬甸選舉委員會主委[164]

 英國

英國首相約翰遜譴責緬甸政變,要求釋放包括昂山素姬在內的文職領導人。他在推特上說「人民的投票必須受到尊重」[145][165]。此外英國外交部還將對緬甸國防部長、內政部部長和副部長實施制裁[166]

 孟加拉

孟加拉外交部長阿卜杜勒·穆明英語AK Abdul Momen表示,作為關係密切的友好鄰邦,孟加拉將持續關注緬甸局勢,希望緬甸能維持和平與穩定,並持續推進民主行程。他也提到當前的緬甸局勢不一定會打斷該國遣返非法偷渡的上萬羅興亞難民的計劃[167]

 大韓民國

大韓民國總統文在寅強調,應立即制止針對緬甸人民的暴力行為,不應再有任何人類犧牲。他譴責對緬甸軍隊和警察的暴力鎮壓,並強烈敦促立即釋放包括國家顧問昂山素姬在內的被拘留人員,並表示衷心希望儘快恢復民主與和平[168]

 新西蘭

新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表示,新西蘭將暫停與緬甸軍方高層的政治、軍事往來,並禁止緬甸軍方領導人進入新西蘭[169][170]

 加拿大

加拿大外交部長宣佈將制裁9名緬甸軍方官員[166]

 德國

德國於3月1日譴責緬甸鎮壓示威者,要求緬甸停止鎮壓並傳召緬甸駐德國大使以示抗議[171]

軼聞

在緬甸發生政變的時候,有一位緬甸的網友當時在緬甸議會不遠處的圓壇前錄製健美操。因此無意中拍下了緬甸軍方的車輛開向緬甸議會的鏡頭。該片段在2021年2月1日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發佈後,引起了巨大的熱議[172]

其他評價

美國紐約時報》評論認為,這場政變標誌着昂山素姬自執政以來,即使已作出她自稱所謂「由活動家向政治人物的轉型」,她尋求與軍方之間建立穩定平衡的嘗試卻最終還是徹底失敗[173]。但是,對於多數緬甸人而言,她始終是他們心目中國家正義的象徵[85][174][175]

參見

參考文獻

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