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狀病毒病長期綜合症(英語:Post-COVID-19 syndrome)[2]又稱COVID後綜合症、新冠病毒感染後遺症(PASC)[3][4],俗稱「長新冠」、「長期新冠」(long COVID),是首次感染導致COVID-19的病毒4周或更長時間後,任何仍有的徵狀、新發的、復發的徵狀或持續的健康問題[5]。2020年的一項統計顯示其中約2.3%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長期徵狀長達12周或更長[6]。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一項研究顯示,美國大約19%成年新冠感染者表現出長期徵狀[7][8];荷蘭一份調查表明在排除未受新冠病情影響對照組的類似徵狀頻率後,約12.7%新冠感染者會在其後出現長期徵狀。[9] 後COVID-19綜合症被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10][11],表述為COVID-19後狀況。
2020年12月,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R)提出了以下後COVID-19綜合症的病情分類[12]:
- 急性COVID-19(徵狀持續時間長達 4周)
- 持續的有徵狀的COVID-19(徵狀持續 4至 12周)
- 後期綜合症(徵狀持續 12周以上,無法用其他診斷來解釋,能夠隨時間變化,消失和重新出現,影響許多身體系統)
而「長期COVID」(long COVID)包括後兩者,即任何急性期後(4周以後)持續或新發的徵狀期。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後COVID-19綜合症的臨床個案定義為[2]:
後COVID-19病症發生在有可能或確認的SARS-CoV-2感染史的人身上,通常在發病後3個月,徵狀至少持續2個月,並且不能用其他診斷來解釋。常見的徵狀包括但不限於疲勞、呼吸急促和認知功能障礙,一般對日常功能有影響。徵狀可能是從急性COVID-19發作的最初恢復後新發的,或從最初的疾病中持續存在。徵狀也可能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波動或復發。
徵狀
長期徵狀一般包括以下問題,以周期或持續的方式發生:
- 麻痹性虛弱[13],呼吸短促,呼吸不全或困難,睡眠呼吸暫停,胸痛[14]
- 頭痛、肌痛、神經系統和關節疼痛[15][16]
- 味覺喪失,嗅覺喪失,氣味/味道的扭曲
- 脫髮,牙齒脫落,頜骨腔內有囊性腫塊
- 皮膚上的血管和脈管炎表現,其他皮膚反應(廣泛的崩潰,毛細血管網)
- 血壓和脈搏突然飆升,心律不整,心動過速(包括直立性心動過速)[14],眩暈
- 認知障礙(記憶力下降,腦霧[17],空間迷失方向,焦慮和驚恐發作)
- 胃腸道不適,腹瀉,以周期方式發生,與飲食或藥物攝入無關[18][19]
- 長期的亞熱,或體溫過低,或體溫飆升
- 在少數情況下,吉蘭-巴雷綜合症[20]
- 其他許多特定的徵狀[21][22]
發生於少年兒童的徵狀包括胸悶和疼痛、鼻塞、疲倦、注意力難以集中和肌肉疼痛。[23]
風險因素與保護因素
根據倫敦國王學院2020年10月21日最初發佈的一項研究,長期COVID的風險因素可能包括:[26][27][28]
2022年5月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2019冠狀病毒病長期綜合症的發病具有性別差異,女性群體比男性群體更為易感[29]。
據研究,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可減少突破性感染後有長期徵狀的風險。[30][31] 對治療藥物減少長期徵狀效果的研究,目前正在進行。[32] 一項在美國退伍軍人中間進行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抗病毒藥物奈瑪特韋/利托那韋的及時應用可減少患者長期COVID風險約25%。[33]
流行病學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2022年4月7日發佈的統計,有近 30%確診且接受治療的病患,出現了長期COVID;不論是染疫後 30日或持續 60日以上的徵狀,最常見者均為疲勞(73.2% vs. 31.4%),次常見者均為氣促(63.6% vs. 13.9%)。女性比男性容易出現長新冠,可能是因自體免疫問題;此外,年齡、住院、發病第一周有大於5個徵狀,均易產生長新冠[34]。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於2022年5月發表的一項報告稱,在美國,五分之一的18-64歲的倖存者會經歷可能由先前他們的冠病感染所引起的長期徵狀,四分之一的65歲以上的倖存者會經歷可能由先前的冠病感染所引起的冠病感染所引起的長期徵狀[35][36]。但KFF指出,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月16日前的一年中,美國國內2019冠狀病毒病長期綜合症患者的數量在下降[37]。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署7月所公佈的數據,沒有證據表明在調整社會人口特徵後,接種三劑疫苗的成年人中Omicron BA.1、OmicronBA.2和Delta變體自我報告2019冠狀病毒病長期綜合症的可能性有不同。大約4%的三次接種疫苗的成年人報告在感染 OmicronBA.1或BA.2變體12周後經歷了2019冠狀病毒病長期綜合症[38]。
據HKFP報道,在香港第五波疫情中,瑪嘉烈醫院的一位顧問醫生所收治的288名兒童中,有50名兒童出現了2019冠狀病毒病長期徵狀,佔比接近20%[39]。而香港理工大學在冠病疫情進入奧密克戎大流行時期前所做出的一項研究指出,41.8%的冠病患者會在6個月內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長期徵狀[40]。
2023年4月,香港中文大學發佈新聞稿稱,超過七成患者在確診超過五個月後仍然有至少一種長新冠徵狀,長新冠患者中有12%出現生殖系統徵狀,推算冠病相關的生殖系統徵狀影響逾四十萬港人[41]。
可能機制
關於2019冠狀病毒病長期徵狀的原因有幾種假說。目前還不知道為什麼大多數人在兩到三周內完全康復,而其他人的徵狀會持續數周或數月之久。[42] 儘管導致長期COVID徵狀的確切過程仍然未知,但有一些機制已被提出。
2021年3月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以下病理生理過程是長期COVID的主要原因:[43]
- 病毒感染組織的直接毒性,造成的肺纖維化等器官損傷
- 由於感染後免疫系統失調,導致持續的炎症
- 由病毒誘導的高凝性和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損傷和缺血
- 與SARS-CoV-2對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承載組織的影響有關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調節受損
2020年10月,英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的一項審查假設,持續的長時間COVID徵狀可能是由四個綜合症引起的:[44][45]
其他可能引起新的或持續徵狀的情況包括:
- 患者基本康復後,仍有殘留的病毒存在於某些器官組織(如腸道、肝或大腦),造成不良影響 [30]
- 由於無效的免疫反應,病毒血症存在的時間比平時長 [42]
- 再度感染(如感染另一種病毒株) [42]
- 由炎症和對感染的強烈免疫反應造成的損害 [42]
- 由於生病導致的鍛煉缺乏所引起的多種問題 [42]
- 創傷後應激障礙或其他精神後遺症,[42] 特別是在以前有過焦慮、抑鬱、失眠或其他精神健康問題的人 [46]
- 病毒可在體內呼吸道之外細胞複製,並可能存活長達數月[47];病毒的碎片,如蛋白質分子,也可以在體內持續存在幾個月。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它們不能被複製或感染細胞,也可能以某種方式擾亂身體[48]
- 還有一種可能性是,長期COVID是由免疫系統失控並攻擊身體其他部位引起的。換句話說,長期COVID可能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48][49]
- COVID病後一些人皮質醇水平偏低,或與導致慢性疲勞綜合症有關[9][50]
治療
2019冠狀病毒病長期綜合症的正式治療方案尚未公佈。
治療途徑一般是對症治療。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