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2016年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郵件泄密事件,又被稱為「郵件門2.0[1],是2016年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內部郵件被維基解密網站公開的事件,被披露的包括19252封電子郵件和8034份附件[2]。這些郵件涉及了七位民主黨內重量級人物,時間跨度從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3],內容涉及對希拉莉·克林頓的黨內競爭對手伯尼·桑德斯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當勞·特朗普的抹黑,以及民主黨內的財務問題。這次事件直接導致包括主席黛比·舒爾茨英語Debbie Wasserman Schultz在內的多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高層辭職[4][5]。最終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向桑德斯及其支持者致歉,承認這些郵件並沒有反映出選舉期間應有的中立立場[6]

郵件內容

被公開的郵件內容揭示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與媒體之間的互動,希拉莉和桑德斯的競選活動以及政治獻金情況。除此之外,部分捐贈者的個人信息也被泄露,包括他們的信用卡信息及社會保障號碼[7][8]

與媒體的關係

郵件披露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僱員與多家媒體及其工作人員的「非正式」關係,包括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和《政客》雜誌[9][10][11][12]

打壓桑德斯

在被披露的郵件中,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職員多次表示出對桑德斯的嘲諷[13]。《華盛頓郵報》報道稱,許多人通過郵件對桑德斯進行攻擊,他們還建議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對桑德斯的競選活動進行破壞[14]

2016年5月,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首席財務官布拉德利·馬歇爾英語Bradley Marshall在寫給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行政總裁艾米·達西英語Amy Dacey等人的郵件中對桑德斯的信仰進行了攻擊[14][15]。而在全國委員會主席舒爾茨的郵件中更是毫不諱言:「他(桑德斯)當不了總統[13]。」舒爾茨甚至稱桑德斯的競選經理是「該死的騙子」[16][17][18]

另一封郵件指出,民主黨公關主任將一封來自桑德斯競選團隊的PDF附件發送給了《華盛頓郵報》的記者,故意向媒體泄露桑德斯信息。除此之外,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還勾結羅德島州政府打壓桑德斯,因為桑德斯在此州支持率領先希拉莉,民主黨委員會就事先聯繫了羅德島州長,讓他變成「自己人」,不僅羅德島政府統一口徑,他們還只開放了部分投票點[1]

抹黑特朗普

一份民主黨高層郵件顯示,他們計劃冒充特朗普集團發佈一則招聘廣告,內容充滿了對女性的歧視,但最終這條廣告並未發佈[1]。另一封由一位名叫湯普森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職員發出的密送郵件顯示,民主黨負責網絡傳播的團隊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持續推高有關特朗普危險言論的點擊率,使其處於「討論的前端」[19]

涉嫌洗錢

根據維基解密披露的郵件內容,「勝利基金英語Victory Fund」(一家美國LGBT權利機構)募集的6100萬美元的資金中,只有不到1%的資金留在了民主黨內的金庫,其餘部分全部流向了希拉莉競選團隊,被指涉嫌洗錢[1]

反響及後續

維基解密方面並未透露泄密者信息,但一名自稱「古奇費爾2.0英語Guccifer 2.0」的黑客宣稱對泄密事件負責。有網絡安全公司及美國情報官員宣稱此事為俄羅斯情報部門所為,目的是為了幫助特朗普贏得大選。但此說法遭到維基解密、俄羅斯政府及「古奇費爾2.0」的一致否認[20][21]。2016年7月25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宣佈介入調查[22][23][24][25][26][27][28]。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則稱,希望「俄羅斯黑客」披露更多的民主黨內部郵件[29]

「郵件門2.0」也影響到了美國總統大選兩位主要候選人的支持率。CNN在2016年7月25日公佈的最新民調顯示,有44%的被調查者支持特朗普擔任下屆美國總統,39%的人支持希拉莉,這也是自2015年9月以來特朗普的最好成績[30]

2016年7月10日,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選票擴源項目的數據主管賽斯·里奇在華盛頓的家門口被槍殺,警方宣稱這一事件可能是搶劫殺人案,然而里奇的隨身物品,包括錢包、手機及手錶沒有一件被拿走。而不到兩周之後,「郵件門2.0」被披露,引發「殺人滅口」的猜測[31]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