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黑虎泉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趵突泉街道環城公園東南隅(原濟南內城東南護城河外側),隔河北與解放閣相對,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亦作為黑虎泉泉群的主泉列入2004年4月評選的新七十二名泉中。該泉群沿南護城河兩岸分佈,東起解放閣,向西延伸約700米,共有14處泉池,為濟南第二大泉群[1]

快速預覽 黑虎泉泉群及園林建築, 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黑虎泉泉群及園林建築
Thumb
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濟南市歷下區護城河東端南岸
分類古建築
時代清、中華民國
編號4-269
認定時間2013年10月
關閉

黑虎泉一名最早見於金代《名泉碑》,《歷乘》亦載黑虎泉自「崖下水出,匯為一池,汩汩有聲,流入城壕,其清可鑑眉須。」關於其名來源有多種說法,較為普遍的說法認為泉源出於懸崖下深凹的洞穴,中有一巨石盤曲伏臥,因遍生苔蘚而顯蒼黑,狀如猛虎深藏,泉水從巨石下湧出,激湍撞擊,水聲轟鳴,狀若虎嘯,再加上每逢夜半風撲洞中,伴隨泉水噴涌更壯其聲,故稱黑虎泉[1]

明代嘉靖年間曾在洞穴上方建有黑虎廟,後頹圮,清代修砌石池時改以石雕虎頭引水[2]。1931年8月泉池再次擴建,除擴大、加深外四周砌以石壁及短牆,並增為三個虎頭噴水[3]。1985年在環城公園整修時又增設了觀賞泉水的亭台,供遊人憑欄賞看泉涌及周邊景色[4]

該泉泉水標高27.88米,泉水從高2米、寬1.5米、深3米的洞穴岩孔中湧出,繼而從並列的三個石雕虎頭中噴入長13米、寬9米的石砌方池,最後通過池北岸的水閘瀉入護城河,形成一道蔚為壯觀的白色水簾[5]。在濟南七十二名泉中其湧水量僅次於趵突泉[4],其噴涌狀態與趵突泉同為反映濟南地下水位變化的晴雨表[6]

石皤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
半夜朔風吹石裂,一聲清嘯月無光。
——晏璧《七十二泉詩之黑虎泉》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