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原指由具有越軌傾向的亞文化群體結成的帶有黑社會性質的職業犯罪團伙,引申指政治上的反動集團或其成員。文革中指稱被打倒的對象,主要是指領導幹部和老幹部,尤其是單位的一、二把手主要負責人,和他們的上下聯繫(後來的強調稱謂是「走資派」)。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15年1月8日) |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
1966年6月2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歡呼北大的一張大字報》,指控「北京大學是『三家村』黑幫的一個重要據點」,號召徹底摧毀「黑幫、黑組織、黑紀律」,第一次使用「黑幫」概念。[1]6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放手發動群眾 徹底打倒反革命黑幫》,把「反黨反社會主義分子」、「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牛鬼蛇神」,都叫做「黑幫」。其間蘊涵着運動指導者由此及彼、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戰略步驟。隨後在全國掀起了揪斗、打倒黑幫的浪潮。
由於「黑幫」外延模糊,帶有團伙性質,最初提出黑幫概念的表面是指政治上表現反動的人,同時也暗示文革針對的是組織化的走資派集體、系統(文革最早被拋出來的黑幫團體是彭、羅、陸、楊和北京市黨政宣傳系統)。這一提法,起了既宣示運動目標,又麻痹在位官僚警惕性的作用(利用其僥倖心理,軟化他們的抵抗)。又由於該概念的模糊性,揪斗、打倒的範圍在實際運作中很容易被任意附會,無限蔓延,由此及彼,藤蔓株連,舉凡政治主張相同、上下級關係、思想趣味接近、同鄉朋友,都可以被網絡到「幫」里去「黑」一下。實在找不到整人罪名就給戴個「黑幫」帽子,弄得人人自危,形成了普遍的恐怖。
層層揪黑幫,層層領導都拋出一兩個下屬當替死鬼,丟卒保帥,成了一時奇觀。在南京是匡亞明(南京大學校長),在四川是馬識途(四川省委宣傳部長)、張黎群(四川日報總編),在重慶是鄭思群(重慶大學校長)……甚至連最普通、微不足道的基層單位,也可以揪一個出習慣舞文弄墨的人來當黑幫。促使人們──從官僚到普通百姓──都在盡力批判別人的積極表現中,開脫、保存自己。這一防護機制到工作組被否定以後,也頃刻失效了。官辦由上而下的揪黑幫,因而轉向造反派組織民辦由下而上的揪黑幫,對走資派的攻擊才正式揭開了帷幕。
造反派組織民辦揪黑幫宣泄了底層淤積多年的干群衝突,其反彈力更足、更大、更瘋狂、更持久。
「黑幫」是一個過渡性概念,其作用就是要引導出「走資派」概念。一當後者被提出來,前者雖然還在使用,但它的風頭就被後者搶去了。它不如走資派那樣貫穿文革的始終。由此可以看出文革的重點所在。「黑幫」的概念同樣也被「牛鬼蛇神」這一毛澤東所提出的概念所取代。[1]
另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