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鹀科鹀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黑頭鵐(學名:Emberiza melanocephala)為鵐科鵐屬的鳥類。它在東南歐至伊朗繁殖,並在冬季主要遷徙到印度,有些個體會進一步遷徙到東南亞。像同科的其他鳥類一樣,它們生活在開闊的草原棲地,成群飛翔,尋找穀物和種子。成年的雄鳥特徵明顯,具有黃色的腹部、栗色的背部和黑色的頭部。繁殖羽的雌鳥看起來像顏色較暗淡的雄鳥。在其他羽毛狀態下,它們與近緣的褐頭鵐很難區分,並且在北伊朗的繁殖區重疊區域中,兩個物種之間會自然雜交。
黑頭鵐在1769年由奧地利博物學家喬瓦尼·安東尼奧·斯科波利首次進行物種描述,並命名為Emberiza melanocephala.[3] 模式產地位於斯洛文尼亞的卡尼奧拉[4]。該物種是單型種:未認可任何亞種[5]。屬名Emberiza 來自古高地德語的Embritz,意為鵐;種小名melanocephala 則結合了古希臘語的melas,意為「黑色」,和kephale,意為「頭部」[6]。
這種鳥類體長15 cm(5.9英寸),比蘆鵐大,且尾巴較長。繁殖期的雄鳥擁有明亮的黃色腹部、栗色的上半身和黑色的頭罩。雌鳥是雄鳥的較淡版本,腹部顏色較淺,背部為灰棕色,頭部呈灰色。幼鳥與雌鳥相似,但腹部呈黃色,且兩者都很難與相應羽毛狀態下的褐頭鵐區分,儘管黑頭鵐的臉頰通常比喉部顏色更深。一年生的雄鳥有灰色的頭頂,背部則有栗色和灰色的斑塊。一年生的雌鳥則與紅頭鵐的雌鳥難以區分,但頭頂的斑紋比下背部更多,腹部為黃色[7]。
分佈於歐洲、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巴勒斯坦、印度、英國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偶見於東南部等地,主要生活於平原耕作區和矮林地帶或山邊稀林。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南歐Carniola(克拉尼斯卡)。[2]
黑頭鵐在開闊的灌木叢區域繁殖,包括農業用地。冬季它們遷徙到亞洲,大群鳥類會聚集在農田和草地上。最遠的遷徙紀錄來自一隻被繫放的鳥,遷徙距離約為7,000 公里。另一隻被繫放的鳥在七天內飛行了1,000 公里。雄鳥在遷徙途中會形成純粹的雄性群體,並且比雌鳥早到達冬季棲地[9]。在印度的冬季分佈範圍主要在印度西部和北部,向南延伸至北部卡納塔克邦[10]。冬季它們在有刺的相思樹上形成大型集群棲息,經常與其他物種如黃喉麻雀一起[9]。
主要的繁殖區域從東南歐延伸至中亞。冬季棲地主要在印度,但迷鳥已被發現在日本、中國、香港、泰國、老撾、韓國和馬來西亞越冬[11]。夏季迷鳥可能出現在歐洲北部,如挪威。
黑頭鵐在草地上覓食種子時會成群出現。它們在夏季繁殖,築巢於低矮的灌木或地面上。巢是一個由乾草構成並襯有毛髮的杯狀巢[12]。每窩產卵四至六顆,約13天孵化,小鳥在約10天後離巢。牠們的主要食物在養育幼鳥時是昆蟲,其他時間則以種子為主。在保加利亞,大翅薊(Onopordum acanthium) 枯萎倒塌,導致鳥巢崩塌,這被認為是生態陷阱的一個例子[13]。在北伊朗,與褐頭鵐的分佈區域有重疊,且自然雜交普遍[14],儘管分子數據顯示兩個物種之間存在顯著的遺傳差異[15]。
與褐頭鵐相似,但不同於許多其他鵐屬(Emberiza)鳥類,它們一年換羽兩次。在遷回繁殖區之前,它們會在冬季棲地換羽一次,繁殖後再換羽一次。幼鳥在離巢時具有柔軟的羽毛,然後在遷徙前換成幼鳥羽,並在冬季棲地換成成鳥羽[9][16]。
冬季牠們的叫聲是單音節的推特聲或輕柔的zrit[9]。牠們的歌聲由一連串響亮的樂句組成,每個樂句包含快速加速的刺耳高音混合,並有一些清晰且模糊的音符插入,然後突然停止[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