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景昉(1596年—1662年),字可遠、太樨,號東崖,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東石蘗谷村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禎朝輔相五十餘人,是少數能克保令名者。
黃中庸十六世孫。黃國彥之孫。[1]黃宗彝之子。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生,七歲作《鴻雁麋鹿》。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入泮學,受教於黃瑞台,翌年(1615年)鄉試中舉。天啟五年(1625年)中進士二甲十八名,選庶吉士。當時魏忠賢專權,御史吳裕中被杖死,無人敢弔喪,唯景昉為其治喪。崇禎元年(1628年),授翰林院編修,參修《熹宗實錄》。崇禎三年(1630年),與吏科給事中鍾炌主考湖廣鄉試。崇禎四年(1631年)五月,回鄉丁憂,「家居二載」。崇禎七年(1634年),回京復職,升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崇禎十一年時,崇禎帝在經筵問用人之道,黃景昉提到推官成勇、朱天麟廉能素著卻不得考選,又為得罪的大臣鄭三俊辯護,最終使得鄭三俊獲釋,而成、朱二人也得到升遷。[2]
崇禎十四年(1641年),累遷至詹事兼掌翰林院事。崇禎十五年(1642年)正月,疏請召還修撰劉同升、編修趙士春。崇禎十六年,加太子少保、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3]崇禎十六年(1643年)九月因副都御史惠世揚案被明思宗責問,致仕歸里。崇禎十七年九月十六日,與黃道周、蔣德璟、林胤昌、周廷鑨等登游清源山。明亡後,蟄居家鄉,專心著述。南明唐王遣中書舍人陳翔敦聘黃景昉,不久告歸。[4]清康熙元年(1662年),病逝。[5]葬於磁灶山。
著有《館閣舊事》、《讀史唯疑》、《宦夢錄》、《經史要論》、《經史匯對》、《雙聲疊韻譜》、《古今明堂記》、《制詞》、《東崖詩稿》、《鹿鳩詠》、《燕楚游詠》、《國史唯疑》、《館寮十志》、《讀諸家詩評》、《御覽備邊略》等。黃景昉一生著述豐贍,有百萬言之多,生前謀刻未果,卒後多散佚。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