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现存体型最大的淡水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達氏鰉(學名:Huso dauricus),通稱鰉、鰉魚、東亞鰉魚、鱘鰉[6](亦作
達氏鰉 | |
---|---|
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博物館的達氏鰉 標本,長約3.5米,重約250公斤。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鱘形目 Acipenseriformes |
科: | 鱘科 Acipenseridae |
屬: | 鰉屬 Huso |
種: | 達氏鰉 H. dauricus
|
二名法 | |
Huso dauricus | |
異名[4][5] | |
|
達氏鰉的身軀前部粗壯,向後逐漸變細。體呈黃褐色,泛灰綠色調,體側顏色略淺;腹面呈白色,微帶淡黃綠色。無鱗片,背部和體側共有5列菱形骨板(硬鱗),為軟骨硬鱗魚的典型特徵。口較大,長在頭部底面,略呈半月形。吻較尖,呈三角形,底面有兩對觸鬚,中間的一對較向前。有長吻和短吻兩種類型。
達氏鰉的壽命很長,最高可達百歲[13]。性成熟期較晚,雄魚為12歲以上,雌魚為16-17歲。懷卵量一般為25萬-400萬粒,平均為100萬粒,魚卵可製成珍貴的魚子醬,在歐洲國家乃至全世界被視為上等佳餚。達氏鰉的懷卵量雖大,但稚魚期死亡率高、群體補充量少[13],又因魚子醬產業而遭到人類大量捕撈,野生種群已瀕臨滅絕,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為極危物種[1],2018年末亦被列入中國發佈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達氏鰉的軀幹延長呈圓錐形,吻突出呈三角形。幼體吻長而尖,成體吻短而鈍。眼較小,距吻端較近。鰓耙17-22條。體被5行菱形骨板,其上有尖刺。背骨板12-15個,較大,沿體背排列;側骨板36-45個,從鰓孔上方延伸至尾鰭基部;腹骨板8-12個,從胸鰭基部延伸至腹鰭基部,腹鰭基部之後的1-2塊骨板不顯著[13]。
背鰭1個,位於背部後方,具47-57根鰭條;臀鰭始於背鰭後部下方,具26-40根鰭條;尾鰭歪形不正[13]。
達氏鰉分為黑龍江河口種群、常年生活在黑龍江河道的種群以及鄂霍次克海與日本海岸淡化水域的種群。常棲息於江心、港汊等水流較緩、砂礫底質的中下層水域。不喜群集洄游,多分散活動。幼魚以枝角類、搖蚊幼蟲等為食;成魚以鮈、鯉、鯽等為食[13]。
冬季在深水處越冬,初春向產卵場洄游,5–7月在水流平穩、水深2–3米的砂質河段產卵。卵呈黃褐色,具有黏性,卵徑可達2.5–3.5毫米。卵粒常粘附在砂礫上孵化,受精卵在水溫15–17℃ 時7天便可孵出仔魚。生長較快,3歲的個體可達1.34米長、12公斤重。不同地區的種群生長差異較大,一般在黑龍江河口和下游處(俄羅斯境內)生長最快,中游次之,上游最慢[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