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呂芳煙在任議員時,為紀念他在八二三砲戰戰死的一眾同袍,便呼籲地方政府興建紀念碑[1]。經由立法委員林志嘉、李慶華協助,呂芳煙在1994年6月28日表示,國防部已同意在臺灣興建紀念碑[2]。
1998年8月23日,八二三戰役四十周年,全臺灣首座八二三戰役紀念碑在高雄市中正公園揭幕,由高雄市長吳敦義和國防部次長方壽祿共同主持,千餘名老兵及眷屬參加[3]。此碑是黃元璋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為直徑30米的橢圓型平台基座上,興建碉堡外形的半圓弧碑亭,再豎立雙併、有三段透空的砲彈造型的25.5米的石碑[4]。經費新台幣九百三十八萬元,由國防部支付[3]。揭碑之日,正逢中國國民黨十五屆二中全會閉幕,黨主席李登輝在閉幕致詞時臨時插了段話,肯定八二三砲戰帶來的安定繁榮[3]。
2004年2月,該碑被噴上「228」字樣,但半個月來未被清除。3月16日,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總會、台海戰役海軍袍澤協會、高雄市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幹部和立法委員江綺雯等人來此抗議時,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總會副秘書長吳建華說,袍澤從未抱怨政府比較照顧二二八事件罹難者和家屬,希望政府和其他民眾對八二三的袍澤亦能同等對待。高雄市政府養工處得知後,便回應會立即處理。[5]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