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名凱(1911年3月28日—1965年1月3日),男,福州平潭人。中國語言學家漢語語法學家,文學翻譯家。

Quick Facts 高名凱, 性別 ...
高名凱
性別
出生(1911-03-28)1911年3月28日
 大清福建省平潭縣
逝世1965年1月3日(1965歲—01—03)(53歲)
 中國北京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別名越石(筆名)、蘇旋
教育程度燕京大學
巴黎大學
職業語言學家
配偶陳幼蘭1940年結婚)
兒女高倓、高環、高蘇、高熹
代表作
  • 《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
Close

生平

1911年3月28日生於福建省平潭縣蘇澳區先進鄉土庫村。7歲入私塾讀書,10歲入平潭開宗小學,12歲改入福州進德小學,13歲轉入福州英華中學小學部。1925年考入英華中學[1]

1931年秋考入燕京大學哲學系,1935年畢業後升入燕大研究院哲學部學習。1937年受燕大派遣,赴法國巴黎大學攻讀語言學博士學位,師從法國漢學家馬伯樂。1939年8月赴柏林,後因二戰爆發被困在德國。經過與比利時使館交涉,9月12日到達布魯塞爾,並借道返回法國。1940年5月以論文《漢語介詞之真價值》獲得文學博士學位。6月10日,即巴黎淪陷前四日乘法輪離開馬賽啟程回國。1941年初安全抵達北平,2月23日下午到達燕京大學,成為國文學系助教。[2]

由於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燕京大學中國文學系併入北京大學中文系。高名凱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兼語言教研室主任。據學生回憶,高名凱能看12種外語的參考書,用4種外語寫作[3]

1955年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政協委員,1957年應邀赴波蘭講學並作文化訪問。歷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語文》編委,民盟中央科技委員,民盟北京市委員兼文教委員會副主任等職[4]。1958年,中國各高等院校發生「雙反運動」,後期成為「拔白旗」運動。高名凱、王力等語言學術權威都遭到了批判[5]。這些人認為,他的著作《普通語言學》表現出資產階級的觀點,大量地販賣西歐資產階級語言學者方德里耶斯格拉蒙等人的貨色[6]

1963年春開始前後三次住進北京醫院。1964年10月後,病轉亞急性萎縮,1965年1月3日因醫治無效逝世[7]

著作

專著
More information 名稱, 出版社 ...
名稱 出版社 年份
《現代哲學》 正中書局 1936年
《漢語介詞之真價值》 巴黎Rodstein書局 1940年
《漢語語法論》 上海開明書店 1948年
《語言學概論》 合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5年
《語言與思維》 北京三聯書店 1956年
《福建人怎樣說作通話》 與林傑合作,文化教育出版社 1956年
《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 劉正埮合作,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7年
《魯迅與現代漢語文學語言》 合作,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7年
《普通語言學(增訂本)》 新知識出版社 1957年[註 1]
《語法理論》 商務印書館 1960年
《語言風格與風格學問題選譯》 科學出版社 1960年
《英語常用詞彙》 合作,商務印書館 1961年
《語言論》 科學出版社 1963年
Close
譯著

家庭

家庭[7]
  • 父親:高哲善(美以美教會牧師,1917年因食物中毒辭世)
  • 母親:郭氏
  • 妻子:陳幼蘭(法國里昂大學藝術史碩士,1961年5月11日因病去世)
  • 長子:高倓(1941年11月出生,音樂教育家)
  • 長女:高環
  • 二女:高蘇
  • 小女:高熹(1949年2月出生)
  • 長孫:高翔(小提琴家)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