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伯龍(1928年6月29日—2017年12月6日),男,廣西岑溪人,生於廣西南寧,中國激光陀螺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1][2][3]由於晚年身穿汗背心進行研究,被稱為「背心院士」。[4]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11月16日) |
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
1971年,國防科委副主任錢學森指導長沙工學院成立了激光教研室,研發激光陀螺。1975年,由於撤銷基礎課部,高伯龍被迫從物理教研室轉到了承擔激光研究任務的教研室,放棄多年來堅持的理論物理研究,轉而從事應用物理研究。高伯龍參加激光陀螺研究工作後,很快就寫出了《環形激光講義》,成為這個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激光陀螺研製的關鍵在於精密加工工藝,尤其是光學膜片的鍍刻。高伯龍開始鑽研原理,成功發明和製造出了激光「差動型透射率反射率測量儀」。光學薄膜對研製激光陀螺的極端重要,受制於國內條件,高伯龍從理論設計開始,再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自學編程,完成膜系設計工作,終於掌握了腔鏡光學加工技術,成功製造出了激光陀螺儀能用的膜片。從物理原理到技術路線、從原理樣機到實驗樣機,終於在1994年研製出激光陀螺工程樣機,並檢測可用,成為繼美俄法之後,第四個能夠獨立研製激光陀螺儀的國家。
1988年對光纖陀螺開展相關研究,積極推進機械抖動偏頻單陀螺的研製。開展激光陀螺捷聯慣導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1996年,獲全軍首屆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