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庫斯·沃爾夫(德語:Markus Johannes "Mischa" Wolf、1923年1月19日—2006年11月9日)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安全部(簡稱史塔西)偵察總局局長。沃爾夫在史塔西是僅次於國家安全部部長的第二號人物,他在史塔西服務34年,其中有26年的時間,西方情報單位完全沒有沃爾夫的檔案照,僅知他的代號「米夏(Mischa)」,因此得到「沒有臉的人」的稱號。沃爾夫的神秘難以捉摸成為後世許多小說的題材。許多專家認為他是冷戰期間最有影響力的特務首腦之一。
生平
沃爾夫1923年出生在霍亨索倫省(現在的巴登-符騰堡)亨廷根,沃爾夫是作家和醫生弗里德里希·沃爾夫(Friedrich Wolf)的兒子,哥哥康拉德·沃爾夫(Konrad Wolf)是一位電影導演。他的父親是德國共產黨黨員,並在1933年希特拉上台後,因為他們的共產主義信仰和猶太血統,被迫取道瑞士、法國輾轉移居蘇聯。[1][2]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蘇聯紅軍陸軍中尉的身份,隨瓦爾特·烏布利希小組返回德國,在東柏林廣播電台當記者。他是旁聽了整個紐倫堡審判的記者之一。
1949年至1951年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使團參贊,後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協作組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安全機構,他是國家安全部國外情報局的創始成員之一。1952年以後,歷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安全部對外情報局副局長、局長、安全部副部長。1955年升任少將,1966年以後升為中將、上將。身為一個情報主管,沃爾夫依靠間諜滲透西德的政界、商界,並取得巨大成果。其中最有名的事件是1974年的紀堯姆間諜案,迫使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下台。在沃爾夫大部分的職業生涯,由於他的行事謹慎,因此有「沒有臉的人」的稱號。據報道,西方情報機關直至1978年都還不知道東德情報首長的相貌。直到沃爾夫在訪問瑞典期間,才被瑞典國家安全局(薩波)拍照;一位東德叛逃者,維爾納·斯蒂勒(Werner Stiller)為西德反情報單位從照片中指認出沃爾夫的身份。[3]
沃爾夫在1986年退休,以繼續他去世的哥哥的書,內容描述他們在1930年代在莫斯科流亡的日子,這本書《三駕馬車》(Troika)於1989年在東德和西德同時上市。沃爾夫在情報單位的繼任者是維爾納·格羅斯曼(Werner Großmann)。
兩德統一前,他逃離東德,並尋求蘇聯和奧地利的政治庇護。當被拒絕後,他回到東德,並被警方逮捕。沃爾夫聲稱拒絕了「7位數」,一個中央情報局所提供的豐厚條件以換取他投效美國-其中包含一個新身份、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新家。[4]1993年,他被杜塞爾多夫州高等法院(Oberlandesgericht Düsseldorf)判處叛國罪以及6年監禁。這個判決後來被德國聯邦最高法院所撤銷,因為沃爾夫是為當時獨立的國家東德服務。1997年,他在非法拘禁、脅迫和傷害的罪名上被判有罪,並給予兩年緩刑。除此以外,他還由於藐視法庭被判處3天的監禁,原因是因為拒絕對前西德社民黨政治人物弗萊米希(Paul Gerhard Flämig)作不利的證言。弗萊米希在1993年被指控為東德刺探西德的原子科技。沃爾夫說,弗萊米希不是他在回憶錄中提到的代理人:弗萊米希不知不覺地在東德的一場會議中被情報人員所刺探。
2006年11月9日,馬庫斯·沃爾夫在睡夢中死於柏林的家中,享年83歲。[5]
主要著作
- 1989年《三駕馬車》
- 1991年《自己的使命》
- 1995年《零點時刻――對二戰結束和德國重建的回憶》
- 1995年《俄國菜的秘訣》
- 1997年《秘密戰爭的情報首腦――我的回憶》(中文版根據英文版譯為《隱面人》)
- 1998年《偽裝的藝術》
註解
相關條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