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三江會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青島三江會館舊址 | |
---|---|
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市南區四方路10號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1907年 |
編號 | 11-006-5-002 |
認定時間 | 2023年8月10日 |
青島三江會館舊址是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四方路10號的一座會館建築,建成於1907年,現僅有議事廳保留,現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青島三江會館為江浙商人周寶山、丁敬臣等於1900年代所發起創立,參加該會館者多為長江下游的江蘇、浙江、江西、安徽四省籍商人。因江蘇與安徽原為江南省,故與浙江、江西合稱「三江」[1]。1907年5月,位於大鮑島華人區的三江會館館址建成[2],山東巡撫楊士驤與膠澳總督都沛祿出席落成典禮。會館訂立明文館規,推舉總董一人、正董三人,各省商人各選幫董一人,各行幫推舉首領一人,同時設書記一人、助手一人負責簿記。正董、幫董、首領每周日下午三時聚集於會館議事[3]。
1910年,青島華商商務總會在三江會館成立。辛亥革命後,許多原清廷高官避居青島,其中不乏四省人士,三江會館的地位因此進一步提高。1912年9月孫中山訪問青島時,曾於9月30日上午在三江會館出席歡迎會[3]。
1920年,三江會館在館址內開辦了三江旅青私立小學(三江小學),是青島最早的由中國人開辦的私立小學。朱啟泰任校長,有教室3間,辦公室1間,雜用室若干,至1924年有教職員9人,學生121人。最初僅招收四省在青人士子女,後來才面向全社會招生。約1930年代,三江會館後側臨濟寧路的地塊建起了三江里,在大鮑島里院中屬建築質量優良者,月租金達12元,也是大鮑島里院中租金最高的。其中住戶多為四省人士,臨街店面中曾有三江平民施醫所及各種商鋪[3]。
三江會館館址曾一度成為青島華人的集會場所,館內戲樓曾為青島市區內最大的戲樓。青島多名銀行高級職員曾於1928年組織京劇票友社團「和聲社」,自1933年起由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福順德銀號和義聚和銀號出資租賃三江會館部分房間作為會址,並在此舉辦演出。言菊朋、周信芳等京劇名家曾以名譽會員身份在青島演出,老舍、洪深、俞珊在青島時也曾為會員[1][3][4][5]。
三江會館歷任會長曾有浙江慈谿人周寶山、江蘇江都人丁敬臣、浙江寧波人鄭章華等人[3]。1949年後,會館逐漸停止活動。1952年,原三江會館開辦的三江小學與廣東會館開辦的嶺南小學合併為公立芝罘路小學,將三江會館、廣東會館兩院落打通作為校舍[6]。1978年,三江會館臨芝罘路一側的部分建築被拆除以建設教育局教師宿舍和工業局宿舍。1987年,芝罘路小學撤銷,次年9月解散。芝罘路小學撤銷後,市南區輔讀學校由四川路第一小學址遷至此處。1988年拆除部分平房教室,新建三層教學樓,1989年竣工。原三江會館議事廳、廣東會館舊址改為學校勤工儉學用房。2010年代此處曾為青島三江學校所使用,2012年改作他用[7]。2009年7月27日列入第一批市南區文物保護單位[8]。2018年改為市南區四方路幼兒園址至今。
2021年1月,黃島路片區管線基礎設施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在濟寧支路發現了刻有「江皖蘇浙會館地界」字樣的三江會館界碑,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市南區檔案館人員對界碑進行了挖掘和保護工作。[9][10]
建築特色
建成之初的三江會館建築正門向西面對芝罘路,北臨四方路,東側與濟寧路隔有一塊空地(後來用於建設三江里),為一座典型的中國傳統建築。臨街正面中央為一面巨大的影壁,入口設於影壁兩側。正門內側院內立有兩根帶有刁斗的旗杆,其後方為戲樓,西樓下掛「和聲鳴盛」牌匾。戲樓與對面的正房議事廳以及兩側的廂房合圍成會館主院落。整個建築群具有江浙地區風格。三江會館建成後不久,廣東會館緊鄰其南側建成。三江會館建築群現僅餘議事廳[1][4][12][13]。
圖集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