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勇,是臺灣清治時期為防範原住民攻擊,以保護國家邊界的邊防制度,關於隘勇的設立可追溯至「土牛界線」的劃設。清治末期,轉為侵墾山區資源,而逐步向東擴張領土的制度。於臺灣殖民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1][2]

歷史

Thumb
隘勇線

清代的台灣隘勇制度初為保障土地墾殖,至清末官隘與私隘並存,光緒元年(1875)時廢除先前的理蕃概念,開始「開山撫番」並設立招撫局,並由丁日昌擬定善後章程,並出現撫番公局與招墾局。[3]光緒十二年(1886年)廢除私隘併入官隘,直屬臺灣撫墾局,並設置撫墾大臣並由劉銘傳兼任。日治時期沿襲清末的隘勇制度,設隘寮置隘勇駐守,將原住民居住的山地區域與其附近山腰或平地,做一明顯的界線切割。利用鐵絲電網、木牆或哨站所延伸或拓展的防衛線稱為隘勇線。被當局僱用,用以防守隘勇線的人員稱為隘勇,民間或受政府補助僱用的防守人員則稱為隘丁。

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南庄事件後取消隘勇補助,當局政策轉為利用武力,向隘勇線推進,強迫原住民政權歸順、搬遷,致使其固有領土喪失[4][5][6][7][8]。四十三年(1910年)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開始進行五年理蕃計劃,以軍隊討伐、推進隘勇線並架設通電網等方法,對原住民施行鎮壓。接着又實施地理調查與測繪地圖,調查蕃地的農業狀況、土地安全、礦物資源,準備開發山區資源。自大正五年至六年(1916年–1918年)起,因原住民反抗漸弱,各地的隘勇線便逐步裁撤。在理蕃道路修築完成後,九年(1920年)大部分隘勇線皆已撤除,十五年(1926年)全面廢除隘勇制度。[3][9][10]

隘勇線的推進與發展

隘勇的發展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為了控制資源的經濟導向,其二為鎮壓原住民以保平穩。而北部因盛產樟腦,因此成了最先推進隘勇線之地。而後因為理番資金擴張,於是於明治三十九年(1906)開始大規模推進隘勇線,但造成的結果是因擴張過快造成單位名稱紊亂,明治四十三年(1910)民政長官大島久滿次通令各廳統一擴張隘勇線指揮體系及名稱。[3]

隘勇工程

因隘勇線本質上是防禦設施因此亦有設置防禦工程,其材料多以木、竹、土、石等易見的材料修築,並且於主要通道中設有通電鐵絲網、地雷、副防禦建築等。並且會因重要程度不同有分級管理,並劃有三等。[3]

隘路與寮舍

隘路是隘勇線主要工程,亦是為了方便巡查與長官視察的道路,雖本質上屬於臨時性的道路,但屬於修建隘勇線絕對必須工程,而路況約90-180公分寬,且多沿着陵線鋪設。寮舍是給隘勇或警備人員居住的地方,屬於臨時性的防禦住所,因此居住條件並不特別優秀,飲用水充足、土地乾燥、能避雨即可,且因分佈地不同,因此材料選擇上亦有不同,常因地制宜建造。[3]

隘勇線列表

更多資訊 名稱, 所在地 ...
名稱 所在地 隘勇數
景尾隘勇線 臺北縣景尾辦務署 60
三角湧隘勇線 臺北縣三角湧辦務署 220
新竹隘勇線 新竹縣新竹辦務署 330
苗栗隘勇線 臺中縣苗栗辦務署 350
台中隘勇線 臺中縣台中辦務署 420
南投隘勇線 臺中縣南投辦務署 29
宜蘭隘勇線 宜蘭廳宜蘭辦務署 140
羅東隘勇線 宜蘭廳羅東辦務署 90
六龜隘勇線 高雄州旗山郡蕃地
關閉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