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台灣醫學科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垣崇(1948年9月24日—),台灣醫學家和發明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及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第三任所長(2001-2010)。他的許多醫學創新研究,已運用在臨床上,改善病人照護。
此條目疑似為廣告或包含宣傳性內容。 (2023年6月18日) |
出身醫生世家的陳垣崇,父親是台大醫院小兒科權威陳炯霖醫師(1917-2015),從小就天資聰穎並喜好研究,高中時的陳垣崇就非常熱愛化學,一心想做研究,目標則是台大化學系,但身為台大醫學院教授的父親卻委婉地告訴他,學醫不一定要行醫,也可以做研究,這才讓他改填台大醫科。當年他以第一名保送進台大醫學系。台大醫科到大四、大五時,大都到醫院實習,陳垣崇卻選擇進入老師的實驗室。但這樣的他,卻對當醫生興趣不大,在醫學院六年級時,受到全球第一個人類定序基因影響,對人類基因解碼感到興趣,因而投入可做研究亦可幫助他人的基因工程研究領域[1][2]。
一般人認識陳垣崇,起於他找到第一型肝醣貯積症的治療方法,但真正讓他在醫界發光發熱的是龐貝氏症治療藥物阿糖苷酶α(商品名:美而贊/Myozyme)的發明及藥物不良反應基因的發現。
陳垣崇是龐貝氏症上市解藥阿糖苷酶α(商品名:美而贊/Myozyme)的發明人[4][5]。這個藥物拯救了許多原本無藥可救的生命,由哈里遜·福特和布蘭登·費雪主演的荷里活電影《愛的代價》(Extraordinary Measures)就是描述一個父親為了替二個患有龐貝氏症的孩子尋找救命解藥,以及這個新藥研發的故事[6]。
陳垣崇於2010年6月被檢調偵查其涉嫌違反貪污治罪條例及政府採購法[7]。2011年3月檢方以陳垣崇為順利落實科技移轉,達成「促進研究發展,增進社會、國家、世界福祉」目的,未違反政府採購法而不起訴。在此事件之後,立法院於2011年11月25日三讀通過「科學技術基本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由政府補助、委託或出資的科學技術研發所獲得的知識產權及成果,得歸屬於公立學校、機關或公營事業,不受國有財產法相關條文的限制,可依公平效益原則做合適的收益分配。此外,並加入利益衝突迴避及資訊揭露的規定。這個修正案的通過,對於台灣科技發展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8][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