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道夫·歐根·菲克(德語:Adolf Eugen Fick,1829年9月3日—1901年8月21日),是一位出生於德國的醫生和生理學家。馬爾堡大學的解剖學教授弗朗茲·路德維克·菲克的兄弟和學生。1840年出版了一本書叫《Compendium de Physiologie Humaine》,於1855年提出一項擴散作用,命名為菲克定律。該定律以他的名字為名。
1829年9月3日,菲克出生於德國卡塞爾,上大學時,他就讀於馬爾堡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候他開始了檢察官的工作。
1901年8月21日,菲克病逝於布蘭肯貝爾赫,享年71歲。
菲克最早於1855年發表[1][2]這個定律,並以自己名字命名。這定律支配所有通過擴散所進行的質量運輸。菲克的研究受到之前托馬斯·格雷姆的實驗所啟發,但這些實驗就差在沒有提出任何基礎定律,而菲克就因提供了這樣的定律而聞名。菲克定律與同時代的其他著名科學家所發現的定律有近似的地方:達西定律(水流)、歐姆定律(電荷運輸)、及傅立葉定律(熱運輸)。
菲克的實驗(模仿格雷姆的實驗)主要由兩個鹽槽組成,兩個槽由多條含水的管道連接,實驗量度水管中的鹽濃度及通量。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菲克主要研究的是液體的擴散,而不是固體,因為當時普遍認為固體擴散並不可行[3]。時至今日,在研究固體、液體及氣體擴散(假設後兩者不會有大團的流體運動)時,菲克定律還是我們理解的核心。當擴散不遵從菲克定律時(確實有這種情況),我們把這種過程稱為「非菲克擴散」,把它們稱作例外的這點,「證實」了菲克於1855年提出的定律的重要性。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