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萊霍·卡彭鐵爾
古巴作家(1904—198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萊霍·卡彭鐵爾(西班牙語:Alejo Carpentier,1904年12月26日—1980年4月24日)是古巴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音樂理論家、文學評論家和新聞記者。他將超現實主義與本地化相融合,全面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陸的實際,對拉美當代小說的繁榮發展有巨大影響,被尊稱為拉美文學小說的先行者。
卡彭鐵爾出生於瑞士洛桑[1][2],在古巴哈瓦那長大,儘管出生地是歐洲,但他仍然認定自己是古巴人。他曾到過法國,南美和墨西哥等許多地方,遇到許多知名人士。卡彭鐵爾對拉丁美洲政治也很感興趣,曾因他的左翼政治哲學遭到監禁。1980年他在巴黎去世,被安葬在哈瓦那的哥倫布公墓。
2004年卡彭鐵爾百歲誕辰,古巴舉行了隆重紀念活動。散文家兼文學評論家格拉謝利亞·波戈洛蒂認為卡彭鐵爾的作品「以新的疑問激勵着我們所有的人」。
主要著作
- 《人間王國》(1949)
- 《消逝的腳步》(1953)
- 《時間之戰》(1958)
- 《光明世紀》(1962)
- 《方法論》(1974)
- 《巴洛克音樂會》(1974)
- 《春天的獻祭》(1978)
- 《豎琴與陰影》(1979)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