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蟲(學名:Amoeba)音譯阿米巴,是變形蟲屬的泛稱,也作阿米巴原蟲、阿米巴變形蟲、阿米巴蟲[註 1],為一種單細胞原生動物,可以根據需要改變體形,因而得名。變形蟲以往是分類於原生生物界,現則獨立歸於變形蟲門(Phylum Amoebozoa)。
分佈
歷史
變形蟲首先在1757年由德國自然學家奧古斯都·馮·盧森霍夫在顯微鏡下觀察到[1]。早期自然學家因其能改變身體形狀,故用希臘神話中可以變形的普羅透斯(Proteus)的名字將其命名為Proteus animalcule,後來法國自然學家簡·文森特用希臘文中的「變」(amoibè (αμοιβή))命名其為"amibe"[2][3]。
解剖學
阿米巴的細胞器和細胞質都包裹在細胞膜中,沒有固定的形狀,能在全身各處伸出偽足來運動和攝食。大變形蟲在運動時長220-749微米[4],在變形蟲中是很大的[5]。它是異養生物,通過吞噬作用進食。一般是以單細胞藻類、小型單細胞動物為食物。當它碰到食物時會伸出偽足進行包圍,然後分泌消化酶將食物消化。不能消化的物質,就會通過質膜排出體外,稱排遺。變形蟲利用呼吸作用得到能量,吸入的氧和排出的二氧化碳的工作都由細胞膜負責。
變形蟲在顯微鏡下的顯著特徵是有一個或多個細胞核、伸縮泡及食物泡。伸縮泡作用是排除變形蟲體內過多水分,保持滲透壓平衡;食物泡的功能則是儲存和消化食物養分。其繁殖方式主要藉由有絲分裂和細胞質分裂,而非像一般細菌那樣進行二分裂生殖。遺傳功能由細胞核負責,如果變形蟲被切成兩半,則保有細胞核的一半能長成一個完整的變形蟲,另一半會死去。[6]
繁殖
過去認為無性生殖是變形蟲的一個特性,但近來科學家發現它也能進行有性生殖[7]。而且科學家發現變形蟲在古代可能是有性生殖佔主流,而無性生殖是近代流行起來的[8]。
下屬分類
本科包括以下屬:[9]
- Amoeba agilis Kirk, 1906
- Amoeba biddulphiae
- Amoeba discoides Sch.
- Amoeba dubia Sch.
- 發變形蟲 Amoeba gorgonia Pen.
- Amoeba guttula Duj.
- Amoeba limax Dujardin
- 泥生變形蟲 Amoeba limicola Rhumb.
- Amoeba miurai Ijima, 1898
- 大變形蟲 Amoeba proteus (Pal.)
- Amoeba radiosa Ehr.
- Amoeba rodiosa Dai
- Amoeba spumosa Grub.
- Amoeba spumosa Hong
- Amoeba striata Pen.
- Amoeba verrocosa
- Amoeba verrucosa Ehrenberg
- 晚星變形蟲 Amoeba vespertilio Pen.
相關疾病
阿米巴原蟲腦炎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疾病,由阿米巴原蟲(一種單細胞寄生蟲)引起。這種疾病主要通過進食被感染的水或食物而傳播,在野外水域活動時阿米巴原蟲經口鼻等進入人體也會致病。它會導致腦部感染,引起頭痛、發熱、噁心、嘔吐等症狀,並可能導致嚴重的神經系統損害甚至死亡。及早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
影像資料
外部連結
- The Amoebae website brings together information from published sources.
參考資料
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