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婆井前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亞婆井前地

亞婆井前地(葡萄牙語:Largo do Lilau)又稱為泥流泉(Lilau)及龍頭井,是位於澳門西望洋山北面的廣場。由於亞婆井前地及周圍古舊建築,故被列爲澳門建築、歷史和文化文物區。2005年開始,隨澳門歷史城區之一部份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快速預覽 亞婆井前地 LARGO DO LILAU, 車速限制 ...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亞婆井前地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LARGO DO LILAU
Thumb
亞婆井前地現貌
車速限制60公里每小時
地點澳門風順堂區
關閉
Thumb
亞婆井斜巷及兩旁之建築

歷史

傳說明朝一位婆婆在此地築水池貯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飲用,故人稱呼水池爲亞婆井。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由此可知,此地昔日為澳門水池之一。有就有人住,澳門早期的葡萄牙人便聚居此處,故為最古老的住宅區之一。澳門昔日的葡萄牙人有民謠說:「喝過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要麼在澳門成家,要麼遠別重來。」

澳葡政府爲保存此區的文化特色,進行了一系列重修工程,亞婆井前地內的兩株百年老榕樹得以保留,增設古典路燈和將石子路面改鋪大理石等。1996年1月重修工程竣工,亞婆井前地及附近建築的歐陸風情得以留下。

相關資訊

原來的亞婆井水泉仍然存在,正確位置是亞婆井斜巷盡頭的高地上,而不是位於亞婆井前地。

交通

公共巴士

M191 亞婆井前地(Largo do Lilau)
路線:1828B

其他

「亞婆」或「阿婆」意即老婆婆,由於粵語的「亞」和「阿」乃同音字,因此很多粵語命名之地名經常出現「亞」與「阿」互換字的情況。澳門官方使用的名稱為亞婆井前地。

Thumb
建築
媽閣廟 | 港務局大樓 | 鄭家大屋 | 聖老楞佐教堂 |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 崗頂劇院 | 何東圖書館大樓 | 聖奧斯定教堂 | 市政署大樓 | 三街會館(關帝廟) | 仁慈堂大樓仁慈堂博物館) | 大堂(主教座堂) | 大堂巷七號住宅(盧家大屋) | 玫瑰聖母堂 | 大三巴牌坊 | 哪吒廟 | 舊城牆遺址 | 大炮台 | 聖安多尼教堂(花王堂) | 東方基金會會址 | 基督教墳場(包括馬禮遜小教堂) | 東望洋炮台(包括聖母雪地殿教堂燈塔)(保育危機
前地
媽閣廟前地 | 亞婆井前地 | 崗頂前地 | 議事亭前地 | 板樟堂前地 | 大堂前地 | 耶穌會紀念廣場 | 賈梅士前地
區內其他地點及街道
海事博物館 | 媽閣斜巷 | 媽閣街 | 高樓街 | 政府總部事務局 |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二、三校 | 龍嵩正街 | 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 |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四校 | 澳門郵政局大樓 | 聖物寶庫 | 大三巴街 |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 | 澳門博物館 | 大炮台山 | 花王堂街 | 白鴿巢總站 | 東望洋山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