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圖爾·博丹茨基(德語:Artur Bodanzky,1877年12月6日—1939年11月23日),美籍奧地利指揮家、小提琴家,以指揮德國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的歌劇作品而聞名。
博丹茨基出生於維也納一個猶太商人家庭,和其弟弟羅伯特·博丹茨基一樣,他違背了父親的意願而選擇了自己熱愛的音樂。博丹茨基曾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並跟隨亞歷山大·馮·策姆林斯基學習作曲。1897至1899年間,博丹茨基是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現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小提琴首席,隨後分別在捷克布傑約維采和維也納卡爾劇院擔任指揮,其間他還曾於1901至1903年在維也納擔任古斯塔夫·馬勒的助手。1907年8月,博丹茨基來到布拉格新德意志歌劇院(現布拉格國家歌劇院)和指揮家奧托·克倫佩勒短暫共事[1]。在維也納、柏林和布拉格等地輾轉後,博丹茨基成為曼海姆國家劇院的音樂總監(1909年-1915年)。
1915年,他被作曲家費盧西奧·布索尼推薦給即將離任大都會歌劇院的指揮家托斯卡尼尼,移民至美國紐約,接替阿爾佛雷德·赫茲成為大都會歌劇院負責德語歌劇的首席指揮,而他在曼海姆的音樂總監位置由著名德國指揮家威廉·富特文格勒接替[2]。 1921年,博丹茨基曾是紐約愛樂樂團的客座指揮。1928年,博丹茨基宣佈辭去大都會歌劇院的職務,他的位置由指揮家約瑟夫·羅森斯托克接任。但羅森斯托克由於受到媒體的激烈批評而迅速卸任,博丹茨基復出並繼續擔任德語曲目首席指揮一職。直至1939年於紐約逝世,博丹茨基在大都會歌劇院24個音樂季進行了超過千場的演出,奧涅格的《大衛王》、馬勒的《大地之歌》、雅納切克的《格拉高利彌撒》等曲目都是由他在美國完成首演[3]。
在曼海姆時期,博丹茨基曾被褒獎為成熟而勤奮的指揮家,不足之處為手勢過重以及偏好速度遲緩的節奏[1]。但是,後來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時期,他卻因為速度過於激進而飽受爭議,在指揮瓦格納的作品時尤甚,當時有傳言說博丹茨基過快的速度是因為急於結束音樂會去打牌[1]。有評論家曾批評質疑其作為交響樂指揮家的能力:「他給人的印象是他對自己正在指揮的作品並不熟悉」[4]。 從為數不多的現存錄音中,博丹茨基所表現出的風格特點為激烈的速度變化,時而飛快,時而極緩,基於這一點,樂評界常將他與富特文格勒以及弗里茲·萊納相互比較。
女高音歌唱家弗里達·萊德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讚譽博丹茨基「傑出的藝術性」[5]。批評家 Samuel Chotzinoff 在《Toscanini: An Intimate Portrait》一書中提到,托斯卡尼尼雖然為博丹茨基的去世感到震驚,但他對博丹茨基的評價並不高,而這似乎與托斯卡尼尼向大都會歌劇院推薦博丹茨基的說法相悖。
阿圖爾·博丹茨基的弟弟羅伯特·博丹茨基(Robert Bodanzky)是奧地利著名劇作家、詩人和記者,妹妹伊達·博丹茨基(Ida Bodanzky)是鋼琴家,另還有一個妹妹艾琳·博丹茨基(Irene Bodanzky)。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